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青被林曉光氣得不行,板著一張臉,剛想動手打他。
就在這時,林曉光的手機忽然響了,是個沒有名字的號碼。
“楊青青么?”
林曉光接起電話聽了聽,愣了下,立即把手機遞給楊青青。
“打給我的?”楊青青收起方才猙獰的面孔,柔聲問道。
“嗯。”林曉光點了點頭。
楊青青只有bb機,暫時還買不起手機,為了方便接戲,出去送資料的時候,她特意填了林曉光的手機號碼,兩個人共用一個手機,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林曉光也沒表示反對,反正能幫就幫吧,等她條件好些了,再讓她自己花錢買個手機。
“喂……喂……聽得見嗎?”
“你,我聽得見!”
“是楊青青嗎?”
“對,我是楊青青!”楊青青感覺對面的語氣挺急的,趕緊回道。
“你現(xiàn)在有空沒?半個時后,能不能到清明上河圖路7號?”
楊青青一頭霧水,:“可以是可以,不過你是?……”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雙眼》劇組的副導,你能過去就馬上過去,演那個保姆,費用現(xiàn)結(jié),沒問題吧?”電話那頭問道。
“好的,沒問題,我馬上出發(fā)!”楊青青掛了電話,迅速回房間換了條印花長裙,只和林曉光了聲“我出去了”,就出門坐個三輪去了劇組現(xiàn)場。
這個保姆的戲份,就是楊青青搬家前幾天去試的戲,內(nèi)容是她在做清潔,老板的下屬來了,色心大發(fā)想強奸她,她掙扎,后來老板及時出現(xiàn),把他下屬打了一頓趕跑了。
到了拍攝現(xiàn)場,楊青青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接的戲和她的生活好雷同啊……
楊青青走后,林曉光好人做到底,幫她把吃過的碗筷給洗了。
林曉光瞧著楊青青剛回來沒一會兒,就急急忙忙跑出去的樣子,還是感覺挺不容易的。
在橫城,像楊青青這樣的女生很多,為了生活,在她們當中,有人選擇墮落,有人選擇離開,也有人選擇了堅持。
至于能夠堅持多久,沒有人知道答案。
畢竟在內(nèi)地影視圈,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從草根出身,并走向輝煌的演員少之又少,王寶強算是一個,趙麗穎也算一個,這兩個草根演員能夠獲得成功,是肯定離不開“吃苦耐勞”這四個字的。
不止看臉的娛樂圈,各行各業(yè)都是如此,對于演員來,外表只是敲門磚,最終能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還是要靠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奮斗。
“王寶強這會兒有沒有來橫城跑龍?zhí)祝俊绷謺怨獾哪X子里突然閃出這個問題。
王保強這個名字,大眾并不陌生,在前世時,林曉光也聽過他是跑龍?zhí)壮錾淼模徊贿^,他真的沒在橫城見過他,也不清楚他是否來過橫城。
如果往后有幸能和王保強成為朋友,林曉光肯定要讓他提防經(jīng)紀人宋喆,還有他的老婆馬蓉。
沒辦法,林曉光就是看不慣老實人被欺負,這兩個狗男女,人人得而誅之。
胡思亂想了一會兒,林曉光收拾好心情,重新投入到《機靈不懂》的閱讀中去。
《機靈不懂》這部劇,劇名原是叫《一休和尚》,后來改名《機靈和尚》,最后才正式定名為《機靈不懂》。
該劇主要講述了明朝孝宗年間,以法規(guī)嚴謹著名的大寺院,卻出了個鬼機靈般好酒好賭的雜役不懂,并憑借種種刁鉆古怪的思想幫孝宗皇帝度過難關(guān)、破案,甚至教書育人。
張衛(wèi)建飾演的自然是該劇主角不懂,而林曉光,他在這部里,飾演的角色叫做朱厚照。
話,朱厚照這個人物不簡單啊,后世對他的評價,完可以是兩極分化,有人,他是明朝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好皇帝,也有人他是荒淫暴戾,怪誕無恥的無道昏君。
那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朱厚照呢?
