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和武老太太設置的“銅匭”不同,乃是大唐朝廷正式設置的幾種“告御狀”方式之一。
沒錯,在大唐的朝廷律法中,明確規定了幾種“告御狀”的途徑。
最高一等,就是“邀車駕”。即在皇帝出巡的路上,直接攔駕喊冤。然而,皇帝一般就是在皇宮里面享受,不怎么出巡,這種方式很難得到施展的機會。
第二等,就是敲承天門外的登聞鼓。
第三等,名曰“立肺石”。這條非常人性化。在長安、洛陽的城門外,分別設立了一塊紅色的大石頭,名字叫做“肺石”。有年紀太大,或者太的人,身高夠不著登聞鼓的,可以站在肺石上直接喊冤。由看守肺石的左監門衛負責上奏。
第四等,就是直接上表,有專門處理此事的機構,相當于后世的信訪局。當然,這個效力跟后世的信訪局查不多,還是會把冤案發回去,基上沒啥卵用。
綜上所述,臣民們“告御狀”的方法雖然很多,但要最有效率的,還就得是敲“登聞鼓”了。
當然了,這么干的風險也是很大的。雖然不是后世大清的“先坐笞五十,雖勝亦判徙二千里。”,但也規定了,“下告上,笞三十”。
當然了,大唐還是講理的,這三十板子,不是在審案前先打,而是判完后再打。若是判你贏了,這三十板子就免了,判你輸了之后才打。
而且,在你贏了官司之后,那些在敲“登聞鼓”之前受理過這樁案子,或者應當受理,卻找各種理由不受理的官員,都要受到懲罰。
不就是三十板子嗎?聽起來,似乎民告官的風險并不大?
但是,且慢,莫忘了還有“誣告犯罪”之罪,而“下犯上”,又是“十惡”中的“不義”之一。
所以,若是“民告官”勝不了,基上就是個死罪了。
現在這些百姓一敲登聞鼓,就是“幾百條百姓的性命”和“崔耕及安樂公主”懟上了。
要么,是“三百百姓被殺,李顯成為無道昏君”,要么是“崔耕坐實了強奪民宅田地名頭,聲望大損”。
表面上看,沒有其他第三條路好走!
咚咚咚~~
當時正是白天,登聞鼓響,驚動了身居九重的李顯和韋后,驚動了皇城內當值辦公的各位官員,還驚動了京兆尹衙門辦公的崔耕崔二郎。
當啷!
在聽到宋根海飛奔而至送來的消息之后,崔耕當即心里一涼,一盞茶杯掉落于地,直摔了個四分五裂。
怎么回事?
前幾天還得了奏報,定昆池一切進展順利呢,怎么眨眼間,就冒出了強奪民宅田地一案。兩千五百萬貫錢,動員十萬大軍,打一場大戰役都綽綽有余了,怎么可能還不夠花?
后悔啊,我怎么就以為萬無一失,根就沒關注定昆池修建的具體情況呢?
當然了,崔耕的后悔,不是如何應對此事,而是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都到了敲登聞鼓的地步了,百姓們不定受了多大的冤屈呢,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命案。
崔耕心思電轉,定了一個粗略的計劃,深吸一口氣道:“根海,你趕緊去金城坊,報知公主。”
“是。”宋根海應了一聲,剛要轉身又駐足道:“大人,下官覺得,百姓們整日為生計操勞,既沒受過訓練,也沒讀過什么書。他們就算要告御狀,也只會亂哄哄的,無章法。而現在這兩三百人,卻能無聲無息地避過咱們的耳目,到達承天門前,恐怕是有心人在組織啊。大人還請早做準備!”
“行啊,根海,你能出這幾句話,還真讓官刮目相看了!”崔耕道:“不過,即便現在準備,也沒多少時間了,陛下的旨意,應該馬上就到。當然了,你也莫太過擔心,官宅心仁厚,事先準備了一招散手。雖不是為此事準備的,但關鍵時刻,興許能起到一些妙用。”
“那卑職就放心了,我這就趕緊去通知安樂公主?”
“快去,快去!沒有了公主,這出戲可是不大好唱。”
崔耕猜得沒錯,功夫不大,高力士就前來傳旨,要崔耕入宮覲見。
高力士也真是天生聰穎,長袖善舞。
原他是武則天的貼身太監,按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顯當了皇帝之后,他就得靠邊站了吧?然而,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重新成了李顯身邊的大紅人。
“崔相莫著急,雜家相信定是有人中飽私囊,牽累了您。只要查清楚了,就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高力士一邊走著,一邊安慰道。
崔耕道:“多謝高公公了。陛下和皇后那怎么?”
“您放心,陛下和皇后聽了此事之后,都非常生氣,正指責那些刁民故意鬧事呢。”
我就知道得是這樣!
崔耕苦笑道:“我就是怕陛下和皇后這個態度,傳揚出去,官有理也變成沒理了。待會您先進去,跟陛下清楚,還請他不偏不倚審理此案。莫讓人以為,他是在故意袒護女兒和女婿。”
“還是崔相考慮的周到。”
……
話間,崔耕和高力士已經到了大明宮含元殿外。崔耕在殿外等待,高力士進去通稟。
然而,自從高力士進去之后,詔崔耕進殿答話的圣旨,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崔耕不由得暗暗納悶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讓高力士給皇帝和皇后傳個話,怎么也用不了這么長時間吧?
直到半個時辰后,高力士才出來傳旨,高聲道:“陛下宣鸞臺閣平章事、京兆尹崔耕覲見啊!”
與此同時,他壓低了聲音,道:“雜家進去之后,陛下和朝臣們都吵翻了天了,您可得好自為之啊!”
時間緊急,高力士也只能提醒這么一句了。
話間,崔耕已經到了含元殿內。
例行公事,見禮已畢,李顯賜座。
崔耕坐在高力士搬來的胡凳上,偷眼往四周一瞄,已經將殿中的情形了解得差不多了。
此時大殿內的人還真不少。
梁王武三思、河內王武懿宗、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新進的成王李千里……等皇親國戚,還有張柬之、楊再思、袁恕己、桓彥范、宗楚客、敬暉、崔玄暐……等朝廷重臣,盡皆在座。
必須一下這位楊再思,他原來上是靠攀附張氏兄弟,才在則天朝坐穩了宰相之位。
然而,誰也不知道,他早已暗中和李顯暗通款曲。雖然在神龍政變中,楊再思沒露面,但最終還是沒受二張的任何牽連,依舊坐穩了宰相之位。
當然了,現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面南背北那兩位。
左邊是當今天子李顯,右邊薄薄為帷幔下,一張俏臉若隱若現,正是皇后韋香兒。
崔耕見此狀況,心中一動,暗暗尋思:我大概知道,剛才是發生什么狀況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