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末之虎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

作者/遙遠之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長伯,前面就是登州地界了。?  ”

    一名約三十多歲,頭戴幞巾,身著圓領褂衫,讀書人模樣的文士,指著面前的官道,向旁邊一名青年將領,朗聲道。

    “哈哈,獻廷啊,我們跑了兩天,總算到了那李嘯的地盤了,走,跟兵直去登州城,會會那唐國公李嘯!”

    那頭戴青玉束金冠,身著一身銀白色高級武官官常服,披一件暗紋織花紅綢披風的青年將領,朗聲笑著回道,隨及大喝了一聲駕,縱馬前馳而去。

    通往登州的官道上,一行人馬縱馬奔行,揚起一路煙塵,徑往東而去。

    指路的這名文士,是遼東巡撫方一藻之子,名叫方光琛,字獻廷,時年三十多歲,為人機敏,善謀略,后與吳三桂交好,入其帳下效力。

    真實歷史上,方光琛一直為吳三桂鞍前馬后,盡忠效力,屢屢為其出謀畫策,是其帳下的頂級謀士。因其多智而忠心,吳三桂對他頗為信賴,與他關系極好,二人之間,不稱職名,卻皆以名號直呼。

    吳三桂死后,方光琛糾集一眾親信,擁立其孫吳世璠即位,改元洪化。康熙二十年(1681年)吳世璠敗亡身死,方光琛束手就擒,被凌遲于市。

    而他旁邊那名青年將領,則是在明末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吳三桂。

    吳三桂,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高郵),是原遼東總兵吳襄之子,也是前鋒營總兵祖大壽外甥。對于其為人眾知的著名歷史,各位讀者基皆已盡知,文在此就不在多述了。

    此時的吳三桂,剛剛二十七歲。他又于年初,在其義父監軍高起潛,與遼東巡撫方一藻的共同舉薦下,接替其父吳襄,續任為寧遠團練總兵,可謂少年得意,意氣豐。

    坐在一匹高大雄俊,身上下無有一點雜色的白馬上的吳三桂,身材雄壯,氣宇軒昂,白晳英俊的臉上,額骨豐隆,耳廓鮮明,濃黑入鬢的雙眉下,一雙亮如秋水般的丹鳳眼,配上他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真是好一個雄俊勇武,姿容俊美的青年公子!

    他臉上唯一的缺陷,便是鼻子上那道不太明顯的疤痕。

    這道疤痕,是他早年時,為了救出陷在陣中的父親,被一名清軍所砍傷。

    據,吳三桂只要心情不佳或言語不合之時,便會下意識地撫摸這道疤痕,“自捫其鼻”,故后來他的同僚與下屬,只要見到他這個動作,便知道這位平西王不高興了,從而立刻知趣告退。

    這次入援山東的戰斗中,吳三桂與祖大弼一道,從遼西調往山東。他與山東總兵劉澤清,前鋒營副總兵祖弼三人,皆被安排駐守在魯中一帶。

    到了山東后,吳三桂主要提出,要率部兵馬駐守濟南,守衛省城。卻不料,那濟南,已被山東總兵劉澤清視為禁臠,豈容他人染指。最后兩人言語相激,鬧得十分不快。

    最后,在山東巡撫顏繼祖的調濟下,由劉澤清駐守濟南,祖大弼駐守兗州,而吳三桂則駐守在濟南北部的濟陽縣,才算解決了駐防的矛盾。

    安頓了營伍后,由于清軍還尚未進入山東,吳三桂及其下屬的兩千兵馬,在濟陽縣守得百無聊賴。

    于是,他決定,在尚未有大的戰事到來之前,先去登州,拜會一下那位已是是天下知名的唐國公李嘯。

    起來也巧,那李嘯,今年也是二十七歲,剛好與自已同庚,只不過,現在李嘯已是國公爵銜,可比自已這個子承父業的寧遠總兵,要強太多了。

    吳三桂等人一路策馬而行,一入登州,便覺登州之地,處處與山東其他地方,大不相同。

    此時已是六月底,官道兩旁,那些規劃得整整齊齊的田畝中,高梁桿子已長得老高,放眼過去,有如一片碧綠的海洋,在熾熱在夏風中,搖曳擺動,掀起一陣陣綠色的波浪。

    見到這無邊無垠的高梁之海,吳三桂與方光琛兩人心下,皆是十分感慨。

    他們這一路行來,看到在這大好的初夏天氣里,從濟陽前往登州的官道兩旁,卻有大片的田地拋荒,時時可見沿路倒斃卻尚未掩埋的尸體。從魯中到膠東,皆是村居寥落,人口稀疏,偶爾可見的村鎮百姓,皆是衣衫襤褸,面帶菜色。一路看去,皆是一片蕭條破敗的氣象。

