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姐夫,你讓人打制這么多鍋干嗎呀?“兕子跟在武元慶屁股后邊蹦蹦跳跳的追問
“做好吃的呀“武元慶摸著丫頭的雙丫鬢回答
“可是為什么這些過長得奇奇怪怪的啊,你看這個鍋底都是屏的,還有還有,那個鍋中間是凸的,比兩邊都要高呢“丫頭驚奇的指著掛了一排的各式各樣的鍋道
武元慶一邊指揮人壘著火,一邊耐心的解釋道:“那個平的呢是準備烙一種你沒吃過的餅叫雞蛋灌餅,那種中間高的呢弄得也是你沒吃過的餅叫烙餅,還有那個,,,,,,那個鍋呢是和壘的那樣的火爐搭配的,因為用它做出來的干面餅要放到爐壁上烤的“
“怎么是餅子啊?“兕子又好奇的問
“額因為姐夫做的是早飯嘛,所以做餅子比較快“
武元慶心血來潮找鐵匠打制了這么多種多樣的鍋,起因還是前一段時間的秋收
秋收完了,新糧很快就下來了,武元慶就特別想吃胡辣湯配著餅子這樣的早
因為他沒穿前在中原這片工作住過很長時間的,每天的早飯最常吃的要么是米粥,要么是玉米糊糊,要么就是胡辣湯,里邊滋味最濃最下飯的無疑又數是胡辣湯的
喝胡辣湯一般配的就是餅子,油條或者油炸饅頭
他心想新糧下來,這用新糧,就是新麥子,或者粟米等磨出的面粉是最為香甜最好的,做出的餅子自然也是最好吃不過的
而洛陽這里又是中原的腹地,胡辣湯就起源于這里,自然味道也是最正宗的
他就特別想吃胡辣湯配新糧做的餅子有人時候就是這樣一個念頭起來了就怎么也壓不下去,自從心中有了喝胡辣湯吃餅子的想法后他就想的不行不行的
他現在的身份又和后世不一樣,想要什么萬不需要考慮的,想要那就去讓人找就好了
然而派人找了好多天,帶回來的結果讓他滿滿的失望
首先一就是這胡辣湯,洛陽這里的人就根沒聽話這個名字,找那些賣吃的,開酒樓飯館的都不知道,那普通人家基上更是不可能了,因為雖然找到了香料島再不用像以前那樣價比黃金了,但為了不至于把香料賣成地攤貨,壟斷香料資源的皇家和武家是有限額的再往市場投放香料
自然普通人家也就不可能用得起貴重的香料了
武元慶他不知道,在原的歷史上,做胡辣湯必然要用到的胡椒,是在唐朝的時候才傳入中原的所以唐以前肯定是沒有胡辣湯的,而就算這胡椒在唐朝傳入了中原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出現胡辣湯,因為不管什么香料,初始時候所用的地方都是在烤制的肉上邊,就像大家后世看到烤羊肉串就想到孜然一樣
唐朝達官貴人還有皇族,舉行宴會的時候最豪奢的一道菜就是一道烤肉,叫渾羊歿忽
《太平廣記》是這么的:“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rg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于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
烤的是羊,吃的卻是放置在羊肚子里的鵝這道烤肉就是純用香料提味的
武元慶在自己家里沒吃過這道菜,覺得太繁瑣了,他一般都習慣想什么吃就什么時候吃,想吃的時候一刻都不相等
不過在宮里舉行的宴會上他卻是常能吃到的,別人都好吃,他卻覺不出好吃在哪,因為入口是香料味,就跟吃燒烤抹多了孜然一樣
或許也就這時候人們土比的沒見過那么多香料,不能豪奢到頓頓飯都放很多香料才會覺得好吃的就像人間美味一樣吧
話題又扯遠了,回來正題,原時空因為胡椒在大唐才傳入中原,所以據考證胡辣湯的出現要晚于大唐,應該是在北宋年間才出現的
因為這是民間吃,不是從宮廷傳出的,所以到了北宋時候香料才比較多起來,普通百姓也才能偶爾吃的上
而且一開始也不是作為日常吃吃的,而是作為藥膳,也就是食補來吃的宋朝年間《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部醫藥著作流傳甚廣,它認為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有益行氣
于是就有醫者開出了以醒酒、消食的酸辣湯為主,搭配肉粥將二者混合制作,又加入了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最后做出了辛香行氣,舒肝醒脾的胡辣湯
當然這個是長時間的融合才形成的,中間是有一個兼容的過程在的
所以,就算現在大唐發現了香料島,香料不再是只有貴族大富之家才能吃得起的東西,但就算人人家里都用短短幾年時間里也不可能有胡辣湯的出現
胡辣湯找不到也就算了,結果武元慶發現洛陽這邊就連餅子的種類也沒多少
嗯,起來麥應該是中原地區種植最廣的農作物了,但這里的面食卻不是最多的
遠不如河東,關中之地面食種類豐富,像后世河東和關中的面食那是天天換著花樣來吃,都能吃不知道多少天不重樣的,中原地區卻沒有
后世北方人嘲笑南方人天天吃米飯,頓頓吃米飯,這不是沒原因的
武元慶就在南方生活過很久,他每天的飯基可以定在早中晚三餐都是米飯上,這要在北方早晚基都是喝粥,或者喝玉米糊,絕不可能天天早晚吃的都是干飯
在南方卻天天是這樣,要么就是喝粥喝的很多時候是大米粥,比如前天晚上剩下的大米飯第二天早上倒水進去熬一下就成大米粥了,要么就是中午的大米飯晚上熬粥
我勒個去的,每天主食真是不變樣的,也就是頓頓炒菜夠多
不吃大米了,就是饅頭
你像北方,饅頭基不會在中午吃,饅頭的作用就是配合早晚的稀飯來吃的,南方就是把大米換成了饅頭了,然后炒菜不變
最最讓人無語的是吃面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