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說到這,其實該交代的,也都已經交代了,玉知秋見宋文成和林玉琴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內心多少也松了口氣。
又閑聊了一陣,解答了宋文成的一些疑惑之后,一群人卻是起身要告辭了。
宋文成和林玉琴剛剛得到這樣一個壞消息,讓二人獨自冷靜一下才是最好的,便是唐曉云也是選擇了離開,而不是留下來安慰。
雖然現在已經是中午,但宋文成和林玉琴也確實沒有留下一群人的想法,送著出了院門。
以前沒有收養宋箋秋時,這個家本來就一直是這樣的,可現在,看到這個家,卻開始感覺空蕩蕩,顯得異常的冷清。
林玉琴早已沒有心思做飯了,回到客廳后,她便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
宋箋秋知道妻子傷心,心疼妻子,便坐了過去,抱住了她。
二人就這樣依偎在一起,靜靜的坐著。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二人都還以為已經過去了快一天了,可抬頭看了眼時間,卻發現原來才過去幾分鐘而已!
真是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又坐了一會兒,林玉琴似乎收拾好了心情,從宋文成懷里抬起頭,問道:“餓了嗎?我做飯吃吧!”
“不餓!”宋文成搖搖頭,抱著林玉琴,說道:“休息下吧!”
林玉琴搖了搖頭,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站起身,在宋文成的目送下,來到供奉的佛臺前,抽出了三炷香,點燃后,對著佛臺上的菩薩拜了起來。
這佛臺雖然是宋文成和林玉琴設立的,但后來卻經過宋箋秋的開光,給佛臺上的菩薩留下了自己的佛光,原本就是為了保護家里,不受冤魂厲鬼騷擾。
平時的時候,林玉琴也會燒香拜上一拜,這時間久了,某次她甚至都開玩笑,說這佛臺上的菩薩,看著像是宋箋秋一樣!
事實上,這菩薩不能說完全像宋箋秋,僅僅也就是有點神似而已。
“菩薩啊菩薩!以前是我不夠尊敬,心靈不夠虔誠,現在以后我都會拜你,我就不奢求她能夠回來了,只希望你能夠保佑我女兒宋箋秋,在陰間能夠投胎轉世,找到一戶好人家……”
林玉琴舉著香,闔著雙眼,重復的念著這句話。
宋文成見此,也起身去點了三炷香,跟著拜了起來。
二人拜過三拜之后,把香插進香爐里,無意間抬頭,卻發現原本應該僅是陶瓷的菩薩右手,不知什么時候,竟然變成金色。
宋文成和林玉琴面面相覷,他們不記得給這尊菩薩鍍過金身啊!
還是……
二人腦中不由得閃過一個念頭,心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接著,他們便看到,菩薩的金色右手一閃一亮,微微的發出金色佛光,就像是在呼吸一般。
這!這!這一定是宋箋秋的關系!
倆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各自的猜測!
只是,這個猜測他們不敢肯定,也不敢想太多,宋文成首先就想到了玉知秋,連忙掏出手機,撥通了玉知秋的電話。
此時,正是中午,玉知秋和一群人離開之后,自然不可能就這樣散了,各回各家去,而是邀請一群人去吃飯。
原本一群人都還在路上,可就在這時,玉知秋接到了宋文成的電話。
當他看到來電顯示時,沒來由的心頭一動,一種直覺告訴他,宋家有事發生,而且還應該是好事!
玉知秋專長占卜算卦,這種心頭一動的直覺,甚至比他專門去占卜都還要來的準確和靈驗,所以還沒接電話,他便立即說道:“余燼,宋家有事!我們回去!”
“啊?好!”透過后視鏡,看到玉知秋在接電話,他也就沒問,而是直接調轉車頭,原路返回。
他們這一大群人,自然不可能只坐了一輛車,所以后面還跟著兩輛,此時見到前車突然調轉回去,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但卻也都紛紛調轉,跟著回去了。
不久,一群人便重新回到了宋家,遠遠的,便看到宋文成站在院門外,等著他們。
一群人下了車,宋文成激動的迎向玉知秋,不等對方開口詢問,便說道:“恒恒留下的菩薩有反應了!”
“反應?什么反應?”玉知秋一時間沒明白。
“你們去看吧!我也不知道究竟算是怎么回事!”宋文成領著一群人重新進了宋家,來到客廳,便見林玉琴正跪在佛像前,念叨著什么。
來不及說什么,一抹金光便落入了所有人的眼里。
“佛光!”
