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嘯正籌劃要如何東征蝦夷島與庫頁島之際,單縣的鐵龍城,有一個令他其為欣喜的消息傳來。
那就是,李嘯一直在關注的,鐵模鑄炮的技術,終于研發成功了!
火器總頭趙杰,帶著用鐵模鑄炮法鑄出的,四門打放斤鐵彈的重型精鋼龍擊炮,才剛到登州,便喜氣洋洋地前來參見李嘯。
見到面前的鐵模鑄炮法鑄出的重型精鋼龍擊炮,其做工效果與精細程度,甚至還要比先前用泥模鑄炮門鑄成的火炮強得多,李嘯心下歡喜無限。
而在旁邊,趙杰已然開始喜滋滋地大聲介紹。
“李大人,您所這的鐵模鑄炮法,經火炮廠一眾工匠反復研究,歷時將近一年,雖然多有曲折,但總算于上月研究成功了。”
“好飯不怕晚,能研究出來,便是好事。”李嘯一臉笑容地拍拍他的肩膀。
趙杰見李嘯這般歡喜,頗受鼓勵,他繼續介紹道:“李大人,現在我等研究的鐵模鑄炮法,工序有好幾道。首先便是,以臘制造火炮,再幾次翻砂作成鐵模。”
“哦,接下來呢?”
“接下來,便是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使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制成,第二層漿液使用上等極細窯煤調水制成。這兩種漿液,卻是鐵模鑄炮的關鍵所在。”
“那制漿后,接下又要如何做?”
“李大人,刷漿完畢,便可鑄制炮身了。具體方法為:將鐵模兩瓣相合,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后澆鑄鋼水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內的鐵芯內模,整個炮身至此成,這般方法,比泥模法與失蠟法等原有方法,卻是快了極多。”
到這里,趙杰臉上涌起自豪之色:“李大人,這鐵芯內模,也是我等一眾工匠反復研制才得到的方法呢。比起以前后泥芯內模,鐵芯內模制炮身更好用,也更簡便。在鋼液冷卻后,抽出膛內鐵芯,則膛內自然就已有一定光滑程度,雖然仍需再拋光打磨一番,卻比以前泥芯內模鑄造時,要少費許多人力時間呢。”
“不錯,若要精益求精,必得刻苦鉆研。”李嘯點頭贊嘆,又問:“卻不知現在這鐵模鑄造之法,與泥模鑄造相比,除了方便省時外,可還有甚其他好處?”
“當然有!”見李嘯這般感興趣,趙杰頓時來了勁,他大聲道:“與泥模鑄炮相比,鐵模鑄炮之優點在于:工藝簡便易行,節省模具原料,不受氣候條件限制,縮短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沒有濕氣問題,尤其是解決了不出蜂窩(氣泡)的難題,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火炮鑄造質量,并且大幅降低鑄炮廢品率。”
趙杰得興起,又自我夸贊道:“我軍鐵模鑄炮之法成功之后,鐵龍城華允誠總管,來我火炮廠參觀,便感嘆道,此鐵模鑄炮之法,其法至簡,一工收數百工之利,一炮省數十倍之資。大銃旋鑄旋出,不延時日,且銃口自然光滑,無瑕無疵,真乃利法也。其有裨于國家武備者,豈淺鮮哉!”
李嘯大笑起來:“好個豈淺鮮哉!那趙杰我問你,現在有了這鐵模鑄炮之法,一個月部出產重型龍擊炮的話,其產量可達多少?”
趙杰昂然回道:“稟大人,以在下看來,每個月的重弄龍擊炮數量翻倍,絕不成問題。也就是,現在火炮廠完可以做到,一個月至少能出產六門打放斤鐵彈的重型龍擊炮,產量卻是先前泥模鑄炮的三倍呢!”
