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緊接上文,繼續為大家講述暗界戰皇柴樺的故事——
咱上回書到,列夫金娜看著大徐的這一間屋子,雖然是家徒四壁的感覺,可是地上堆積的糧食非常多,看出來這個屋子的主人是很能干的,而且這家里暖融融的感覺真是太好了,讓飽受饑寒之苦的列夫金娜是樂不思蜀了,他看著大徐忠厚老實善良的臉,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
嫁給大徐!
他決定了,大徐知道嗎?或者懂嗎?要知道,語言不通啊,列夫金娜是俄羅斯貴族,大徐是山東逃荒的農民,這差距可大了去了!
但是,此時的列夫金娜是落難的鳳凰,連雞都趕不上了,能活著就是最大的滿足了!
男人想要女人,那得具備諸多條件,最關鍵的,還得看女人愿不愿意!
可是女人想做男人的女人,那就一層窗戶紙的問題,這列夫金娜只是幾個銷@魂的眼神兒,將大徐使勁拉到自己的身邊,然后紅著臉投懷送抱——剩下的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大徐不是傻瓜,已經饑渴到極點了,逃難到這里,吃飯是解決了,可是沒有女人啊,能有個女人,哪怕是個丑女人也行啊。沒有想到,一個白白(沒有胖——列夫金娜因為逃難已經瘦了)的外國女人,不別的,單是那白白大大的大*、那白白大大的大白腿,這大徐就直接繳械投降了,徹底拜倒在了列夫金娜的石榴裙下了。
“麻蛋的,山東人大徐撿洋落兒了,那么一個白白胖胖的好媳婦啊!”過了半個月,大徐家里的多了一個白俄媳婦的事兒,很快就傳開了,而且還傳到了十里八鄉了。
原來這里可以撿洋落兒啊!
只半個月功夫,列夫金娜的身子就養起來了,真正的白白胖胖了,而且大徐的家也收拾利索了,也沒有什么臭烘烘的味道了,真正的暖意融融的一個家了。而且床上還有一個金發碧眼的好看的洋娃娃的,帶著把兒的胖子,這進門就當爹,一大一,賺大了啊!
在大徐家看了西洋景一樣的列夫金娜之后,這周圍光棍著的山東、河北、山西的闖關東的漢子們,紛紛來到了這附近,都希望能夠撿洋落兒撿個大白俄媳婦了。
也別,真是趕上機會了,陸陸續續的,還真是又逃過來了不少白俄人,竟然沒有一個男人,都是女人,不算列夫金娜,足足是三十六個女人!
很快,三十六戶光棍都找到媳婦了,這里面還有奇葩故事,就是逃過來了母女二人,母親五十六了,女兒三十六了,兩個女人竟然都找了男人了!那位了,五十六了還能嫁出去?是的,要不你打個光棍試試,估計到時候給你只老母豬也愿意的!
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徐所在的屯子是最靠近中俄邊境的,自然是占得了先機,在這場撿洋落兒行動中,更撿得白俄媳婦二十一人,村的光棍問題部解決了!
這是多么輝煌的時代啊,這么多的中國光棍部娶了白俄女人,要是放在今天,絕對是劃時代的偉大勝利啊,可是,這是那個烽火年代的事情,是人家俄羅斯那邊亂了,我們這才得了便宜啊。
我們現在這些事情,輕描淡寫的,甚至是調侃著,但是對于那個年代的這些俄羅斯女人來,這是一條生存之道啊,這是生與死的選擇,這是命運的抉擇,滿含的是血與淚,甚至是屈辱。試想,一個個的身份都是貴族、資家、地主,家里的生活都是高高在上的,可是來到了這白山黑水之后,與一個大字不識的,渾身臭味的,面目迥異的異國他鄉的男人,在一起生活,生孩子、干活,還得承受一些醉鬼丈夫的打罵,這個滋味誰能理解啊!
