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千名流寇騎兵,在前面開路而行。『┡ 飛奔的馬蹄,有如無數根鼓棰敲響大地,出震耳的隆隆聲。
十萬多流寇步兵,后面緊跟而行,沓沓的腳步聲,混合著盔甲兵器的摩擦與碰撞聲,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威力與殺氣。
“高闖王,明狗子跑了!他們已退往了東面的伊水對岸!”
前面與一眾騎兵一同開道前行的李自成,站在那一堆被炸得四分五裂烏黑焦八的人尸與馬尸中,向后面領著流寇步兵快前來的高迎祥,大聲地喊道。
高迎詳舉頭東望,可以隱隱看到,遠處滾滾北去的伊水東岸,隱隱有明軍的兵馬與旗幟顯現出來。
“大王,怎么辦,是渡河追擊,還是再回頭去攻打嵩縣?”待高迎詳走近,李自成低聲急問。
“哼,這股明軍不除,難消我心頭惡氣!”高迎祥恨恨道:“敵軍現在東岸不遠,如不一鼓蕩之,我軍一退,其必復來騷擾。傳大王軍令,軍即刻渡河,追殺這般明狗!”
高迎詳頓了頓,又不容置疑地喝道。“況且,這伊水對岸,便是九皋山,乃是進入汝州之要地,我軍將來若要復取汝州,卻是必奪下此地方可進兵。如今,正好一鼓作氣,既滅明軍,又奪下九皋山。”
“大王,卻恐我軍力攻擊之時,那嵩縣守軍,會出城騷擾。”李自成一臉不放心的神色。
他的話一完,旁邊一名身高力壯,滿臉橫肉,兇相猙獰,長著一臉硬如猬刺的絡腮胡須的大將,便高聲吼叫起來:“他奶奶的敢!大王,不若分給俺一只兵馬,俺去把那嵩縣取了,以絕后患!”
李自成扭頭一看,卻是此人正是向來與自已交好的大將,劉宗敏。
劉宗敏,陜西藍田人,與李自成一樣,投在高迎祥帳下,是高迎祥手下得力干將之一,在高迎詳死后,此人與大將劉芳亮等人一道,復擁立李自成繼任闖王。
不過此時,劉芳亮猶率了數千傷兵,駐守在洛寧縣城中,故暫未隨軍行進。
“好!不過,劉將軍此去,不必力攻城,只需將那的嵩縣縣城圍住,使守軍不敢輕出便可。若此處明軍被滅,那嵩縣明軍膽裂,不定會望風而降。”高迎詳朝劉宗敏點了點頭,接著道:“我便分一萬步兵給你,給我牢牢圍住那嵩縣,哪怕是一個人一條狗,也不得放出城來!”
“闖王,你就瞧好吧。”
劉宗敏大聲應諾,隨即領著一萬步兵,復從原路退回,朝嵩縣方向而去。
見得劉宗敏率領著一萬步兵去得遠了,高迎祥縱聲大喝:“傳我軍令,軍立即渡過伊水,消滅這股明狗!”
周圍立刻傳來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軍隨即掉頭東去,朝著那三道通往伊水東岸的浮橋快涌去。
在流寇大軍朝伊水方向進之時,李嘯與祖大樂,二人,剛剛從九皋山主峰,翔龍峰頂的“祖師廟”下來,回到陣中。
祖師廟,據傳是為記念商紂王之子殷交所建。
據,殷交不滿父王的荒淫無道,更不愿只在宮中享受富貴生活,他私自逃出宮院,隨后游歷四方山水,最后他現這九皋山風景宜人,是個適合隱居的好地方,便在山上搭起草廬,隱居修煉,并祈求上天懲罰罪人,降福于黎民百姓。天帝念他心系百姓,便封他“九皋祖師”,并令他在此廣布醫術,救治世人。殷交在九皋山呆了近四十年,最終得道,在翔龍峰頂上,乘鶴化仙而去。
當地百姓,念其恩德,在他升仙而去的峰頂,建起一座“祖師廟”,予以紀念。
隨后,經歷代修繕重建,這祖師廟,一直保存至今。
李嘯與祖大樂二人,聽聞了殷交的傳后,便于今天清晨,去祖師廟處焚香祭拜這位升天而去的商朝王子。
在殷交塑像前,李嘯鄭重地燃香叩,心下暗中祝禱,愿這位升仙而去的九皋祖師,能保佑這次阻擊高迎祥部的戰斗,順利獲勝。
盡管李嘯心中不信鬼神之類的東西,不過在來到這祖師廟這般燃香祭拜后,李嘯感覺自已內心安穩平靜了很多。
二人出得廟來,忽聽得頭頂有鶴唳之聲,響亮高亢,直抵人心。舉頭望去,兩只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白鶴,過祖師廟屋頂,翩然而去。
“李嘯,我等方出廟門,便聞鶴鳴,卻是祥瑞之兆也,看來我軍對戰高迎祥部流賊,卻可望順利獲勝啊。”祖大樂一臉欣喜之色。
李嘯笑了笑:“所謂祥瑞,多為自我安慰罷了。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擊敗流賊,還需我軍自已多加努力。當然,若獲祥瑞之兆,對于提振軍心士氣,卻是甚好。”
二人回到各自陣中時,可以清楚看到,伊水河對岸,有如漫天烏云一般涌來的流寇,以鋪天蓋地之勢,向九皋山方向撲來。
望著對岸洶涌而來的流寇,李嘯心下,忽然有種莫名的難過。
這多達十萬的流寇軍兵,其中有多少人,從前都不過是普通的百姓,他們之中,有農夫,有市民,有商販,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們當初加入流賊的目的,可能僅僅是為了吃口飽飯,也可能僅僅是了活下去。而在殘酷的戰場廝殺中,這些可憐的人,人性來泯滅,心腸來狠毒,最終成了除只知道殺戮與掠奪外,再沒有任何道德與良心的魔鬼。
寧當太平狗,不當亂世人啊。
這樣殘酷血腥的亂世,自已將來一定要把它徹底終結!
