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按程序,給李隆基獻禮物的次序為: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從到大排列、各國使節、朝廷親王、最后是太子。所以,崔耕其實是獻禮的倒數第二位。 他早就準備了一面高約三丈的玻璃鏡,這么大的鏡子雖然罕見,但也很難稱得上絕世之寶。 崔耕獻上此鏡,既符合他越王的身份,也不會顯得太過諂媚。 在崔耕的預想中,這場獻鏡之禮如果要出事兒的話,應該在自己獻鏡之前,回紇使者獻鏡的時候。 然而,出乎他預料之外的是,在群臣獻禮之時,就出事兒了。 當是時,李隆基面南背北居中而坐,武惠妃和趙麗妃在兩旁相陪,其余人等分列兩廂。 宦官魚朝恩高聲念道:“黃門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張九齡,獻……獻……獻……” 他吞吞吐吐,聲音越來越低。 張九齡卻面色絲毫不變,道:“本相到底獻了什么,魚公公盡管大膽地念出來!若陛下怪罪地話,由本相一力承擔。” 李隆基一聽,就知道張九齡的獻禮有問題,沉聲道:“魚朝恩,你大膽地念!朕恕你無罪!” “是……是……”魚朝恩哆里哆嗦地道:“張……張九齡獻《千秋金鑒錄》一本。” “啊?張張九齡獻的不是銅鏡,而是什么《千秋金鑒錄》?” “這……這不是給陛下找不痛快么?真是好的膽子!” “誰知道張相是怎么想的?就算他想給陛下提意見,也用不著現在吧?” …… 群臣們議論紛紛,外番使節們交頭接耳。 好在大家都是有學問的人,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本書是給李隆基提意見的,倒也沒猜張九齡有什么險惡的用心,只是覺得他很不識趣而已。 李隆基心里面不高興,面上卻不露聲色,道:“張愛卿,你給朕獻的這本《千秋金鑒錄》,里面到底講了什么?” 張九齡微微一躬身,道:“啟稟陛下,這本書講的是,千載以來,歷代興衰的緣由。總地來講,君王尚簡樸,國勢就會蒸蒸日上。君王尚奢侈,國勢就會江河日下。微臣望陛下御覽此書后,能夠仔細思量,將我大唐江山打理得蒸蒸日上。” 那言外之意,就是李隆基的這個千秋節太過奢侈浪費了,他要對李隆基進行勸諫。 “哈哈哈!” 李隆基先是面色微變,隨即朗聲笑道;“得好!張愛卿得好啊!太宗皇帝曾經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日張愛卿送朕以《千秋金鑒錄》,就是讓朕以史古鏡。嗯,甚好,甚好,這個鏡子,朕非常喜歡,它不知勝過多少真正的鏡子哩!” 李隆基此言得極有水平,轉瞬間就將現場的尷尬氣氛完全化解了。 張九齡獻書的目的,是要給李隆基提意見,而不是故意給李隆基的《千秋節》添堵。 聞聽此言,他跪倒在地,道:“陛下虛心納諫,真乃堯舜之君也!臣張九齡不才,愿隨陛下一起,開創我大唐盛世。” “好!” 李隆基站起身來,手舉酒杯道:“諸君,咱們滿飲此杯。齊心協力,造福萬民,開創大唐盛世!” “遵旨!” 當即,各大臣乃至外邦使節齊齊舉杯,一飲而盡,氣氛愈發熱烈。 其實李隆基剛聽了張九齡的話,真有狠狠把這敗興的家伙抽死的沖動。但現在是自己的生日,他著實不想壞了興致,才靈機一動想出來剛才那番辭。 看到現在的景況,李隆基不由得為自己的機智洋洋自得。 可正在這時,忽然,一陣拍手響起。 有人高聲道:“好!好一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啊!本王子不想讓張相專美于前,也想為陛下獻上一鏡哩。” 誰? 人們循聲望去,但見話的正是會回紇三王子達魯瑪尼格。 李隆基不悅道:“怎么?達魯瑪尼格王子也要獻鏡?你不是……不是要獻猞猁么?” 達魯瑪尼格老臉一紅,隨便找了個理由,道:“呃……我回去想了一下,猞猁在長安不算稀奇,獻給陛下也沒什么意思,于是就換了個給陛下的禮物。” “哦?但不知三王子達魯瑪尼格給朕準備的,到底是什么鏡子?”剛才達魯瑪尼格,也要獻上一鏡,所以李隆基才有此問。 達魯瑪尼格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此鏡既非銅鏡,也非玻璃鏡,而是……鏡。” “啥?人……人鏡?”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李隆基的心頭。 達魯瑪尼格理直氣壯地道:“陛下剛才也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外臣獻上人鏡,有何不可?” 張九齡也覺得達魯瑪尼格沒憋著什么好屁,斥道:“太宗所謂的人鏡,指的是我大唐名臣鄭國公魏征,此等人物一百年都未必能出一個。你們回紇能有什么人,可以和鄭國公相提并論?真是令人可發一笑!” 達魯瑪尼格的面上現出頗為玩味的笑容,道:“張相莫著急嘛……此人是不是能比得上貴國的鄭國公魏征,你了不算,我了也不算。得陛下和趙麗妃娘娘了才算哩。” “嗯?怎么還有趙麗妃的事兒?”張九齡的不祥預感越發強烈。 這回達魯瑪尼格這回卻不直接回答了,而是沖著李隆基深施一禮,道:“我回紇想向大唐進獻人鏡,還請陛下準許。” 千秋節本來就有外番使者獻壽禮的程序,李隆基就是想不準許,也沒什么合適的理由啊! 他只得道:“準!” “謝陛下!” 功夫不大,腳步聲聲,在兩個回紇人的夾持下,一名五十來歲唐人模樣的人,被帶上了花萼樓。此人被捆了個結結實實,嘴里還被塞了塊抹布。 達魯瑪尼格介紹道:“啟稟大唐子,這位就是我回紇要獻給陛下的人鏡了。他可以照出不少東西哩,無論是您想看到的,還是……不想看到的。” “這是……” 人們面面相覷,絕大部分人,包括李隆基、崔耕在內,都不認識這個被五花大綁之人。 可是,太仆卿張卻面色大變,脫口而出,道:“岑宣懷,是你?你……這么多年了,你還沒死呢!” 趙麗妃也睜大了眼睛,驚呼道“殺!殺了他!陛下,不能讓此人在花萼樓上胡言亂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