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勃律*的處境,卻比嶺南道危險地多得多。 首先是崔耕只在勃律以東威名赫赫,勃律以西雖然聽過他的名號,但沒見識過他的厲害,并不如何懼怕。阿布的調令一出,西域三十三國紛紛響應,齊往石國方向而來。 其次就是,阿布得甚對,大家沒了崔耕的領導,誰都不服誰。 按崔秀芳身份特殊,這時候就該出來主持大局。但她在連云堡傷得太重,聽了崔耕的消息后又怒急攻心,也昏迷不醒了。 這回可好,*群龍無首,到底該聽的誰的? 議事廳內。 安祿山作為崔哥的義子,勉強主持會議,道:“現在父王和母妃都昏迷不醒,肯定是無法上路了。飛鴿傳書派人去接盧藏用,也不知能不能接來。如今阿布又召集西域三十三國會盟,我軍的形勢非常險惡。到底如何應對,大家暢所欲言吧! 辛承嗣道:“俗話得好,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咱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得選個主事之人,我覺得吧……崔祿山將軍就不錯,他乃越王義子,指揮大家,名正言順! “怎么就名正言順了?”李白反駁道:“不錯,崔祿山是越王的義子,但是,這義子又怎能比得上親兒子呢?” 著話,他看向了李泌。 在大伙的心目中都認為,李泌是崔耕和肖五娘生的,只是身份暫時沒得到承認罷了。李白和李泌私交甚好,此時當然推薦他。 不過,安祿山還沒出言反駁呢,張守珪已經微微搖頭,道:“是不是親兒子,其他人了不算,得越王了才算。再了,現在我軍的形勢無比險惡,”主事之人必須得能才能卓絕。李泌并未主持過大戰,并不合適。就是崔祿山將軍也難以服眾。我以為……還是請郭子儀主持大局為好! 薛裕不干了,道:“怎么就郭子儀了?我可沒看出來,他有多大的本事?依俺看啊,還是崔祿山將軍好!” 孫寧卻道:“我家女王,乃是越王的兒媳婦。這時候要她不出來支持大局,誰配主持大局?再了,就算論人數,也得我們高昌人了算不是?” …… 就這樣,眾人吵吵嚷嚷,難以決斷。吵著吵著,竟然吵出了幾分真火,險些動起手來。 識匿人沒參與爭論,只是坐山觀虎斗。 王思禮見了越發憂心,這幫子識匿人就是一幫子土匪,對越王可沒什么忠心。他們若見勢不妙逃走,甚至反戈一擊,這可就麻煩大了。 但是,現在*群龍無首,到底該怎么辦呢? 誒,有了! 待人們吵累了,王思禮眼珠一轉,道:“諸位,諸位,請聽王某人一言! “你吧!” “其實我覺得吧,大家都繞到死胡同里去了。為何大家一定要各選出一個主持之人呢?” “什……什么意思?”薛裕道:“敵軍勢大,我軍人少。若大家不能擰成一股繩,那不就全完了嗎?” 王思禮微微搖頭,道:“那卻不然。大家仔細想想,這敵軍果然勢大?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大食并沒出兵,只是有阿布主持大局。而西域諸國的兵馬,加起來倒是很多,但現在并未集結。至于分散開來么……這些國家的兵馬,多則不到兩萬,少則數千。怎么就值得大家擰成一股繩對付了?” 李泌眼前一亮,道:“王將軍的意思……” “如今我軍大概是不到七萬。既然如此,不如就兵分七路。一路為中軍,由某和李泌以及高昌女王帶領,駐扎在勃律境內,保護越王。其余六路,每路一萬,兵發西域諸國。” 到最后,他往四下里掃視了一圈兒,道:“諸位都是人中之龍,必定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越王醒來之后,見到西域三十三國,盡入我軍的手中,那得多么高興?” “可……可是……”薛裕皺眉道:“這可行么?那么多國家……” “當然可行!”郭子儀豁然而起,道:“西域諸國的兵力都不算強,以一萬兵馬滅國足矣。子儀不才,愿領一路兵馬,” 安祿山道:“俺也愿領一萬兵馬出征。” …… 實話,這些人都是帥才,只是在崔耕的麾下,沒有展露的機會,F在被王思禮一鼓動,頓時蠢蠢欲動。 其時除了識匿部外,各部兵馬都已整編為一體,倒也不用挑肥揀瘦。 當即,郭子儀為一隊,安祿山為第二隊,張守珪為第三隊,辛承嗣為第四隊,李嗣業為第五隊,分派完畢。 識匿人當時就有些傻眼,道:“你們……你們都有著落了,俺們可咋辦呢?難道讓俺們單獨滅國?” 忽然有個聲音傳來,道:“某家不才,愿隨貴部出征。只要你們聽我的吩咐,擔保貴部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阿?是你?”眾識匿酋長面露狐疑之色,道:“你……能成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