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末之虎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

作者/遙遠之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定國被他一詰,一臉頓是漲紅,陜北人耿直的性格一下被李嘯激起來,他恨恨直視著李嘯,大聲喝道:“若我義父攻不下這鐵龍城,那某家任你處置!”

    “好,定國果是爽快人,那官也直了,若張獻忠被我軍擊敗,你可愿真心降我?”李嘯目光灼灼,逼問了一句。

    李定國呼吸粗重地猶豫了半晌,微微地點了點頭。

    “很好,官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李嘯大笑,隨即再不多話,轉身出門。

    李嘯是個謹慎的人。

    自返回鐵龍城后,李嘯除了查看最為關切的震天雷制作進度外,另外一件大事,便是將單縣堅壁清野。

    李嘯這樣做,既是為了使百姓免遭戰火荼毒,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這些村民的物資,被流寇所用。

    這件事,單縣縣令趙延慶強烈反對,現在馬上就是農時,李嘯這一搞,單縣民生必亂,因此堅決不配合李嘯開展工作。

    李嘯無奈,還是通過兗州知府尼澄,強壓趙延慶下了搬遷令,令單縣各鄉鎮村民百姓,帶著部糧食家當,轉入鐵龍城中。

    來,李嘯考慮到單縣縣城防御力不足,還想將單縣縣城的居民百姓也轉至鐵龍城,不料李嘯此舉,卻被那心胸狹的縣令趙延慶,視為明目張膽的奪權行為,死命反對,李嘯無奈,只得放棄這般想法。

    最終在三天時間內,有二萬多單縣鄉鎮居民,在李嘯派出的軍兵協助下,一家家一戶戶地帶著糧食,牲畜、家當,66續續搬入鐵龍城中。

    接下來,李嘯又下命令。

    那就是,鐵龍城中,部新進來的,沒有鐵龍城腰牌戶籍的新入百姓,由數隊輔兵集中看管,不得讓其隨意在街面行走。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混入敵軍細作間諜,假扮百姓,在城中大搞破壞,甚至與攻城的敵軍內外呼應。此為不得不防之舉措。

    鐵人城主管吳亮,也非常同樣李嘯的做法,他道:“李指揮使這般舉措,實實極為必要。吳某亦曾聞,賊善用細作,或攜藥囊蓍蔡為醫卜,或緇流黃冠,或為乞丐戲術,或為流民散兵,以觀各城虛實,潛為城中內應。他們明作良善,暗施破壞,往來城中,難知其細。現在限制其在街上行走,卻可極大地保障我鐵龍城內安靖平治,沒有內患之憂。”

    李嘯見他插話,連忙點頭道:“吳先生之話,正合官之意。官認為,這幾天內,城內集中流民,整肅街道之事,可由吳先生帶體鐵龍城治安大隊,立刻著手實施。”

    吳亮欣然應諾。

    在安排城中諸事時,,李嘯同時開始布置城防守衛。

    現在鐵龍城中,總共有赤鳳總和鐵龍總兩總人馬,兩總人馬加起來,守城兵馬約有八千余人,共有盾兵隊4人,槍兵4隊48余人,橫行隊4人,玄虎重騎6人,飛鷂子6人,魯密銃手5人,門各類火炮,另有輔兵近人。

    因為鐵龍城南面是太行堤河,故只有東、西、北三面城墻要重點防守,李嘯安排,東門城墻由自已把守,北面由赤鳳總總長田威把守,西面由鐵龍總總長王義守把守。

    接著,他把步兵兵力平均分配到東西北三面城墻上,這樣一來,盾兵每面城墻6隊,槍兵每面13隊,南面城墻則只留下一隊盾兵與一隊槍兵。

    魯密銃手與橫行隊,李嘯部留在自已守衛的東面城墻上,以便策應與調動。

    那些火炮部隊,則是李嘯這面城墻,安排6門紅夷大炮,其余的西面與北面,分別安排7門佛朗機或虎蹲炮之類火炮。

    而多名輔兵,則每面城墻分派6多人,用于傾倒金汁,投擲震天雷等輔助守城工作。

    體騎兵作為最后的機動力量,則在城內待命。

    與此同時,西門外,南門外,北門外,均已挖了大片的坑洞,坑洞中填埋了大量的鐵簽尖刺,上面用浮土作了掩飾,而挖出的浮土,則堆放在洞坑一旁,以形成高低不平的地面狀況,增加了敵兵的進攻難度。

    而在城內,由主管吳亮挑選了數百名清白百姓,組成搬運隊,正配合作戰的部隊來回搬運守城物資與軍械,以及運送傷員等工作。

    在張獻忠到達鐵龍城的前一天,鐵龍城頭,各面城墻上,部隊與火炮均已規劃安放好,各種火炮彈藥,糞便金汁,震天雷、砸梯錘等等,均已準備完畢。

    李嘯在侍衛的陪同下,看到鐵龍城的各處城池防御,已是處處嚴整,條條有序,心下極其滿意。

    忙了這些天,一頭一臉都是灰塵與泥巴的李嘯,與體軍兵一起,飽餐了一頓肉食,為即將而來的大戰,作了體力上的準備。聚在李嘯周圍的軍兵,每個人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堅毅與自信的光芒在閃爍。

    七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在夜晚近子時之際,部的守城軍兵,都從黑暗中,聽到了有如洶涌而來的流水一般的嘩嘩聲。

    李嘯一個激凌,正和衣而臥的他,彈地站起。

    他知道,這哪里是什么流水的聲音,乃是千千萬萬條腿在夜里行進時的那細密而宏大的腳步聲!