“金身!”
三名佛門僧人,當即驚呼出聲,李太一等人也是驚訝不已。
“你們回來了?快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林玉琴之前太專心,壓根就沒注意到有人來了,直到聽見聲音,才回過神來,連忙起身問道:“是不是跟恒恒有關?”
“阿彌陀佛!”三名僧人同時喧了聲佛號。
玉知秋此時倒是平靜了下來,來到佛臺前,倒是不去注意那閃耀的佛光,而是仔細打量起這佛臺上的菩薩來。
還別說,這粗略一看,這尊菩薩,還真跟宋箋秋有些神似,而且是越看越像,越看越有某種神韻。
“這尊菩薩像……?”
玉知秋話才問到一半,宋文成便開口說道:“是我在外面隨便買回來!然后恒恒說是它給開了光,還在它身上留下了她的氣息!”
也正是因為如此,宋文成和林玉琴才會覺得,這菩薩像忽然右手變成鍍金,還發出佛光,恐怕是跟宋箋秋有關的。
玉知秋伸手放在菩薩像上,閉上雙眼,感知了片刻之后,才開口說道:“嗯,確實有丫頭的氣息!”說完,又對宋文成問道:“是什么時候發生這種事的?”
“剛剛吧?”林玉琴回答道:“我想拜一下菩薩,好保佑恒恒,結果拜了幾下,抬起頭,就看到菩薩的右手變成像是鍍金了一般!還發出淡淡的金光!”
聞言,包括玉知秋在內,其余人都是面面相覷,一時間卻也搞不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過,一個想法,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他轉過身,對三名僧人說道:“三位大師,我想請你們給這尊菩薩誦經……你們意下如何?”
“阿彌陀佛!自然愿意!”都不用猶豫,三名僧人便高喧佛號,答應了下來。
“這么晚了,還是先吃飯吧!”宋文成和林玉琴雖然心急恒恒的情況,但看現在已經都已經十二點多了,也不好讓人一直餓著肚子,便開口說道。
“我們叫外賣吧!”玉知秋說道:“直接叫素菜!我們一起吃!”
“好!”
聞言,余燼點頭答應下來,當即去一邊打電話了。
好吃的素菜館,牙山市還是有不少的,而且本來他們一群人就要過去,現在只不過改成外賣了而已。
說完之后,玉知秋對三名僧人說道:“先暫時試一試!”
“可以!”
當即,三名僧人在佛臺前席地而坐,拱衛著菩薩像,但中一人先開口,隨后另外倆人跟隨,于是細密的誦經聲,便在客廳里回蕩起來,竟顯莊嚴肅穆。
即便誦的是同樣一部經,得道高僧和普通僧人,念出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樣。
這其中的原因,玄之又玄,但無一不與對經文的領悟和虔誠有關。
而現在,三名僧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寺廟,但無一不是得到高僧,此時一起為一尊菩薩誦經,自然是與眾不同,只見客廳里異象連連,有蓮花盛開,云霞鋪地,佛光浮現,與菩薩像右手腕的佛光相互輝映,你明我暗,你暗我明,如同是在互相交流一般。
這次誦經持續了半個小時,直到點的外賣送來時,才結束。
吃過午飯之后,三名高僧繼續誦經,直到下午傍晚時分才停止。
玉知秋細細感應了一下,卻并沒有發覺有什么變化,但菩薩像的身上,佛韻確實更濃了,原本僅僅是神似宋箋秋,在經過這次誦經之后,這種韻味變得更明顯了一些。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宋箋秋在陰間,跟這尊菩薩像有聯通?還是有別的什么意思?
玉知秋皺眉思索,三名僧人雙手合十,也在一旁沉思,其余人更是都不說話,一時間客廳里十分的安靜。
“玉道長,或許針對菩薩像誦經,是有效果的,只是,僅僅貧僧和倆名同門誦經,效果恐怕并不明顯!”忽然間,來自婆陀山,法號為圓一的僧人,開口說道。
“有道理!”玉知秋點點頭,說道:“不僅僅是誦經的人少了,而且時間也太短,或許需要長年累月?”