“很好,那就以這個速度,給侯開足馬力生產。”李嘯一臉欣喜之色,朗聲道:“所有工匠,各按品價,侯皆會給予重賞。那現在火炮的研發工作,可以告一段落。那接下來,侯要求你們,以現在倉庫內封存的魯密銃為樣,立刻開始研制魯密銃,早日做出成品出來。”
趙杰見李嘯這般肯定自已的工作,一臉喜不自勝,急急回道:“李大人,你放心吧,我們火器廠的工匠們,一定會力以赴盡快研發。”
李嘯笑道:“很好,不過趙杰我告訴你,要研發魯密銃的同時,一定要保證重型龍擊炮的生產進度,要保證每月至少6門的產量。若人力資金有不足之外,隨時向侯稟報,侯一定會力滿足你們的需求。”
來,按一般的明穿,現在的李嘯,要開始研發更為先進的燧發槍了。
燧發槍,最早是由1547年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表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他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較低,便于大量生產。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1848年,足足裝備了多年。
相比老式火繩槍,撞擊式燧發槍的優勢不言而喻,它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較低,便于大量生產。就在馬漢制作出第一支燧發槍后,他的名聲迅速傳遍歐洲大陸。
馬漢的這項重大發明,為法國人在歐洲贏得了聲譽,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1598年亨利四世為此專門召見馬漢,他驚奇地發現,這個燧發槍的發明者,不但會發明槍械,在繪畫和雕刻領域,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亨利四世立刻下令,委任馬漢作為他的“宮廷貼身侍從”。
馬漢的命運由此改寫,可是燧發槍的命運,卻沒有這么順利。
161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馬車去探望大臣蘇利的路上,被人舉刀刺殺。隨著亨利四世的去世,燧發槍裝備部隊的進程停滯了。許多法國將領反對裝備燧發槍,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點燃黑火藥。”
而燧發槍之所以會出現法軍將領所的這種情況,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燧發槍靠燧石點火擊發,燧發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燧石擊打下來時,為保證點火成功,作彈簧的鋼片,需要很強的力度,這對鋼材的要求非同可。
故而在鋼材與彈簧鍛造技術尚未成熟之際,燧發槍故障極多,啞火率十分高,這便是為何燧發槍早早研制出來,卻一直無法大規模列裝部隊的原因。
但歷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擋的,隨著技術的發展,燧發槍的質量不斷提升,啞火率也不斷下降,到17世紀中葉時,很多歐洲軍隊開始裝備燧發槍。更讓人震驚的是,燧發槍裝備軍隊后,從此長時間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配置,一直用到1848年,才結束裝備。
因此,在現在這個崇禎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8年,在世界范圍內,這燧發槍還處于一種奢侈玩物的階段。
而明朝的工匠,更是對這燧發槍相當陌生,從槍械構造到打造原理,通通不懂。就連李嘯自已,對這燧發槍的結構構造,還處于不甚了解的狀態,故也不可能給工匠什么更好的建議與指導意見。
當然,現在明朝有位牛人,畢懋康,此人堪稱明朝時火器大師,其個人成就可以,還在火器專家孫元化之上。畢懋康曾受崇禎帝之命,研制武剛車、神飛炮等先進火器。械成后,還編輯了一部重要的火器書籍《軍器圖》,以進崇禎帝,頗受崇禎重視。
從前幾年開始,此人一直在私自研制燧發火槍,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只不過,畢懋康現在正在副都南京,擔任戶部右侍郎,故李嘯沒辦法把他弄來。
一直到要崇禎十五年時,畢懋康因與當時南京官場上的宦官不和,才辭官而歸,兩年后,便病死于家中。