當然,李嘯知道,這十萬流寇,真正有戰力的兵卒,可能不過五六萬人,其余的那些流寇家屬,雖然也人人執刀持劍,不過卻只能跟在大部隊后面,打打順風仗罷了。
果然,李嘯看到,對面的流寇,分成了前面兩大部分,前面的五萬多步兵,分成三道,從三座浮橋處,大踏步進橋而來。
在九皋山半山腰的李嘯,只能遠遠地看到橋面上的人頭晃動。
他留著浮橋,放任敵軍大步沖過,卻是有其目的的。
因為,李嘯知道,從九皋山到伊水處,這塊狹長的空曠地帶,將是那些渡河而來的流寇,那最終的葬身之地。
在敵軍步兵開始通過橋頭,并向自已吶喊沖來之際,那一千多名騎兵,才紛紛拔轉馬頭,向著背后的九皋山緩步逃去。
那流寇步兵,在追擊至九皋山腳下二里開外時,便紛紛停下腳步,等待后面的隊伍趕來。
近五萬軍兵渡河而過之后,迅沿離九皋山二里遠的位置,擺成一個巨大的長方形戰陣,一眼望去,看不到頭。
對岸押陣的高迎祥,遲疑了一下,隨即下令,并把八千騎兵分成兩部分,他親率四千騎兵渡河督戰,力求將對面那稀稀落落的明軍隊伍,一舉消滅。
“高闖王,還是讓俺去吧,你在西岸駐守便好。”李自成懇求道。
“不必了,這么一股明軍,大王今天必將他們部消滅!”高迎祥臉上閃過猙獰之色,又對李自成道:“我親自率兵前去,你就在這西岸,等待我的好消息吧。”
李自成臉上閃過一絲無奈,仿佛為自已失去了立功的機會而懊惱。不過他隨及應諾,高迎祥便與四千騎兵縱馬過河。
他們過河后,與前面的步兵匯合,這時,高迎祥的目光,立刻被二里外的那險峻逶迤的九皋山所吸引。
“好一座險峻山嶺,真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高迎祥輕聲嘆道。
“高闖王,以在下觀之,前面的九皋山,卻是個甚好的藏兵之所,前面的股明軍,恐是誘兵,大王卻需心為上。”高迎祥旁邊,一名副將模樣的人,道。
此人名叫高蛟龍,卻是當日與高迎祥一道起兵的高家莊老兄弟,現為高迎祥軍中都尉。他看到前面的九皋山這般險峻,心下不由得打起了鼓。
高迎祥點點頭,他對著高蛟龍耳語一陣,高蛟龍將立刻率領著三千名騎兵,向著前面山腳處那稀拉散開的明軍騎兵,猛撲而去。
在高蛟龍率領騎兵從流寇大陣中沖出時,流寇戰陣前面的軍兵,看到遠處的九皋山半山腰處,傳來微的吱呀聲。
很快,他們看到,就在自已這三千名騎兵沖去的方向對面,有十多架怪模怪樣的木制機器,從濃密的樹叢中推出。
“投石機!是明狗子的投石機!”
高迎祥身邊,一名身上還帶著焦糊味的受傷騎兵,一臉驚恐地喝喊起來。
“高闖王,方才,就是這些明軍騎兵,誘我等到河邊,這些投石機一同炮,才炸死炸傷我軍二千多弟兄,原以為他們已經逃走,卻沒想到,竟還藏在這半山腰處。”
這名騎兵一臉焦急之色,話語得嗑嗑巴巴。
高迎祥眉頭大皺,急聲大喝:“讓高都尉退回陣!”
