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哼了一聲,道:“也不知這旨意,是陛下的意思,還是相王的意思?”
“關于這點,大哥完不用擔心。因為就在昨日,少帝已經禪位給相王,自己重新退位為溫王。所以,現在的陛下,就是原來的相王。陛下的意思,絕對就是相王的意思。”
“這……這怎么可能?”崔耕大吃了一驚。
他可是清楚的記得,在歷史記載中,李隆基發動政變五日后,李旦才登基為帝。
而現在,李旦卻是在政變之后,馬上登基。
別看這五日的時間,效果大大不同。
首先,這是“禪位”,而不是“太子繼位”。
你李旦為了表明自己德行高尚,天命所歸,起碼得來個三辭三讓吧?就算不三辭三讓,起碼也得選個良辰吉日吧?好么,當晚政變,次日登基。如此猴急,你發動政變到底是為了匡復社稷,還是為了自己當皇帝啊?
可以想見,無論是現在還是后世史書上,都會對李旦這次的倉促登基大為譏笑。李旦以往積累的名望,不一朝盡喪吧,但也至少是損失了一半。
其次,從現實利益上講,也不妥當啊。
不錯,昨日是很多兵馬參與了政變,但還有些兵馬在按兵不動呢。人家只是對韋后不滿,可不是支持你李旦做皇帝。
現在,你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少帝李重茂的名義,收攏勢力,大部分人也就忍了。畢竟,李重茂是先帝的親兒子,大家得服從命令。等你收攏完勢力再登基,大家手底下無兵無勇,也無可奈何。
但是,你登基后再收攏權力,絲毫不給大家臺階下。那就別怪有人心向先帝,意欲保先帝血脈重新為帝了。
所以,無論從名望還是從實際利益上講,李旦如此倉促地登基,都是殊為不智。
太平公主也質疑道:“先帝尸骨未寒,皇兄的心也太急了吧?鄭愔,你是不是在假傳消息?”
“并非是下官在假傳消息,而是陛下不得不如此。””
“為什么?”
鄭愔伸手一指,道;“問題就出在大哥的身上。”
“啊?我?”
“就是你,崔耕崔二郎!你為新羅道行軍大總管,河北道、山東道安撫使、安東都護府大都督,掌握了我大唐三分之一的軍力。現在,你不在魏州,故太子李重福為監軍,這股子勢力就在李重福的手中。他若揮師西進,相王輔政,名不正言不順,拿什么抵擋?也只有登基之后,陛下才能領國的兵馬,迅速平叛。”
“原來如此。”
崔耕瞬間就秒懂了。
表面上看,李重福坐擁強軍,李顯這邊要跟他對抗的話,應該是讓李重茂繼續在皇帝位上,造成兄弟相爭的假相給天下人看。
但問題是,你蒙誰啊?
人家李重福的太子之位是怎么來的?由崔耕領頭,群臣跪請立李重福為太子,李顯答應。然后,選良辰擇吉日,在含元殿冊封太子,并且祭告太廟。
這太子之位是極為硬扎!
但是,李重茂呢?是李顯死后,韋后頒布李顯“遺詔”,廢李重福的太子之位,傳位李重茂。李顯遺詔,誰知道是真的是假的?八成以上的可能,那就是韋后編的。換言之,李重茂的皇位,不是來自于李顯,而是來自韋后。
韋后既然被誅,當然得李重福繼位啊。
還有一點,韋后乃是李顯正兒八經的皇后。雖然不是生身之母,但是,從封建禮法上看,她就是李重茂的親媽。
好么,現在你李重茂的媽被李旦宰了,你不去為你媽報仇,還讓自己是殺母仇人輔政,那就是不孝,還有何面目做皇帝啊?
別什么韋后失德,再失德,那也是你媽。要不然,大家誰覺得皇帝失德就造反,那天下不就大亂了嗎?
所以,只要是李重茂在位,那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李重福都是“正義”的一方。
唯有李旦登基,才能名正言順地對抗李重福。
李旦完可以,你李重福是先帝親封的太子,朕還之前做過皇帝呢,豈不比你名正言順?就是你爹那個太子位,都是朕讓出來的!
只是后來,你爹這一系守不住江山,險些為韋后所奪。現在,朕力挽狂瀾,有大功于國,要把皇位拿回來,有何不可?
這樣,雙方在輿論上能打成平手。
之后到底鹿死誰手,就看個人的手段了。
想到這里,崔耕沉聲道:“既然如此,想是相王是鐵了心,要與故太子李重福開兵見仗嘍?那官……想必也是難逃一死?”
鄭愔對崔耕繼續稱李旦為相王也不以為意,道:“大哥果然聰明!你戰功絕,舊部甚多。你若不死,無論相王還是臨淄王,都心中難安啊!”
著話,他招了招手,道;“實不相瞞,東西都給您準備好了。”
馬上就有一個軍士端著個托盤上來,上面有三樣東西:匕首、毒酒和三尺白綾。
鄭愔繼續道:“大哥把這三樣東西領回去,慢慢選吧。”
“崔某人若是不肯自盡呢?”
“不肯?”鄭愔輕笑一聲,道:“那可由不得你,您是不是啊,公主?”
白了,崔耕現在手中沒有任何力量,靠太平公主庇護。只要太平公主松了口,到底是圓是扁,可就由不得崔耕自己了。
不過,太平公主微微搖頭道:“你回去告訴皇兄,讓崔二郎不再干政可以。但是,要崔耕的命,只要宮還有一口氣在,辦不到!”
“公主您這是何必?這天下男人有的是,您何必為了一個已然失勢的崔二郎,得罪陛下呢?”
太平公主正色道:“天下男人有的是,但真正走進宮心里的,唯有崔二郎一個。二十年前,母后為了皇位,奪了我的駙馬薛紹,我忍了。今日,皇兄同樣是為了皇位,要奪我的崔二郎,宮卻不準備再忍!”
到最后,太平公主的語氣,已經陰毒無比。
她緊咬銀牙,一字一頓地繼續道:“你回去問問皇兄:先殺皇嫂,再殺親妹,他準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
太平公主違背李旦的意思庇護崔耕,一是有些豁出去了。二是……好吧,她有些有恃無恐。
崔耕人稱“崔青天”,名望甚好,自不必提。
與后世經過李隆基抹黑后,太平公主聲名狼藉不同。在這個時代,太平公主的名聲也不算差——有李顯那幫子無法無天的女兒襯托著,人家太平公主都算一朵白蓮花了。
好吧,李旦誅韋后,是為了李氏江山,殺崔耕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么,太平公主呢?有人就會問了,你爹和你媽生了那么多子女,現在就剩下你和太平公主了,你身為皇帝富有四海,卻連一個妹妹都容不下?
另外,以太平公主對李旦的了解,這位皇兄性格軟弱、權力欲~望低又重視親情。只要自己表現強硬,他應該會服軟。
然而,出乎太平公主預料的是,鄭愔既沒有妥協,也沒有繼續強硬下去,而是胸有成竹地道:“公主莫把話得那么絕嘛……其實,陛下是想和你做個交易。”
“什么交易?”
鄭愔拍了兩下手,道:“帶上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