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人只剩下一半參與活著回到了他們的地盤,他們回去怎么和他們過往伏允怎么解釋不清楚,但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得到這個消息后事極為震怒
盛怒之下,李世民當即就派了使臣前往吐谷渾申斥回過頭來,太子和武元慶兩個瞞著皇帝派兵跟蹤使節這茬,李世民沒有在追究,這要是平日里任何人敢擅動兵馬,不管多少都是大罪,但既然阻止了一場劫掠救了大唐百姓,這事兒也就揭過不提,功過相抵了
九月,已近深秋,秋老虎已經過去,萬物開始由綠變黃,山東,河南之地卻天降連綿大雨,洪水泛濫,多達四十多個州受災
天災來的猝不及防,李世民原想著如果吐谷渾伏允這次再對大唐的征召多番推諉不前來,就兵攻打的,攻打路線都和將軍們商量好了
結果山東,河南之地的大水打亂了所有的籌劃不要以為的山東河南之地就是后世的這兩個省,在唐代這兩個地方指的是堯山以東的地方,也就是后世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四個地方水四十多個州差不多等于這四個省份的境了
和攻打吐谷渾相比,當然國內的災情更重要,于是李世民緊急派了數位重臣前去賑濟,永豐,并州還有位于洛陽的含嘉倉三處重要糧倉的存糧任其調遣,且州縣的義倉也由官府擇情放糧
別的地方生災情,武元慶這個遠在長安的司農少卿跟著忙的不行
先是要調糧需要下公文下去,司農寺是繞不過的一個簽字環節,等糧食調撥完了以后,各地又有文件送來,還需要簽字確認,這邊簽字完了還的呈送戶部,戶部總成起來還的送給皇帝
好在,十月的時候,李世民離開了住了半年的九成宮回到了長安,不然光是來往文書都能把信使累死
從九月到年底這段時間基整個大唐就忙活救災的事兒了,不光要放糧賑災,還要幫著百姓建房子不得不,古代在這上比后世是要強不上的,不管受災嚴重與否,該幫你修補的都幫你修補了,讓你能有個窩過冬
在后世,除非你受災嚴重,不然哪兒管你這些
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對百姓好,百姓自然對他這個皇帝也滿懷感激尊敬,去年冬天放回去的死囚,在和家人生活了一年后,到了問斬的期限,無一逃亡部準時到衙門報到
李世民對此深表滿意,于是大筆一揮,將這些人部赦免
據當時這些人部來到了朱雀門外,跪在地上感恩戴德的哭泣不已,喜極而泣,梆梆梆,脆生生的磕頭磕的城樓上的官兵都聽的清清楚楚,
直到李世民派內侍出來多番勸阻后,這些人才三呼萬歲,一步一回頭的離開
對于吐谷渾,雖然因為災情的原因,沒能出兵,但當年底百騎在吐蕃的密探傳回消息吐蕃剛剛收服了羊同,就又秣兵歷馬往北方吐谷渾邊境方向大規模增兵的時候,李世民馬上就明白過來,這是吐蕃使節已經回去了,因為使節和吐谷渾的流血沖突,吐蕃準備對吐谷渾報復用兵了
于是,李世民派了一個叫馮德遐的使臣前往吐蕃撫慰
至于這撫慰該怎么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武元慶聽到這消息后,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皇帝真能彎彎繞是的,武元慶覺得李世民就是在彎彎繞,這個撫慰二字是在巧立名目是在掩蓋他的真實意圖
不好聽的,大家才第一次通聘好不好,人家吐蕃還不是大唐的屬國呢,你有什么理由去撫慰
撫慰這兩個字,一聽就知道是以上對下的詞,國家之間用,只能是宗主國對屬國來用的
所以,這次大唐派使臣到吐蕃的真實目的絕對不是什么撫慰,而是另有所圖,目的只能是吐谷渾
武元慶不知道尚囊去九成宮覲見李世民的時候到底過什么,但想來必然和李世民是談過吐谷渾問題的,還是以前過來的,吐蕃要想往北擴張,必然就要對吐谷渾動武
而李世民對吐谷渾也早就不滿了,不但襲擾犯邊,還常常阻斷絲路,不知道讓大唐損失了多少歲收,有機會除掉這個眼中釘,李世民肯定不會放過
所以得知吐蕃往北方邊境增兵,李世民派使臣去撫慰,根的目的其實是要和吐蕃在吐谷渾的問題上達成諒解,或者協議更準確
就像吐蕃使節到大唐覲見,是為了和大唐交好,了解大唐,也有為了試探大唐對吐谷渾的看法一樣
雙方的使節出使,都抱著一個相同的目的,就吐谷渾局勢交換意見,達成共識,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可是,為什么派的是馮德遐呢?“武元慶百般不解的問
“為什么不能是馮德遐呢?“李承乾同樣不解的問
“我不了解這個人啊“武元慶道,可能是他在朝中不活躍的原因,還真不知道這個叫馮德遐的人是干嘛的
“你不了解沒什么,我父皇了解就行,既然父皇派他去,那肯定是相信他的能力唄“李承乾
“哎,我是不了解這個人,但我知道這個人特么就是個大嘴巴“武元慶嘆息一聲道
“你都不了解他,又從何得知他是長舌婦呢?“李承乾笑問
“我在夢里,你信嗎?“武元慶聳聳肩
“滾,你又來這套“李承乾笑罵道
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避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系,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rg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吐蕃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展
文成公主與吐蕃松贊干布和親,開創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
這是后世對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所給出的評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