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的時候,樂不由得想到了和燦在火車站離別時的那種戀戀不舍?
不由得長長的出了口氣,接著看了下去,完沉浸在了那唯美的愛情故事里。
崔護也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只見桃花一般的少女,映著門前艷~麗的桃花,一同在春風(fēng)中搖蕩,心中暗嘆:真是一副絕妙的春景圖啊!但少女眼中無限的眷戀他卻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護和絳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愛的漣漪。
然而,男女之情,對男性來是生活中的一些點綴,在女性卻是生命的部。
自從崔護離開以后,絳娘對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盤桓在她腦海中,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縈,但這一切她又不能對任何人提起。
而崔護回到家中,隨即就埋頭于繁重的功課中,日夜苦讀,心思不復(fù)他顧;尋春巧遇絳娘一事只能暫擱腦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馬而荒廢了學(xué)業(yè)。
時光如流,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晴日,崔護望著城中綻開的桃花不由地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春天的城南舊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騰,在無法壓抑的沖~動中,崔護抱著興奮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來到城外尋找往日的舊夢。
一路上花開如舊,瑞氣依然宜人,但這一些景物都已喚不起崔護的興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燦燦的桃花中的伊人。
尋尋覓覓,終于讓他找到了那幢茅舍,但見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艷~遇就是發(fā)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靜無聲。
他隔著竹籬高呼道:&qut;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qut;他重復(fù)著上一年的語言。
期盼著去歲的那幕再次上演。
許久都不見少女出來開門,他喚了幾聲:&qut;絳娘!絳娘!&qut;
除了些許微弱的回音外,并無應(yīng)答之聲。
再定睛一看,茅舍門上靜靜地掛著一把銅鎖,宣告著主人已不在此。
頓時,崔護覺得如一瓢冷水澆頭,火熱的心涼了大半。
推開柴門,枯坐在院中桃花樹下繽紛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見少女歸來。
又是夕陽西斜的時候了,他訕訕地從窗欞中取出筆墨,悵然地在房門上寫下七絕一首。
這就是那首非常著名的&qut;題都城南莊&qut;。
題罷,他仍覺意猶未盡,沉吟兩遍,想改第三句為&qut;人面只今何處去?&qut;轉(zhuǎn)念又想,一首七言絕句中用兩個&qut;今&qut;字,不甚妥當(dāng),于是仍依原句。
再看詩中兩次提到&qut;桃花&qut;一詞,卻并不嫌重復(fù),反而更突出了主題,渲染了氣氛。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來,腦子里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掃墓?探親?郊游?甚至是出嫁了?
他想來想去,絳娘的倩影時常縈繞在心頭。
這樣一來,他根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咽。于是,數(shù)日之后,他再度前往城南尋訪。
這次,他熟練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遠(yuǎn)遠(yuǎn)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崔護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趕到茅舍前高聲詢問究竟。
片刻之后,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淚眼模糊中。
上下打量著崔護問道:&qut;你是崔護吧?&qut;對老漢知道自己的名姓。
崔護有些訝異,他點頭稱:&qut;晚生是崔護。&qut;老漢一聽,悲從中來。
哭著:&qut;你殺了我的女兒啊!&qut;
崔護驚詫莫名,急忙詢問:&qut;敢請老丈明原委!&qut;
老漢涕淚橫流,硬咽地述道。
&qut;愛~女絳娘,年方十八,知書達禮,待字閨中,自從去年清明見了你,日夜?fàn)磕c掛肚,只你若有情,必定再度來訪。她等過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來,總不見你的蹤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
時過一年,已將絕望,前幾天到親戚家住,歸來見到門上你所題的詩,痛恨自己錯失良機,以為今生不能再見到你,因此不食不語,愁腸百結(jié),這然一病不起。
我已老了,只有這個女兒相依為命,之所以遲遲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讓我們父女有所依靠。現(xiàn)在絳娘卻先我而去了,難道不是你殺了她嗎?&qut;
聽了這番哭訴,崔護仿佛橫遭雷擊,一時被震得不知所以。
萍水相逢,癡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讓崔護心痛欲碎呢!
他嗚咽道:&qut;去年路經(jīng)貴宅,口渴求飲,承蒙姐賜茶,日前再來尋訪不遇,悵然題詩而返,不料竟意出這樣的變故,絳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qut;
他邊邊奔入內(nèi)室,抱住斷氣不久的絳娘聲嘶力竭地呼喊:&qut;絳娘慢走一步,崔護隨你而來呀!&qut;
崔護一邊搖晃著絳娘,一邊大聲哭喊,淚水流滿了絳娘的面龐。
也許是他的精誠感動了蒼天,也許是他的真情喚醒了絳娘的心,這時絳娘竟然悠悠地蘇醒過來。
一開始是呼出一絲綿綿的鼻息,接著雙目微啟,然后唇角微動,似乎認(rèn)出了崔護,自己把臉深深埋進崔護的懷里。
老漢見了驚喜萬分,急忙備好姜湯米漿,慢慢給絳娘灌下。
就這樣,多情的絳娘居然從黃泉路上又走了回來。
隨后,崔護回家把情況稟明父母,父母十分體諒他們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禮行聘,擇一吉日將絳娘娶進門來。
絳娘的父親也經(jīng)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頤養(yǎng)天年。
但這父女始終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個難解之謎。
也許老漢曾經(jīng)在朝中為官,因故獲罪,于是隱姓埋名,蟄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顧忌,崔護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護娶了絳娘這么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心中自是美不勝收。
絳娘殷勤執(zhí)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于功課,學(xué)業(yè)日益~精進。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試,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fēng)順,官到嶺南節(jié)度使。在絳娘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著,深受百姓愛戴。
“好,寫的太好,這要是拍在一部電影的話,絕對會爆棚啊,太好了……”
就在樂情不自禁的叫好的時候,門外飄來一陣香風(fēng)。
樂不由得扭頭看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