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咕轆轆 端州城外的官道上,三輛大車正在迤邐前行。最前面那輛大車上,趕車的是一名身形高挑、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 前面是一個丁字路口,車速逐漸變緩,那年輕男子轉過頭來,道:“陶娘子,要去你家,咱們是該往東,還是往西走啊?” 有一相貌清麗的少女探出車廂外,期期艾艾地道:“往東,不不,是往西……呃……往東……” “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啊?” “呃……奴……奴也記不清了……” “誒,我陶娘子,你莫難為人行不行啊?”那年輕男子皺眉道;“這是去你家,你卻自己記不清道路,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我……” 那少女低下頭去,最后一咬牙一狠心,道:“奴……奴要下車一下,有些話,奴只想對崔……崔大哥。” “那行。” 不用問,這少女正是陶三妹,而那年輕男子則是李白。他們隨崔耕從長安出發,終于到了端州境內。 現在他們正準備去陶三妹的老家,端溪縣斧柯山下的陶莊。 沒錯,朝廷是廢除括田令了,但是,端州會如何解決括田令的后遺癥呢?崔耕拭目以待。 比如這陶三妹家,她們家乃是逃戶,土地被官方收走。現在,官府是把這田地還了,還是維持現狀只是準許陶三妹自行開荒,抑或是繼續推行括田令把她趕回去呢? 從官府的舉措,就大概可以看出林闖為政如何了。 只是眼見著就到目的地了,陶三妹卻不肯繼續前行。 崔耕疑惑道:“三妹,你怎么了?原來不是都答應的好好的嗎?” 陶三妹苦惱道:“王……崔大哥您之前只是讓奴當個向導,可沒要去奴的家里啊。這個……這個……實在有些不大方便。” 崔耕越發奇怪了,道:“有什么不方便的?莫非我們這些人見不得人不成?” “那倒不是。”陶三妹咬了咬牙,直言道:“越王千歲請想,奴一個弱女子,長得還不賴……跟你們十幾個大男人一起回家,我……我成什么人了?以后還如何在這個地方立足?” “呃……得也是,倒是本王思慮不周了。”崔耕撓了撓腦袋,發現人家陶三妹得真有道理。 后世有一個典故,叫《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年輕時,流浪四方,行俠仗義。 某日,他路過清幽觀,救了被強盜囚禁于暗室的苦命女子趙京娘。為免使京娘再次遇險,匡胤與京娘結為兄妹,千里護送京娘回家。 到了目的地后,京娘提出,感其恩義,愿意以身相許。結果趙匡胤卻道,兄妹就是兄妹,怎能結為夫妻?我若娶了你,那這千里送人之舉,就不是行俠仗義,而是貪圖美了,豈不是污了俺一世俠名? 趙京娘覺得趙匡胤得很有道理,然后就……趁趙匡胤不注意的時候,投水自盡了。 廢話,人家能不自殺嗎? 孤男寡女,千里同行,這倆人之間沒點事兒,誰信啊?嫁了你趙匡胤,那就是一段佳話。嫁不了你趙匡胤,就是水性楊花。趙京娘除了一死了之之外,還能怎么辦呢?你趙匡胤的俠名要保,人家趙京娘女兒家的清白名聲,就不重要了嗎?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陶三妹去京城刺王殺駕的事兒,已經人盡皆知。這次回陶莊,又勢必不能暴露崔耕等人的身份。 那該如何對鄉鄰解釋崔耕他們的來歷呢?是素昧平生,就千里護送陶三妹回家,誰信啊! 崔耕也只得道:“那咱們就暫且放棄原計劃,往端州內……” “放棄?為什么要放棄?”李裹兒道:“你們不就是覺得,陶三妹的身份有些尷尬嗎?把這事兒解決了,不就成了嗎?” “解決?怎么解決?”崔耕疑惑道:“是陶三妹的親戚,鄉民們也不會相信啊。要是真有這么一門有錢的親戚,他們家能家破人亡?” “不是親戚,是干親。”李裹兒笑瞇瞇地道:“三妹啊,我看你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想收你為義女,不知你愿意不愿意啊?” “那……怎么好,那怎么好……”陶三妹連連擺手。 “嗯?你不愿意?莫非我當你的干娘,還辱沒了你不成?” “當……當然不是……”陶三妹道:“奴只是一個民女,和您身份差地別,怎能……怎能……實在是高攀不起啊!” “這有什么?”李裹兒瞥了崔耕一眼,道:“某人連雜胡都收成干兒子了,你好端端一個清白漢女,還不能當我的干閨女?” “呃……” 崔耕明白,李裹兒所謂的雜胡,是指安祿山。他更明白,李裹兒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收陶三妹為義女,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和陶三妹發生點什么了,這叫未雨綢繆。 當然了,崔耕對陶三妹也真沒啥想法。 崔耕勸道:“嗯,夫人所言有理。這認親么,就是講個緣分,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答應了?” “既如此,那……那……奴拜見干娘,拜見干爹。”陶三妹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給崔耕和李裹兒磕了三個響頭。 “乖女兒快快起來。” 李裹兒收陶三妹做干閨女也不完全是出于功利心,她確實覺得這陶三妹不錯。 稍后,她把自己的首飾盒拿了出來,要送給陶三妹認親禮。安樂公主的首飾盒,那能簡單得了嗎?里面的首飾個頂個的富麗堂皇,珍貴異常。 陶三妹連連擺手,推不要,李裹兒還是強塞了幾件素雅的給她。 又拿出自己的衣衫給陶三妹穿,雖是便裝,但也做工精細、用料講究之極。 人靠衣服馬靠鞍,陶三妹本就長得漂亮,換上之后真是人比花嬌,麗逼人。 不過,崔耕暗暗有些奇怪。按陶三妹做了李裹兒的義女,就成了嶺南道的公主,是一步登毫不為過。 但是,陶三妹的臉上,卻并無多少驚喜之。 是她被上掉的餡餅砸暈了頭腦?還是本來就不慕富貴?還是……別有隱情呢? 但不管怎么,這場干親定下,去陶莊的阻礙已不存在,三輛大車繼續起行。 中午時分,已經到了陶三妹的宅子前。 “三妹回來了!” “快看三妹啊,出去了一趟,竟然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是,人家可是越王千歲親自召見過的人,有福的很呢!” …… 鄉民們非常熱情得聚攏到陶三妹的院里,不斷得噓寒問暖,自然也問了崔耕等人的來歷。 陶三妹只是,自己回來的路上,偶然間遇到了一對商人夫婦,崔端和李樂。李樂和自己一見如故,認自己做了義女。如今自己準備把家里的事情處理一下,就隨著二老離去。 “這樣啊……” 有一中年婦人聽完了,問道:“三妹你攀上高枝了,嫂子真替你高興。呃……但不知,你的那些地,準備怎么處置呢?”...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