“這……”
崔耕心思電轉,已經明白,今日之事,恐怕是韋香兒和武三思給自己設的一個圈套。若不然,他們倆躲在屏風后面偷聽干啥?
唯一想不明白的是,和自己的關系搞僵了,對韋后完沒好處,她為什么這樣做?就是對梁王武三思來講,在二張的壓力下,自己也應付是他暫時的盟友啊。當初在揚州**縣,他還特意讓管家給封常清撐過場面呢。
到底怎么回事?
崔耕行禮道:“參見太子妃,參見梁王千歲。”
韋香兒擺了擺手,道:“免了,我可受不得你崔相的大禮。”
“太子妃這話就折煞微臣了。”崔耕順勢站起來,解釋道:“剛才微臣的話不是針對您,而是觀國公和長寧郡主的要求太過無禮,微臣一時情急,口不擇言,才……”
“口不擇言?”韋香兒打斷道:“宮可不這么認為。崔二郎,你若是口不擇言,會對自己的父母無禮嗎?”
“那當然不會。”
“還是的啊,太子有意把裹兒許配給你,我就是你的丈母娘。你為何對我如此無禮呢!”
“我……”崔耕一陣語塞。
的確,按崔耕娶了李裹兒,韋后就算他的丈母娘了。但是,在崔耕的內心之中,卻總是下意識地忘了這一點。
一個原因是韋香兒跟武三思不清不楚的,著實沒個長輩的模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歷史的記載中,韋后的表現,集貪婪、短視、惡毒于一身,實在令人難以恭維。
但不管怎么吧,韋后是李裹兒之母總是事實。
事到如今,崔耕也只能跪倒在地,道;“確實是微臣錯了,還請太子妃責罰。”
“那卻不必。”韋香兒道:“來,太子要把裹兒嫁給你,我是不同意的。你已經有兩個正妻,裹兒要如何安排呢?現在既然出了這么檔子事兒,那這場婚事就罷了吧。”
李顯和韋后的關系,跟一般夫妻不同。現在韋后不同意,這事兒還真成不了了。
崔耕皺眉道:“太子妃這么,是鐵了心,要將崔某人推出去了。當此大敵當前之際,不妥吧?”
“你是張氏兄弟的威脅?”韋香兒滿不在乎地道:“不管他們現在怎么跳,最終必定是死路一條。難道張昌宗還真能當皇帝不成?”
崔耕道:“微臣當然不信張昌宗能當皇帝。不過,只要陛下在一日,他們就會得意一日。太子妃就那么確信,沒了微臣,太子殿下還能笑到最后?”
“我還真信。”韋香兒篤定道:“不管二張如何瘋狂,笑到最后的必定是我。”
崔耕沒注意道,她地是“我”,而不是“太子”,疑惑道:“為什么?”
韋后微微一笑,臉上仿佛能放出光來,道:“因為宮……天命所歸!”
崔耕發納悶了,道:“什么意思?難不成,老天爺還給您托夢了?”
“那當然不是。”韋后緩緩道:“宮來就不是一般人,在我十六歲那年……”
然后,她講述了自己當上太子妃的一段神奇經歷。
韋后的原名,不是叫韋香兒,而是韋蓮兒。她從就有一種迷之自信,今生一定得掌天下大權。
但是,韋家雖然算是世家望族,給她找的夫婿人選,不過是門當戶對的世家子弟罷了,都不能令她滿意。
整好趕上高宗和武則天為李顯選太子妃,她就央著家里主動報名。
可是有一節,論身份,韋蓮兒在太子妃人選中只是普通而已。論才學和容貌,也遠稱不上冠絕群芳,這可怎么辦呢?
這一日,正當韋蓮兒對鏡惆悵的時候,有一道人主動找上門來,那道士自己有一仙方,只要韋蓮兒照方吃藥,必定能得償所愿。
韋蓮兒吃了那藥之后,果然可以體泛異香。
李智和武則天選兒媳婦時,一見韋蓮兒,就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就迎面而來,連聲叫好,賜名韋香兒,成為太子妃。
從那以后,韋香兒就發認定,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
又過了幾年,李顯果然登基坐殿,韋香兒也成為皇后,母儀天下。可惜好景不長,李顯聽了枕頭風,要封賞韋后的父親,甚至出“我就是把天下給韋玄貞怎么樣?”的話。結果被武則天抓住了把柄,廢黜皇位,降為廬陵王。
當然,韋香兒這種迷之自信也不是無好處,比如在被貶謫的道路上,李顯憂懼欲死,韋后卻是信心滿滿,不斷開導他,幫他走出了人生低谷。
崔耕聽完了,質疑道:“單憑這么一件事,您就確定自己是最后的贏家,是不是太牽強了點兒?”
還有句話他沒出來,你早有這么大的信心,又何必到了現在才反對我和李裹兒的事兒?聽李裹兒原來的意思,你和李顯可是在很久以前,就有把她嫁給我的意思了。
韋香兒道:“當然不僅僅是這一件事。崔相,你聽過《桑條歌》沒有?”
崔耕若有所思地道:“《桑條歌》在大唐建立之初就廣為傳誦,其中有“桑條韋也,女時韋也樂。”之語。太子妃莫非指的是這個?”
“你果然知道?”韋后頗為興奮地道:“當初你根據歌謠,算出了我周軍之敗,算出了閻知微的命運。現在,這個《桑條歌》,是不是預示著我能女主天下?”
才怪!
崔耕清楚地明白,韋后的才能別比武則天了,就是比之太平公主都大大不如,根就不可能當女皇帝。在歷史記載中,《桑條歌》不過是她為了自己當女皇,故意牽強附會之物,絕稱不上什么有效的讖言。
崔耕擺了擺手,道:“微臣可以肯定,桑條歌和太子妃您沒有半點關系。”
“你……”韋后冷笑道:“這回崔相可是看走了眼了,《桑條歌》不僅有一首。最近,長安城內,流傳著十幾首《桑條歌》,首首都與宮有關。”
武三思接話道:“崔相不信的話,可以打聽打聽。這些歌謠都文詞古雅,意指韋氏女主當國。”
崔耕嘴角微翹,道:“這可真是有意思了呢……”
韋后和武三思得再言之鑿鑿,也嚇不倒崔耕。相反地,他眼珠一轉,已經基看穿了事情的真相。
他心中暗想,在歷史記載中,確確實實,是有十余首《桑條歌》突然出現。不過,那是在李顯登基之后,鄭愔為了討韋后歡心而做。
可能是因為自己蝴蝶效應的緣故,致使這十首《桑條歌》提前出現了。
當然了,鄭愔現在的目的,肯定不是派韋后的馬屁,而是要讓韋后做出錯誤的判斷,成為李顯的豬隊友。
韋后的“得志便猖狂”眾所周知,當初李顯剛登上皇位,立足未穩,她就要李顯十分不合規矩地封賞自己的父親韋玄貞。
現在,韋后認為自己“天命所歸”,自然也就可以做些快意事了。
對于武三思來講,不管信不信,他也得裝作信了。道理很簡單,二張雖無當皇帝的希望,卻有懟死李顯的可能。若是果真因為韋后的緣故,李氏皇族被二張弄得元氣大傷,他就有漁翁得利的可能。
現在,事情的關鍵,就在于趕緊把韋后給抽醒。
想到這里,崔耕微微一笑,道:“看來太子妃對那《桑條歌》滿意得很呢,那微臣為了表達對您的敬意,做上個百八十首怎么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