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道:“微臣舉薦的第二個人,就是永州刺史豆盧欽望。”
同魏元忠差不多,豆盧欽望當初為秋官(刑部)尚書,乃是李顯的心腹。
只是,他當初牽扯到李昭德謀反一案中,被武則天貶為永州刺史。現(xiàn)在李顯發(fā)達了,總不能忘記這位老臣不是?
李顯點頭道:“多虧崔愛卿提醒,朕險些忘記了豆盧老愛卿。傳朕的旨意,封豆盧欽望為右仆射、中書門下三品,接到旨意即刻進京。”
武三思當時就急了,原來是四名宰相,宗楚客喜歡騎墻,不足為懼。楊再思的骨頭比面條還軟,收服他一點都不難。韋巨源更不用了,那是韋后的族人。
可以,自己完可以一手遮天。
但現(xiàn)在,無論魏元忠還是豆盧欽望,都是只知效忠李顯的忠臣,自己一下子就在宰相班子里優(yōu)勢不大了。、
他趕緊道:“以豆盧欽望為相不妥!”
“為何?”
武三思心思電轉,措辭道:“呃……此人無宰相之才,不堪大用。則天皇帝在位時,國用艱難。豆盧欽望就出了個餿主意,讓朝廷九品以上的京官每人交兩個月的薪俸以補助軍用,并寫了一份通知讓百官傳閱,讓他們一起上奏。當時,百官只是聚到一起,不知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拾遺王求禮對豆盧欽望:“您俸祿豐厚,交納兩個月的俸祿沒有什么關系;但低級官吏貧困,為什么不讓他們知道而加以欺騙奪取呢?”豆盧欽望不同意他的意見,還是上表了。后來,豆盧欽望和一些官員上表后,王求禮進言則天皇帝:“陛下富有天下,軍用和國用都有儲備,如何用得著貧官九品的俸祿而加以欺騙奪取呢?”最終,此事才沒有實施。”
其實,武三思這也是關心則亂。
李顯是重感情的人,連韋后給自己戴綠帽子都忍得,還能忍不了豆盧欽望的一個的缺點?
李顯滿不住在乎地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朕意已決,梁王勿復多言!”
頓了頓,又看向崔耕道:“前兩個宰相的人選,朕都甚為滿意。崔愛卿推薦的第三個人又是誰呢?”
“安東都護唐休璟。”
當初,唐休璟打敗吐蕃,立了大功,被武則天招入朝中。可惜好景不長,張昌宗貪污的案子發(fā)了,有賬為證。群情洶洶,武則天為了殺雞儆猴,先是命唐休璟主審此案,又任命他為幽州、營州都督、安東都護。
武三思一聽這個人選,可算是找著理了,道:“別人也就罷了,唐休璟自從為安東都護以來,寸功未立,憑什么升任宰相一職?”
當然了,魏元忠和豆盧欽望也沒立啥功勞。這話暗含的意思,是唐休璟不是李顯的人,有再大的事,也沒有封為宰相的必要。
孰料,李顯猛地一拍腦袋,道:“對,對,對,還有唐愛卿,也應為宰相。傳朕的旨意,封他為輔國大將軍、左仆射,中書門下三品。即刻進京!”
啊?這也成?
武三思都懵圈兒了,無比幽怨地目光投向了韋后。
他心中暗想,好么,來宰相班子是四個,包括自己,是三人完站在韋后一邊,另外一個首鼠兩端。
現(xiàn)在可好,三比三!
好個崔二郎,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眨眼間就讓朝廷政局撲朔迷離起來。
奇怪,魏元忠和豆盧欽望也就罷了,他怎么就那么肯定,李顯會同意封唐休璟為相呢?
武三思不知道的是,崔耕現(xiàn)在也長長松了一口氣。
在歷史記載中,唐休璟在被武則天貶官出外之前,曾經(jīng)秘會李顯,道:“二張恃寵不臣,必將之亂。殿下宜備之。”
這就是秘密向李顯投誠了。
歷史被崔耕改變了很多,他也不敢肯定這事兒到底發(fā)生沒發(fā)生過,提唐休璟為相只是有棗沒棗達兩三竿子。
非常幸運,唐休璟的確曾向李顯投誠,這一把他賭贏了!
……
……
散朝之后。
群臣呼啦啦往外走,與往日不同的是。往常,在李顯離開之后,人們都是請張柬之、袁恕己等人先行,以示尊重。
但現(xiàn)在可不一樣,別看張柬之貴為朝廷親王了,人們亂哄哄地往外走,一點也沒謙讓的意思。
非但如此,以張柬之、袁恕己等人為圓心,人們?nèi)绫芪烈咭话悖岄_了一丈之地。
崔耕想了一下,還是走上前來,深施一禮,道:“張相請了!”
“別叫老朽張相了,拜扶陽王之賜,老朽現(xiàn)在已經(jīng)為漢陽王了。”張柬之臉色難看之極,道:“怎么?扶陽王是來看老夫的笑話的?”
“不是,當然不是。”崔耕咽了口吐沫,尷尬道:“我現(xiàn)在也被罷去了宰相之職,成為扶陽王了,跟您是同病相憐啊,又怎么會笑話您呢?”
張柬之不以為然地道:“哼,你這個扶陽王和老夫的漢陽王可不一樣,不定什么時候就官復原職了。白了,那不過是你和陛下演了一出戲而已,真當老朽年老昏花,看不出來嗎?”
“呃……”
張老頭得還真是事實,崔耕想了一下,索性直入正題道:“其實您老這么大歲數(shù)了,不做宰相做親王也不完是一件壞事。不如,就安分守己頤養(yǎng)天年吧,這朝政以后就莫攙和了。以免,引火燒身啊!”
“嗯?”張柬之蒼眉一挑,胡須亂顫,道:“姓崔的,你敢威脅老夫?”
崔耕哭笑不得地道:“并非威脅,而是好言相勸。那武三思不是省油的燈,您若是……”
張柬之一擺手,不耐煩地打斷道:“行了,別繼續(xù)往下了!嘿嘿,武三思不是省油的燈?恐怕最不省油的,是崔二郎你吧!總而言之一句話,為了大唐江山,老夫雖九死而無悔,咱們走著瞧!”
言畢,帶著袁恕己等人昂然而去。
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崔耕喃喃道:“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恐怕……我要早點給他們安排最后的退路了。”
……
……
十日后,漢陽王府內(nèi),密室中。
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敬暉、王同皎、張仲之、祖延慶、周憬、李悛、冉祖雍等,三十多名清流人士齊聚一堂。
王同皎猛地一拍幾案,道:“那韋賤~人已經(jīng)臨朝聽政,大唐的大好江山,眨眼間就有傾覆之憂!在座的諸位都是朝廷棟梁,不知有何妙策力挽狂瀾?”
袁恕己道:“妙策是沒有,但是,我有一個模模糊糊地想法。”
“什么想法?”
袁恕己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兒,壓低了聲音道:“諸位聽了沒有,則天大圣皇帝,已經(jīng)不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