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愛美的公主看到園子里盛開的牡丹花雙眼都在放光實在是太美了,
據從易州進獻的那二十箱,牡丹有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云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等名貴品種,武元慶自己是一個都不認識了,看公主們的樣兒應該在長安也是沒見過的
眼前開放的應發遠不止二十種,可能還有其他的品種吧,武元慶是不太清楚了,反正就看到整個院子里有綠的,有粉白的,有純粉的,有紫的,紫紅的,淡紫的,通白的,鵝黃的,藍的,深紅的等等好多種一眼數不出來,一片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漂亮的讓人窒息
弄得最歡快的高陽公主歡呼著就沖了進去,其他公主也不慢,緊隨其后,提著裙擺嘰嘰喳喳的跑了進去
怪不得后世北宋周敦頤在愛蓮中會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瞧這些眼睛放光看的都拔不出來的公主們就知道為什么了
“溱與洧,方渙渙兮。rg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長樂將視線從萬紫千紅的牡丹上移開,癡迷的看向嘴角噙笑的武元慶,忍不住輕啟朱唇吟誦道
“姐姐,你念得是什么啊,咱們看的不是牡丹嗎?“晉陽公主眨巴著大眼睛疑惑的問
“兕子真笨,長樂姐姐念的是詩經里的鄭風·溱洧“高陽笑嘻嘻的道
“那是什么意思呢?“兕子好學的再次問道
“意思就是溱水洧水長又長,河水流淌向遠方,遠方,,,遠方,,,“高陽打結巴了
“然后呢?“兕子催促
“記不得了“高陽臉蛋有些漲紅了,她年紀比兕子大不了兩歲,雖然宮里的師傅講詩經的時候到過這首,但也就是簡單那么一提
雖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但總歸這是一首情詩,公主們還的時候教授的老師是不怎么會教,也不會要求背的,高陽能記住詩名和前兩句已經很不錯了
見高陽被兕子追問有些不好意思眼眶都發紅了,年紀大一的蘭陵公主接著道:“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咱們去看看?男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對岸好地方,地方熱鬧又寬敞。男女結伴一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藥毋相忘這里的芍藥指的就是牡丹“
“哦,是這樣啊,謝謝蘭陵姐姐解惑,兕子知道了“晉陽公主著腦袋道
“這芍藥怎么會指的是牡丹呢?“武元慶不解,聲的詢問長樂
“因為那時候牡丹和芍藥是不分的啊,芍藥就是牡丹,牡丹就是芍藥,后來才分為了草芍藥,木芍藥,木芍藥就是牡丹啊“見博學的元慶哥哥竟然連這個都不知道,長樂好笑的捂嘴,聲解釋
“哦,原來這樣啊“武元慶明白了他發現這個就和后世的玫瑰一樣,中國人總是傻了吧唧的覺得玫瑰檔次高的不行,一束玫瑰花好幾塊,幾十塊,買花的時候眼都不眨一下,至于月季花他們就覺得那是什么玩意,能和玫瑰比嗎?
但其實他們才是什么玩意都不懂,因為在外國,尤其歐洲語言體系里玫瑰和月季就是不分的
后世上大學的時候,武元慶到女朋友的學校去玩,女朋友的舍友都沒出去留在宿舍歡迎他見他去的時候只帶了一大堆吃的卻沒帶花,有個女生有些顯擺的你來怎么不送你女朋友玫瑰花啊,其他女生也打趣你看人家上午男朋友過來時候就送的她玫瑰花,還指了指擺在桌子上的一個花瓶,里邊孤零零的插了一束玫瑰
當時武元慶哂然一笑什么玫瑰,就是月季,家里種花的誰家還沒有啊,還用花錢買來送
女生們紛紛反駁,玫瑰就是玫瑰,怎么能是月季能比的呢,武元慶則反駁月季沒完開的時候就是玫瑰,開了以后就是月季了
女生們都當他強詞奪理,結果沒一會,她們班的女班長過來串門,這些女生問起博學的班長月季和玫瑰有什么區別,班長的答案和武元慶的幾乎一樣,沒開的是玫瑰,開了的就是月季
女生們取笑班長和武元慶才是最搭的一對,連瞎話都的一樣
但她們其實并不知道,班長和武元慶的真的是實話在中國,定義下的玫瑰作為經濟作物時,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
這是由玫瑰的特性決定的,玫瑰花枝被剪下后花朵會很快萎蔫,最長時間不會超過半時。因此,玫瑰不適合于作鮮切花。
而月季呢,鮮花剪下后保鮮期長,一般可保存數天或數周。適合于作鮮切花、盆植、城市園林及道路綠化等。所以人們日常生活中作為鮮切花饋贈用的“玫瑰”鮮花和盆栽玫瑰,一般都屬于月季。
所以啊,大家以后千萬別覺得你幾塊,幾十塊一支買的玫瑰比路邊的月季高檔什么,真的,它們從根上就是一樣的
收花的姑娘們也千萬別覺得男朋友送你的是月季就覺得比送你的是玫瑰低級,他只是表述的用詞不同罷了
現在長樂一解釋,武元慶又學到了一樣,感情芍藥也是可以指牡丹的只是“長樂啊,你怎么就確定這詩里的芍藥是木芍藥牡丹,而不是草芍藥呢?“
武元慶好奇的問
長樂臉一跨,哭笑不得的道:“元慶哥哥,你難道不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鄭國三月上巳日游春時候的事情嗎?“
武元慶利索的搖頭:“今天學到了,之前我還真不知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