    “長伯,想不到這唐國公李嘯,身為武將出身,竟將這登州之城,治理得這般有生氣,此人著實不可看哪。”方光琛捋著胡須贊嘆。

    吳三桂臉上閃過一絲隱隱的嫉妒,亦嘆道:”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李嘯治下的登州鄉野,可比山東他處的州縣要強上太多。這倒是愈讓兵想去好好見見他了。“

    方光琛一笑,又道:“長伯,據在下聽聞,唐國公曾向朝廷奏稟,希望由他一力主導山東局面,統領各部入援軍兵,來抗擊入寇的清虜。你可知,朝廷卻是作何反應?”

    吳三桂輕輕一笑,便道:“此事我亦已知,李嘯這條建議,已被朝廷委婉駁回。只讓李嘯負責其部下唐軍的行動與安排,而山東入援兵馬,因盧總督已然戰歿,故朝廷安排輔劉宇亮,來負責調派指揮。”

    到這里,吳三桂臉上浮起輕蔑的笑容,復道:“劉宇亮為人庸鄙,素無膽氣,更無統帥治軍之能,朝廷派這樣的人來山東,除了只會添亂與瞎指揮外,復有何用?且這般無能之人,下面的一眾軍將,又有哪個能服他?”

    方光琛捋須笑道:“長伯,據學生知聞,那劉宇亮,雖被任為名義上的山東入援兵馬總指揮,但僅僅剛出京師,此人聽到清軍正在靜海至滄州一帶大肆擄掠后,頓時嚇得面無人色,遂大哭而返,實實可一笑矣。”

    吳三桂搖頭嘆道:“唉,這等庸人,如何可委以軍國大事!朝廷用人失當,所托非人,只會更失大明官軍效國之心矣。”

    方光琛亦嘆道:“是啊,這劉宇亮既不敢來山東,山東之地,卻也不能群龍無。朝廷無奈之下,只能讓山東巡撫顏繼祖,代為掌管入援兵馬,也算是病急亂投醫吧。只是那顏繼祖,亦是一名從未上過戰場之文官,從無領兵打仗之經驗,讓此人帶統領兵馬,以學生觀之,卻實是堪憂矣。”

    吳三桂苦笑回道:“罷罷罷,休談國事了。朝廷如何安排,我等下屬軍將,但行聽命便是,又何需多言!唉,現在大敵臨頭,我大明官軍卻還是一盤散沙,各懷心思,這山東之戰,實是前途莫測啊!兵也不指望能立甚戰功,只希望能早日結束這山東戰事,復返遼東,便是心愿足矣。”

    兩人一路言談閑話,不覺之間,便到了登州城外。

    見到面前的這座高大寬闊,周長達二十里的巨大城池,兩人皆不覺出一聲驚嘆:“好一座雄峻之城!”

    隨后,吳三桂等人便命人,前去城內通稟。一行人下得馬來,在城外靜候。

    不多時,便有一名文官過來,來到吳三桂等人的隊伍前,向吳三桂等人施禮拜見。

    “學生乃是唐軍贊畫陳子龍是也,見過寧遠總兵。”

    “哦,唐國公可在城中?兵此來登州,可是專為拜會李大人呢。”

    “唐國公剛于前兩日,從北直隸返回登州,吳總兵與各位倒是來得及時,且隨學生入城便是。”

    “好么,看來我等,來得正是時候呢。“吳三桂臉上顯出燦爛笑容:”那就請先生前面帶路。”

    在跟著陳子龍,步入登州城中后,這一路上,兩人又好好地看了一番,這宏闊而嶄新的登州城。

    他們看到,整個登州外城,極其宏闊,初步估計,周長約有二十里之巨,卻可足與那省城濟南比肩。

    而登州四面城墻,皆極寬厚,是設計成馬面寬6米,城高達15米內里夯土為基,外包青磚為面的建筑樣式,相當結實耐用。

    除了通往北面水地的北門外,登州東、西、南三處城門,皆在城門之外修建甕城。而城墻之上,諸如雉堞,女墻,角樓、堡樓、羊馬墻,炮臺,射孔等防御措施,統統按制修建,一應俱,城墻的防御能力相當可觀。

    而在整個登州城的外部,在東、南、西、三面城墻外,環挖了一道護城濠,因為整個登州城呈現南高北低之勢,正好利用登州城東面的黃水河和南面的平暢河,從中引入河水,灌入護地壕中進行填充,使其環城而過,匯入到水城中的海水里。