所以,如果李嘯真要打他的主意,只能耐心等他去職后,方才有機會動此人來投。
所以,李嘯經反復考慮,還是決定先從他最想裝備的魯密銃,開始著手打造。
魯密銃,是由明代火器大師趙士楨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繩槍,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的火繩槍構造及制作方法,經改進后制成“魯密銃“。
《武備志》中曾對這種槍有句評語:“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這種魯密銃,為上好熟鐵鍛制,雙層銃管,管身一體,銃身較重,口徑較,外觀修長,烏黑發亮,握在手中,便讓人心生喜愛。
據現代社會火器專家研究,這種制作精良的明朝魯密銃,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彈丸的初速極高,基上與后世的步槍差不多。而此時的普通火銃,基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離,便是后世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強過魯密銃。
故李嘯認為,在燧發槍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這種能遠距離射殺敵軍,并且精度頗高的魯密銃,應該是以后李嘯軍中火銃,的重點發展方向。
相比只有一個概念的燧發槍,魯密銃可謂已是成熟技術,工匠們對此類火銃已是頗為研究。這樣的基礎,選擇魯密銃這種明朝最為出色的火銃,可謂李嘯的不二之選。
李嘯對趙杰只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要用鋼材取代熟鐵來打造魯密銃。
因為這個年代,包括魯密銃在內的火銃,制銃之鐵性能不過關,打不響或炸膛的機率很高,且以魯密銃為例,平均只有5發左右的使用壽命,便會因為槍管開裂而報廢。這個使用效率,讓李嘯十分不滿意。
故他強烈要求,一定要用硬度與延展性更好的鋼材來取代熟鐵,以期使新制的魯密銃能更耐用結實,從而大幅延長使用壽命,并大大減少啞火與炸膛機率。
隨后李嘯了解到,從去年自已去臺灣到現在,火器廠總共又打造了15門重型龍擊炮,那么,加上已配備給火炮部隊的19門龍擊炮,現在李嘯的火炮部隊,總共有4門龍擊炮可以使用。
李嘯心下歡喜,他知道,有這4門威力十足的龍擊炮,前去攻打蝦夷島上日松前藩,以及當地的阿依努人土著部落,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牛刀殺雞一般。
李嘯隨即下令,這段時間,把各類軍械糧草部備好,等運送流民的水師船只,從臺灣返回后,便帶上這些龍擊炮,往征蝦夷島與庫頁島。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在他緊張地籌備東征工作時,他竟收到了一封來自朝鮮安司的秘密信件。
李嘯打開一看,不覺怔住了。
里面竟然裝了一塊絲綢,而絲綢上,則是印是一個的嬰兒腳印。
而當他看到,信封中另外的那張字跡娟秀,卻內容簡短的信紙時,李嘯迅速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臉上,霎時浮起淡淡的笑容。
這封信,是朝鮮的皇妃趙氏所寫,秘密交給在朝鮮的安司人員的,她在信中告訴李嘯,她與李嘯的愛情結晶,一個健壯的兒子,早在今年一月初,便出生了。只不過,因為朝鮮生活條件差,她害怕嬰兒夭折,故一直等到過了四個多月后,看到孩子長得健壯可愛,才偷偷地向李嘯報喜。
這封信,讓李嘯一時間在心下無限感慨。
他立刻又想到了當日皇妃趙氏,在自已懷中婉轉承歡的可愛模樣。也更極為渴望見一見,這個自已數日風流后,與皇妃趙氏生下的兒子。
李嘯拿起那塊絲綢,深深地親吻了一下那個的腳印。
隨后,他立刻鋪紙揮筆,給皇妃趙氏回信,告訴她信已收到,并讓她好生照顧孩子,如有任何需要,可朝鮮的安司人員代辦。接著,李嘯再給她送去銀子一萬兩,作為自已這個親生父親的一點慰問禮金。
見得安司人員將信件與銀子部帶走后,李嘯長長地吁了口氣。
他在心下暗暗盤算,也許,等這個孩子再長大些,自已就要開始想辦法運作,看看如何讓這個流著自已血脈的孩子,取代現有的朝鮮太子李溰,成為朝鮮王國的繼續者,最終順利登上朝鮮國王的王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