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覲見。”
李隆基想氣,一道旨意脫口而出。
姚崇趕緊進言道:“陛下,如今天色已晚,明日再宣召王崔耕不遲。”
“什么明日?呃……”
李隆基陡然想到,人家姚崇這么,是給自己留著面子呢。以朝廷和崔耕的關系,別晚上了,就是白天召崔耕覲見,人家敢來嗎?人家肯來嗎?人家能來嗎?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最終,李隆基深吸了一口氣,道:“來人,朕要巡營!”
“遵旨!”
巡營的名目好,雙方的面子上都過得去。李隆基帶著眾宰相,以及幾十名騎兵,在崔耕的營寨外站定。
崔耕聞訊之后,趕緊帶人迎了出來。
君臣見禮,略微寒暄了幾句后,李隆基一使眼色,張就快步上前,道:“聽聞王千歲派人抓了契丹使者可突于?”
崔耕微微點頭,道:“不錯,正是如此。幸虧王防著一手,要不然,這孫子就跑了!”
“啥?你還防著一手?”李隆基更郁悶了,忍不住插話道:“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王防著契丹使者逃走干什么?難不成,你真想對契丹使者報復?”
還有句話,他沒出來:還是你特意留著契丹使者惡心朕?
崔耕卻微微搖頭,道:“王倒是沒想著報復可突于,卻是他怕王報復,趁夜逃走。”
“你又不想報復,讓他走不就完了嗎?”
“不,不,不,陛下誤會了。微臣的意思是,可突于的確怕報復,倒不是因為今日祭天之事,而是……他的確做了對不起咱們大唐之事!”
“我明白了!”姚崇恍然大悟,道“是契丹趁著我大唐百萬大軍齊聚泰山的時候,占我疆土,殺我子民。可突于被派來咱們大唐,不過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幌子。所以,可突于怕軍報到來之時,朝廷遷怒他,斬首示眾!”
崔耕道:“姚相果然聰明。”
張皺眉道:“這都是你王的猜測,有什么證據?”
“這事兒何須什么證據?”崔耕苦笑道:“那可突于如此心虛,恐怕契丹已經起兵了,一兩日內就會有戰報傳來。”
“你確定?”
崔耕白眼一瞥,道;“王十分確定,現在張相還是別考慮什么可突于,還是多想想,如何應付契丹之亂吧。”
其實,單憑可突于逃走,就推出契丹要反,中間的確差了點什么。萬一這可突于就是個膽鬼呢?
然而,崔耕卻通過歷史的記載知道,此人連連弒殺了幾任契丹可汗,又自立為可汗。如此人物,怎么可能是膽之人?
所以,他完可以確定,契丹之亂已然發生。可突于白日祭天時的異常舉動,就是為了自己的脫逃找個合理的理由。
事實也正是如此。
第二天一早,就有噩耗傳來,契丹和奚族,共十萬大軍,圍了營州城。
等到了將近傍晚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營州城內有人里通契丹,開了城門。如今營州三千守軍軍覆沒,前來視察的幽州都督薛訥戰死,契丹人已經趁勢往幽州而來。
這回可完了!
稍微知兵的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幽州都督并非僅僅管轄幽州一地,而是管轄幽州附近十八州的軍事大權。
薛訥這么一死,十八州就群龍無首了。
再考慮到十八州的兵力幾乎被抽調一空,契丹趁機南下的話……二十年前的契丹之亂又要重演!
二十年前還有崔耕憑三寸不爛之舌,服突厥一起出兵平亂,現在呢?
御帳內。
李隆基面色鐵青,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兒,道:“朕坐前這么多飽學之士,平日論起道來,滔滔不絕,似乎天下反手可定。然而,事到臨頭,竟然沒一個人比得上崔耕的見微知著?!不知諸位愛卿何以教朕?”
“呃……臣等無能!”眾重的面色都不怎么好看,然而李隆基的話卻無法辯駁,也只能紛紛跪倒請罪。
“算了,起來吧。”李隆基無奈地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往事不必再提,如今救兵如救火,可耽擱不得。到底如何平契丹之亂,大家議一議吧。”
魏知古道:“咱們不是之前好了的,若封禪之時,有蠻夷趁機入寇。就讓王崔耕征討,讓他們打個兩敗俱傷嗎?現在依計行事不就行了?”
“話不是那樣。”姚崇解釋道:“讓王征討,那也得差不多的情況下。王雖然實力受損,總有個好名聲不是?但是如今,弄不好就十八州糜爛,咱們*不占優勢。人家王又不傻,必敗的仗,肯打嗎?”
張道:“要不然,陛下率百萬大軍,御駕親征,一舉滅了契丹,震懾天下!”
姚崇和張一向不對付,那語氣就不怎么好了,道:“相剛得了一個消息:王臨出征之前,曾經過,縱觀自秦以來的數次大戰,雙方大軍兵力在百萬左右的話,一般是人少的一方勝。不知張相攛掇著陛下出征,到底是何居心?”
“我……我能有什么居心啊?崔耕那話,不過是大而化之,若詳細分析……呃……”
話剛到這,張迎上了李隆基那冷厲的目光,忽然間閉口不言。
他陡然間想到,別是人少的一方勝的多了,就是勝的少也不行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唐這百萬大軍一敗,李隆基的皇位可就不怎么穩當了。
張改口道:“要不然,咱們就派少數人馬,與契丹一戰?”
姚崇語中帶刺兒,道:“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不知張相準備讓何人領軍呢,只要勝過周朝(武則天的大周)的兵部尚書王孝杰即可。”
“我……”
大唐現在還是有些宿將的,不過,要能穩勝“王孝杰”的,那還真沒有。
但是,話回來,王孝杰帶著十萬大軍,都死在契丹的手里了。你不派穩勝王孝杰的名將去,那不是給契丹人送菜嗎?
張頓時一陣語塞。
他想了一下,不服氣地道:“我出的主意,姚相都不滿意,那您,這契丹之亂該怎么平定?”
姚崇雙手一攤,道:“廢話,相要是想明白了,還至于如此愁眉不展嗎?”
……
眾人商議來商議去,都沒什么可行之策。
忽然,魏知古輕咳一聲,再次開口了,道:“依相之見,這事兒還是得著落在王崔耕的身上。”
張沒好氣兒地道:“先不崔耕能否打得贏,咱們之前不是討論過,人家王不能答應此事嗎?”
“那卻不然。”魏知古微微搖頭道:“老朽雖然不懂用兵,卻明白,那崔耕是不大可能打得贏,卻不是一定打不贏。事實上,若崔耕打不贏,咱們大唐也就沒人打得贏了。”
張不耐煩地打斷道:“行了,行了,饒了半天圈子,跟繞口令似的,你到底想啥?”
“我想的是,崔耕不愿意出兵,質上不過是誘~惑不夠。君不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乎?”
李隆基眼前一亮,道:“有點意思,下去!”
魏知古道:“陛下原不是還得為崔耕征新羅準備一個官職嗎?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給他個大大的官職,一并把這事兒解決了。”
李隆基道:“到底給他什么官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