    見識了登州城精巧而結計的設計后,兩人贊嘆連連。

    隨后,在經過城門月道時,他們又看到,這登州的城門,外表與普通城門無異,但內里卻是為設計成暗藏千斤墜的方式,這種極為精巧又十分花錢的機關,在守城之時,卻可相當有效阻隔內外敵軍,便于將其分割消滅。

    吳三桂心下暗嘆,這個李嘯,為把這登州城弄得固若金湯,倒還真真花錢如流水啊。

    進得登州內城來,兩人又看到,這登州內城的結構,倒卻與大明其他州縣完不同。

    整個登州城中,規劃了四條寬闊筆直的中央大道,這四條中央大道,把整個城池規劃為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四個大區。

    東北區與西北區,皆為唐軍水師所用,其中西北區為水師營地,東北區則是一座極為醒目的大型船廠,可隱隱看到,里面大批工人正在緊張而忙碌地搭架龍骨,刨制船板,編織船帆,刷涂桐油,看上去倒是十分有秩序。

    而在登州城的西南區,則是修建了各類諸如修建營房,馬廄,校場,武庫等軍營建筑,有大批的唐軍軍兵在其中吶喊操練。

    至于整個東南區,則建有武器庫、盔甲庫、火藥庫及巨型糧倉,皆有軍兵嚴密看守。望著這些外型高大,又門戶緊閉的倉庫,吳三桂心下暗道,這李嘯有這么多的物資儲備,若是據城而守的話,怕是守個幾年,都沒問題吧。

    在陪著吳三桂一行人在登州外城轉了一圈后,陳子龍便帶著他們,進入李嘯軍的核心地帶,登州內城。

    這是一座周長里的內城,城墻規模與外城一樣,亦同樣建設有各類防御措施。

    隨后,一眾人等步入內城中,吳三桂看到,內城中修建有據地極廣的國公宅府、各類官署、以及銀庫錢倉等重要官府機構,有許多衣冠各異的文武官員,在內城中穿梭奔走,辦理事項。

    “李嘯僅憑一已之力,便建得這般雄壯城池,又能組建象唐軍這樣強悍軍伍,吳某與其相比,豈非微螢之比皓月乎?”吳三桂心下不停地感嘆。

    就在他不勝感嘆之際,李嘯已帶著數名親隨,笑吟吟地從國公府邸走出,向他們緩步走來。

    見到身著蟒袍玉帶的李嘯行近,吳三桂與方光琛二人,慌忙跪下行禮。

    “在下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見過李大人。”

    “學生寧遠團練帳下幕僚方光琛,見過唐國公。”

    “二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李嘯微笑著虛扶起二人。

    見得英俊勇武,狀若翩翩美少年的吳三桂,這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大漢奸,帶著一臉恭敬之色地站在自已面前,李嘯心下,有種極為怪異的感覺。

    對于吳三桂的著名漢奸歷史,李嘯在前世,當然也對他那段不光彩的歷史頗為了解。

    只是,李嘯也知道,現在的自已,卻不能再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明末的著名人物了。

    畢竟,自從自已來到這個明末世界,這些人的命運,皆已漸漸加以改變,再不會與原來歷史完相同,而是會走上一段新的歷史軌跡。

    如果現在,硬要把與自已同齡,剛剛當上寧遠總兵的青年吳三桂,強行代入真實歷史,把他當成已引清兵入關的滿清平西王來看待,那未免犯了形而上學的可笑錯誤。

    想到這里,李嘯輕咳一聲,微笑道:“公向聞人言,長伯智勇雙,英武非凡,最是少年英雄。今日得見,誠不余欺也。”

    吳三桂見李嘯這般夸贊自已,心里油然一陣喜悅,遂拱手大聲道:“在下粗愚之輩,唐國公這般謬贊,何以克當。”

    李嘯大笑起來,緩步過去,對二人微笑道:“二位千里遠來我登州,公著實歡迎。現在府已備薄宴,請二位隨伯入席,今天卻要與二位痛飲一番,以盡公待客之道。”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麻城市| 青冈县| 阳高县| 旬邑县| 雷波县| 桐乡市| 元氏县| 旬阳县| 武穴市| 兰州市| 恩平市| 大同市| 荥阳市| 历史| 扶沟县| 澜沧| 许昌县| 岳池县| 平武县| 湾仔区| 中牟县| 安仁县| 会理县| 南丹县| 平凉市| 满城县| 东海县| 富阳市| 临武县| 红安县| 桂阳县| 济宁市| 遂平县| 彭阳县| 汽车| 安岳县| 龙游县| 轮台县| 晋宁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