    遠遠望去,一條條火龍般的火把,在這春寒料峭的夜晚,格外引人注目。

    張獻忠部,終于來了。

    “體軍兵注意,流寇已至,作好準備!”李嘯縱聲大吼。

    “得令!”

    這個相當寒冷的初春之夜里,原一片肅靜的鐵龍城中,立刻處處都喧嘩與吆喝,鐵甲摩擦的嘩嘩聲與刀劍輕碰的叮當聲,不絕于耳。同時,一盞盞燈籠迅被點起,很快,整個城頭亮如白晝。

    在鐵龍城各處守衛之軍做好準備之時,對面的腳步聲,卻霎時停住了,高舉行進的火把,也漸次熄滅,仿佛剛才的一切,不過是虛幻。

    李嘯放眼而望,卻始終無法透過那黑沉的夜色,看到流寇大軍的半點動靜。

    “大人,現在夜色黑沉,敵兵至此,不明我軍實情,估計要天亮之后,方會進攻。”

    李嘯扭頭一看,這話的是,是幕僚陳子龍。

    陳子龍已于前日,帶著妻子仆人,從老家返回,由于其是沿淮安府進入山東地界,故一路上未碰到流寇部隊,可謂相當幸運。

    見他一臉沉重的表情,李嘯淡淡一笑:“臥子先生得對,敵兵確實是能待到天明再攻城,只是我軍卻萬不可起了輕敵之心。”

    他隨即下令,各處城墻之上,皆安排夜間留守之軍兵,用接箭報號的方法,努力保持警醒,防此打瞌睡。

    鐵龍城上,漸漸地同樣恢復了平靜。

    旁邊的李嘯已是閉眼和衣斜靠在城墻之上,甚至傳出微微的鼾聲。

    而初歷戰陣的陳子龍,對戰爭有種種幻想的他,卻是心潮澎湃,怎么也睡不著。

    明天就要來臨的大戰,會是怎么樣的呢?

    輾轉反側的陳子龍,終于熬到了天明。

    天邊幾絲游云翻卷,一抹紅得耀眼的鮮紅,在極東的天際上霎時浮現。

    天,終于亮了。

    清晨的清冽寒冷的涼風,將太行堤河上,那濃重的水氣,拂過每個軍兵的面孔。隨即一聲凌厲刺耳的天鵝號聲響起,體守城軍兵紛紛起身,開始邊吃干糧,邊做好戰斗準備。

    李嘯啃著兩個干硬的粗饃,皺著眉頭,緊盯著太行堤河對面的流寇大陣。

    他旁邊的陳子龍,則是滿臉震驚之色。

    陳子龍被眼前的流寇大軍,給深深地震撼了。

    俗話,人一過萬,無邊無際,這五萬余眾的流寇大軍,幾乎已將太行堤河對面視力可見的范圍,部鋪滿,根看不到邊際。一眼望去,只見處處都是人山旗海,刀槍如林,給人一種強烈的精神威壓。

    不少的守城軍兵,見到流寇這般軍容陣勢,亦是滿臉沉重之色,他們強作鎮定,臉上肌肉卻在微微抽搐。而更不濟的是一些新入輔兵,很多人雙腿都在抖。

    與李嘯所設想的一樣,那些流寇,迅地判斷了局勢,開始分成兩路,從太行堤河的西面與東西,涉水而過。

    約摸二個多時辰,這5萬多流寇大軍終于渡完。

    張獻忠最后才帶著親隨的老營軍渡河而過,在感嘆了面前這鐵龍城這般巍峨高峻之后,他的臉上,又已滿是得意與蔑視之情,不時冷笑一聲。

    “明狗子就這點能耐,只能憑城自保,卻不敢出來與我軍廝殺一場,真他娘的沒用。”張獻忠捋著濃密的長須,冷笑道。

    一旁的眾將皆是大笑,部將馮雙禮便一臉諂笑地對張獻忠道:“八大王威名赫赫,若報上名去,只怕這守城的明將,怕要嚇出尿來。”

    張獻忠臉現得意神情,只不過,很快他臉上便浮現一絲沮色:“唉,想來我定國兒,雖是年輕,卻是身經百戰之勇將,如何會被這無甚名聲的李嘯捉了去,實實令某不解,也著實讓人可恨啊。”

    很快,他臉上橫肉一抖,眼中便是寒光閃過,大聲喝道:“隨我之令,去勸降,若那李嘯獻城來投,王可不究其罪,其城軍民百姓,并會重用于他。”

    幾名騎兵會意,縱馬直向鐵龍城西門奔來。

    在行到城門外一箭之地,這些騎兵一同高聲叫喊:“爾等聽著,獻城投降,我家八大王心懷仁慈,可留爾等性命。如敢抗拒義兵,必定城皆斬,老少不留,玉石俱焚!”