有女人了,就得養活孩子,這些闖關東活下來娶了白俄媳婦的漢子們,那都是身體非常棒、精神非常好的,要不然也不能一路走到這里啊,更不能在這特殊地貌環境里生存下來的。而這些白俄媳婦們,就是那年紀過了五十的,都是身體很好的,人家畢竟都有瓦良格的血脈延續著啊。兩項相加,這產下的后代們,智商不一定多么好,但是模樣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因為有飽飯吃,所以基都是高高大大的。
這些白俄媳婦們,雖然基都是貴族、資金、地主家里的女人這樣的身份,但是在經歷了苦難的近萬里的大逃亡之后,知道了生的意義,于是都選擇了老老實實過日子、一個個生孩子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是后來的一個個劫難,那么這里的人們繁衍出一個新的民族,也是完有可能的,因為那俄羅斯人就是瓦良格人與斯拉夫、欽察人混血而成的啊。
這些俄羅斯人來到了中國,嫁人之后,都挺能生的(五十六的那位除外),生的最少也得有三個,一般都是五個以上,這每一個又都有后代,然后又是很能生的,子又生子,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的,到了徐福記這第四代,赫然就是百十人左右的大家族了,而整個地區,這樣的人竟然達到了近五千人的規模,簡直要成氣候了啊。
但是再多再能生,也比不上我中華兒女的生育能力啊,這個區域的中國人是極度膨脹了,與這里的漢人的人數相比,也就是毛毛雨一樣的存在了。
來到了中國土地就安了嗎?只能是安性大了——
日人來了,被當成是蘇@聯@特@務,嚴密監視、隨時殺伐!解放之后到*之間蜜月期過了之后,中蘇撕破臉了,一直到*結束,這里的這些混血兒們一直是處于被扣上各種帽子的悲催境地,到處被人歧視,甚至要動刀動槍的收拾。
而對于這些白俄后代來,最大的歧視是對心靈的沖擊——二毛子的稱謂!
咱這么吧,大毛子是我們對俄羅斯的咬著牙的,那么二毛子就是含有歧視性的一個稱謂了。就是娶了這些俄羅斯二代、三代乃至四代的地人,如果家里發生戰火了,那么“你個馬勒巴子的二毛子!”就是標配一樣的話了。
而徐福記就是這樣的環境里出生長大的,因此對于“二毛子”這個稱謂是非常的敏感,而且是極度的反感的。
學生時代的徐福記,學校對于自己這樣的人好處就是,考大學的時候能夠加點兒分。
但是考大學無望的徐福記是無福享受加分好處的,更多享受的是漢人同學對自己的歧視——
目光的歧視,徐福記走過同學身邊,或者是同學走過自己身邊,看向自己的目光基都好像是寫著——這是個二毛子,因為那不經意的一瞥就是這應該法的明證了。
語言的歧視,耳邊按時傳來的——這是個“二毛子”的東北味兒。
二毛子徐福記可以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他甚至都想要在同學、路人面前大聲吆喝——我不是二毛子,我是純正的中國人,我的老家在山東濰縣!
不行,我得認祖歸宗!
于是,徐福記就跑到了膠東,要想在這里扎根了。
可是,不管你在哪里扎根,生存是第一位的,徐福記也不例外,怎么謀生呢?對著天花板發呆沒有用,對著窗戶抽煙也沒有用,走在大街上出神兒也沒有用,可是當徐福記對著旅館里的鏡子的時候,突然是茅塞頓開了——媽了個巴子的,我的這張臉不就是最好的活路嗎!
因為他出來闖蕩這幾年,還基就是靠著這張臉的,從長春的長影、到北京的北普陀再到浙江的橫店,徐福記都是靠著自己的這張臉掙飯吃的。而且還曾經鬧過笑話,那就是一次漫步橫店飲食區,竟然被一個賣羊肉串的新@疆!阿!拉!木!汗大叔給拉住了,干什么?把個徐福記嚇了一跳,可是誰能想到,人家竟然硬是塞給自己一把羊肉串免費吃!媽了個巴子,這肯定是把我當成新@疆@人啊——行啊,不吃白不吃。
對啊,我的這張臉就是金飯碗啊!不光是我的臉,我妹妹的臉、我表姐的臉、我表姨的臉,這不都是可以掙錢的臉嗎?
一個電話,呼啦啦一下子來了五個女人一個男人,這五個女人,兩個是自己的表妹,一個是自己的表姐,兩個是林局大媽!
還有一個男人——梵音,當然是化名了。這個梵音是出于騙人的需要,而被雇傭的。因為徐福記想要組建俄羅斯美女陣線喀秋莎流動演繹會,轉著圈的去騙人了。
反正這個天團的人,除了那個翻譯梵音之外,都長了一張俄羅斯人的,如果嘰哩哇啦的一通,裝個流比的夸張的俄羅斯語,一定會讓對方刮目相看的。
正如徐福記所預料的,這個來自俄羅斯的天團,還真就成功了,邀請去表演的信函是紛至沓來了。而徐福記帶著天團是天南海北地跑,這軟妹幣是一個勁兒地往口袋里裝。
但是,這個好事兒還沒有多少時間呢,就被人給拆穿了——
“欲知后事如何,我們下回再為大家分解——《暗界戰皇》第一部《都市戰俠》鏈接在這里——http:\/\/17k\/bk\/664ht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