“阿彌陀佛!修建佛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羅漢金身亦非一日之功!既然菩薩像跟佛女有關,它右手鍍成金身,那顯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圓一說道:“我可以把這尊菩薩請回婆陀山,安排僧人日夜誦經焚香,這或許能夠幫助到佛女,出現奇跡,也說不定!只要佛女的父母,舍得!”
這個提議很好,如果真對宋箋秋有什么好處,宋文成和林玉琴自然不會不舍得!反正就是一尊菩薩像而已,即便沒了它,宋箋秋留在家里的一些設置也依然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更別提,還有唐曉云在附近護衛。
正當大家議論紛紛,似乎就準備這么做時,玉知秋沉吟了片刻后,忽然開口否定了起來。
“不!”
聞言,一群人望向玉知秋。
“玉道長有別的建議?”圓一開口問道。
“我覺得,送去婆陀山不行!”玉知秋見眾人都望著自己,便解釋道:“婆陀山與世隔絕,在深山之中!我覺得,與其讓僧人日夜誦經,或許也可以讓它承受一些凡俗的香火!”
“玉道長的意思是……?”圓一問道。
“為這尊菩薩修建佛堂,專門用來供奉它!”玉知秋說道:“除了讓僧人誦經之外,也接受香客的香火!”
“有道理!與其接受區區百名僧人的經文,不如廣受天下佛門香客的供奉!”
另一名法號為子空的僧人,聽完之后點點頭,說道:“婆陀山不行,那我白沙寺,也不行了!白沙寺僅僅是一座小寺,香客顯然不夠多!”
“最適合的,便是貧僧所在的駝峰寺了!”法號名為覺誠的僧人,合十說道:“我駝峰寺香客眾多,香火源源不絕,占地廣闊,再新建一座佛堂,專門用來供奉這尊菩薩,卻是能成的!”
雖然在世俗中,覺得寺廟越大,越華麗才是越好,可實際上,在佛門中,寺廟的面積和地點,并不是評價一座寺廟在佛門中的聲望的,而是取決于有多少名高僧,藏有多少卷經書為衡量標準。
毫無疑問,要講得道高僧,婆陀山可謂首屈一指,不然也不可能被稱為佛門圣地了,很多寺廟的僧人,是必去婆陀山進修的!然后才會分散到其它的寺廟。
就如同凈石大師一樣,他便是從婆陀山進修之后,得到認可才出來,就相當于大學畢業了一般。
而白沙寺,雖然只是一座小寺,但卻是神州第一座寺廟,曾經出過的高僧多不勝數,亦是不下于婆陀山的。
“不知道,這菩薩像里的氣息能否轉移?如果可以的話,或許可以分散開來?”一直沒說話的懷陽子,忽然開口說道。
“這個……有點冒險!”
玉知秋沉吟了片刻:“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只是這尊菩薩像里,宋箋秋的氣息不算很強,只是這里是她的家,是她最為掛念的地方,所以才會有這種反應吧?”
“不過,之前一直沒有發現這個,那很有可能,是宋箋秋在陰間是做了什么,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玉知秋說道:“現在暫時就這樣吧!先請菩薩去駝峰寺,以后看情況再做決定!”
“阿彌陀佛!”
三名高僧喧了佛號,這事便如此決定了下來。
之后,駝峰寺果然在寺中挑出了一塊地,專門修建了一座佛堂,選擇了一個吉日,擺上供桌,焚香灑水,以后便有僧人日夜在這佛堂之中誦經,這對于僧人來說,其實并不是什么麻煩的事,因為他們誦經本身就是做功課,那么,在哪里做,其實都是一樣的。
修建佛堂的錢,宋家捐獻了一點,余燼等人也都紛紛捐獻,然后還有一些香客,知道駝峰寺要修建新的佛堂,便也都捐了錢。
偌大的一個佛堂,供奉著一尊小小的菩薩像,又時常有僧人在佛堂之中誦經,都不用宣傳,很多香客便主動進入,跪拜行禮,燃香祈愿。
之后,菩薩像里的氣息逐漸的壯大,各個寺廟便紛紛來此分擔,送回各自的寺中,進行供奉,一時間,眾多佛門寺廟忽然之間,多了一座名為佛女堂的佛堂,讓眾多香客稱奇,以為這絕對是一尊靈驗的菩薩,于是前來上香之人絡繹不絕。
后來,甚至一度蔓延到民間,有人自發修建佛女堂,焚香祭拜!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