為了更好的認識,以及詮釋角色,林曉光還特意去書店買了關(guān)于明朝的史書。
史書記載,朱厚照的廟號是明武宗,其之所以享有“武宗”的廟號,自然是因為其在位期間所建樹的非一般的武功,具體來,主要是在任內(nèi)平定了三次叛亂,特別是,他曾率軍親臨戰(zhàn)陣與來犯的五萬蒙古騎兵激戰(zhàn),并成功地打退了他們的進攻。
然而,歷史是由勝利者撰寫,并不一定是真的。
清代修《明史》,是滿族皇帝出于鞏固少數(shù)滿人統(tǒng)治大多漢人的目的,特別需要讓廣大人民覺得漢族皇帝很差勁,很糟糕,特別需要讓漢族普遍自卑到骨子里,從而心甘情愿當好俯首帖耳的奴才,所以,他們就處心積慮地在文字上進行了種種歪曲和丑化明朝歷史的操作。
除隱匿去明代許多文治武功方面的閃光點外,除在明代的酷刑、太監(jiān)、錦衣衛(wèi)等問題上大肆渲染、大做文章之外,更刻意把明朝的多數(shù)皇帝使勁往殘暴、荒淫、昏庸、弱智等幾個方面寫。
而有關(guān)明武宗的歷史記載,很可能是被削刪篡改得最為嚴重的之一,所以,明武宗朱厚照也是被清朝統(tǒng)治者此一行徑傷害最深的明代皇帝之一。
總之,拍戲前對角色做足功課,已經(jīng)成為林曉光的一個習慣。
要是不好好揣摩下劇,開拍的時候,林曉光是很難進入狀態(tài)的。
五天后。
《機靈不懂》片場。
張衛(wèi)健正在和李兵兵戲,林曉光則在攝影機后面觀摩,趁著等戲的機會,順便學習點表演經(jīng)驗。
張衛(wèi)建一正經(jīng)地:“兵兵,你等下甩我?guī)装驼啤!?br />
李兵兵問:“真打?還是借位?”
“真打,我自己會躲!但是,你要打我后面站著的幾個演員,你也別真打他們臉上啊!”
“明白了,我裝作打到他們就行了,對不對?”
“沒錯。”
原來,今天這一場戲,的是李兵兵飾演的“應籽言”跟張衛(wèi)健飾演的“不懂”鬧別扭,并且發(fā)火的情節(jié)。
為了讓場面看起來好笑,張衛(wèi)健自己設計了這段‘耳光戲’,要李冰冰右掌連出重手,他卻低頭閃過,這部的耳光便招呼到他身后的演員臉上,以此顯出喜劇效果。
雖張衛(wèi)建是一名電視喜劇演員,但他其實并不搞笑,嚴格意義上來講,張衛(wèi)建最擅長的是哭戲,他從來都不擅長搞怪。
也許有人會對這個觀點覺得匪夷所思,但事實確實就是如此,想想張衛(wèi)健的喜劇,好好去想想。
“涼風有興秋月無邊”。
“神神氣氣神神氣氣不懂老師”。
“我是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特派使者西天取經(jīng)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帥到掉渣啊!”。
這些射彈珠一樣出來的臺詞,其實就是張衛(wèi)建在用臺詞來掩蓋自己在喜劇上天分不足的尷尬。
張衛(wèi)建的喜劇往往都是過于浮夸,像奶油生,夸張的表情和夸張的語氣,加上喜劇子的質(zhì)量,這才殺了出來。
比電影屆他一直模仿的那位周先生,差得很多。
當然了,張衛(wèi)建跟周先生比,其實就是電視明星和電影明星的差距,他倆完不是一個級別的演員。
不過,張衛(wèi)建能憑借自己另辟蹊徑的表演方式,在電視屏幕上闖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天,自然也有他個人的成功之道。
“各人員就位!”
攝影師扛著攝影機對準了一扇舊木大門,門前停著李兵兵和張衛(wèi)健,以及張衛(wèi)建身后的幾個男演員。
“atin!”
“吱呀!”門被拉開。
……
“停!好!”
靳德茂喊了一聲。
張衛(wèi)健在鏡頭面前的時候,靳德茂給了他極大的自由度,像他這種地位的男演員,只要不偏離大劇方向,細節(jié)方面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從第一天開拍,靳德茂就一直對張衛(wèi)建處在一種放任的狀態(tài)。
像林曉光這樣的演員就不同了,大到肢體動作,到細微表情,靳德茂都要替他重重把關(guān)。
新人演員嘛,和功成名就、經(jīng)驗豐富的大明星相比,待遇肯定是不相同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