    “呸!什么狗東西,還自稱大王,你們是什么貨色,老子最清楚了,這么多州縣軍民都被你們這些草寇殺得干干凈凈,還來騙我們出城投降,騙你娘去吧!”正率著軍兵在西門城墻上防御的李嘯軍赤鳳總總長田威,厲聲大吼。

    “爾等回,告訴張獻忠這廝,要戰便戰,休要廢話,我李嘯,等他多時了。”李嘯在一旁冷冷地喝道。

    幾名騎兵見狀掉頭便欲回去,耳邊,卻又是田威巨雷般的聲音傳了過來:“回去告訴張獻忠那個混蛋,他要是個褲襠時有卵蛋的家伙,便別畏畏縮縮地躲在陣后,快來與爺爺戰了三百回合,爺爺可留他一個尸!”

    幾名騎兵聞言,逃得愈快。拍馬而回后,將田威與李嘯的話語稟告張獻忠。

    張獻忠登時暴怒,他揮著馬鞭怒喝道:“這段時日,軍準備攻城器具,制好后,立即攻城,城破之時,可大搶一周,所得財物女子皆歸爾等!”

    下屬各名部將,一陣縱聲狂笑,每個人都是一臉向往的神色,仿佛已見到了鐵龍城被攻破后,由自已縱情搶掠的模樣。

    在接下來的一周的時間里,流寇沒有動任何攻勢,一直安靜地呆在鐵龍城東西兩處。

    在城頭眺望的李嘯,透過千里鏡看到,大批流寇擄來的工匠正在緊張地就地伐木,重新制作攻城器具。

    李嘯心下一直在想,流寇下次動進攻,會在何時呢?

    不過,現在的李嘯軍,卻也并非只是無所事事,死等流寇來進攻,在這段時間里,一種新式武器,被研了出來。

    這種武器,便是投石機。

    這是李嘯與火器總頭趙杰,以及諸如顏均等一眾熟練工匠共同研究所得。

    在中國古代,最常用的是人力拋石機。

    人力拋石機,亦稱牽引拋石機,最早出現于公元前5世紀戰國時期,北周和隋唐時期西傳,先為早期的阿拉伯人使用,其后傳入歐洲。人力拋石機通常稱為砲,是純利用人力的人力拋石機,是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桿上的梢(砲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許多條繩索讓人力拉拽而將石彈拋出,炮梢分單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個炮梢裝在一個炮架過,需要眾多人力一同熟練配合,才能拉下杠桿的一邊拋射另一邊的巨大石彈。

    現在李嘯等人,對這種古老的人力投石機,根據現有資源作了改進,制成了更富效率的重力投石機。

    這種重力投石機,它最早出現在歐洲1世紀末的中世紀,其中的一種最大型的投石機,又名回回炮,在南宋時,隨蒙古傳入中國。它是利用杠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射的石彈,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后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隨著時代進步,到了14世紀中期,歐洲的巨無霸型拋石機,能拋射將近1磅(約454公斤)重的彈體,威力相當巨大。

    而李嘯等人所制的重力投石機,便是這種大型投石機的縮版,經試驗,這種吊桿長6米,平衡重錘為5噸的拋石機,能將總重量達4公斤的多個震天雷,拋射約3多米的距離!

    這種投石機研制出來,李嘯下令,日夜不停盡量趕制,以讓盡可能多的投石機參加鐵龍城守衛戰,同時,專門為這種投石機制作重達4公斤的大震天雷,以方便點火使用。

    李嘯確信,在火炮研制尚無條件的情況下,這種投石機,必將在守城戰中,爆巨大威力,取得不遜火炮的赫赫戰績。(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临沭县| 邓州市| 铅山县| 中卫市| 营山县| 绥化市| 巫溪县| 清流县| 米林县| 永新县| 泸西县| 梅河口市| 丹巴县| 鄢陵县| 千阳县| 高安市| 桃源县| 久治县| 叶城县| 含山县| 濮阳市| 靖西县| 中阳县| 彰化县| 张家港市| 奎屯市| 东源县| 镇巴县| 堆龙德庆县| 长岭县| 澄江县| 贡嘎县| 杨浦区| 镇安县| 荆门市| 江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达尔| 凌源市|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