兩名騎兵大聲應諾,如箭一般射出,朝遠處的高蛟龍的騎兵隊伍狂追而去。
這時,一路狂沖而去的高蛟龍騎兵隊,突然聽到空中傳來了一陣奇怪而細的呼嘯聲。
高蛟龍下意識抬頭望去,只見十四五個大大的黑點,正朝自已的方位,呼嘯前來。
“操!是明狗子扔震天雷!”高蛟龍臉色大變。
“明狗子設了埋伏,軍退!”一臉蒼白的高蛟龍,聲嘶力竭地大聲喝喊。隨即,他一馬當先,掉頭逃走。
晚了。
在他的命令還未來得及四處傳達的情況下,十多枚震天雷已呼嘯而至。
“砰砰砰砰!。。。。。。”
約有十來聲連綿重疊的爆炸聲,劇烈地響起,在一片混亂的三千流寇騎兵中炸響,刺目的明黃色火光中,人與馬皆是四分五裂,血雨紛飛。
至少有兩千名流寇騎兵,被十四枚幾乎同時爆炸的,重達4公斤的投石機專用震天雷,炸得粉身碎骨,當場斃命。
飛濺的破片,甚至濺到了離流寇騎兵尚有一里遠的一千名明軍騎兵處,讓好幾名明軍騎兵受到了輕微的刮擦傷。
逃得最快的高蛟龍,突然感覺自已的右腿,被一塊鋒利熾熱的東西狠狠切過,巨大的疼痛讓他幾乎剎時掉下馬來,幸得一名親隨騎兵及時扶住了他。
這句騎兵隨即一臉驚駭之狀,囁嚅道:“都尉,你的腿。。。。。。”
痛得將下巴幾乎咬穿的高蛟龍,控制住了幾乎昏厥的意識,在快到陣時,他下意識地朝自已的右腿望去,他驚恐地現,自已的整個右腿,從膝蓋以下位置,被那塊破片,極其整齊地切除,鋒銳強力的破片,甚至將馬鞍都部割開,露出了里面的生鐵座。
高蛟龍大叫一聲,暈了過去。
從馬上滾落的他,幸得被幾名慌忙迎上來的步兵接住,才避免了摔死的命運。
見到自家騎兵又是慘敗而歸,高迎祥氣得幾乎狂。
到現在為止,他連一名明軍也沒有殺掉,就被明軍用震天雷兩次轟擊,竟干掉了自家四千多騎兵,這簡直是從未遇過的恥辱!
“高闖王,于今之計,卻當如何?”旁邊一名部將,一臉驚恐地湊了過來,顫聲問道。
高迎詳尚未答話,就在這時,對面二里遠的九皋山處,又傳來綿密而細微的嘩嘩聲。
高迎祥掏出千里鏡,立刻看到,從九皋山處的樹叢中,大批的明軍步兵鉆了出來,跑著沖下山去。
很快,那些明軍,擺出前盾后槍的戰陣,臨著山腳列開一字長蛇陣勢。
在槍盾戰陣的兩側,則分別是身著重甲的李嘯軍橫行隊,以及祖大樂部的三千名步兵。
而在那橫行隊之后,則是李嘯部與祖大樂部的騎兵,皆集中在此處,騎兵總數有三千五百多人。
高迎祥粗估了一下,前面的明軍軍兵,人數加起來,足有萬人以上。
他注意到,那些依山列陣的明軍,陣列嚴整,盔甲整齊,應是難得的精銳之軍。看來,自已真的不慎落入明軍的埋伏之中了。
見到這九皋山這處,竟然潛藏了這么多的明軍,流寇軍兵頓時開始喧嘩騷動起來。
“高闖王,要不,我軍暫且撤退?”方才那名流寇部將,似乎被遠處那明軍戰陣透出的肅殺之氣所震懾,他聲地向高迎祥問道。
高迎祥自已,在心下亦迅開始盤算。
撤退?
真的能撤退么?
自已現在,有多達5萬的兵力,人數極多,要想撤退到伊水對岸,卻只有三座浮橋梁可過,若在自已撤退時,明軍追殺而來,自已這些軍兵,怕是會立即崩潰,自相踐踏,恐有軍覆沒之憂。
高迎祥很快被自已這個怯懦的想法而感到羞恥。
奶奶的,現在,自已陣中,有多達5萬的兵力,是對面明軍的五倍之眾,竟想還想撤退,真真丟死先人!
敵軍雖有一些投石機,但只要自已手下軍兵,能一舉沖過去,與其絞殺成一團,明軍這些投石機,恐怕也派不上用場了。
想到這里,高迎祥眼中,滿滿都是殺意。(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