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皇帝的御駕終于由并州回返長安
李世民出去晃蕩了快兩年時間,滅了幾個國家,然后志得意滿的回來了
結果,李世民剛一回到長安,殿中監、郢縱公宇文士及就死了
這宇文士及,后世看過大唐雙龍傳的都應該知道,他哥哥是宇文化及,高手中的高手
當然看過隋唐演義,唐傳等演義的人也知道,這人是里邊天下第二高手宇文成都的叔叔,宇文成都的老爹就是宇文化及
反正了解隋唐的,不管是從正史也好還是野史演義話也好,都能知道這宇文家族是隋唐,特別是隋朝以及唐初的時候那是赫赫有名的家族
宇文士及老爹是隋左衛大將軍宇文述,早年因父勛受封新城縣公,然后還是隋朝的駙馬,歷任尚輦奉御、鴻臚少卿
江都之變,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干掉了隋煬帝,然后立了位傀儡皇帝,自家老哥大權獨攬,宇文化及也升官了,被封為內史令
后來看到自己老哥不行,宇文化及就跑到長安投奔已經打入關中的李淵了
后隨李世民征戰,升任中書侍郎,進封郢國公,武德八年,宇文士及代理侍中,兼天策府司馬。rg 李世民繼位后,又進拜中書令,以后歷任涼州都督、蒲州刺史、右衛大將軍、殿中監等官職。
宇文士及深的皇帝信任,雖有有次李世民停靠在一棵樹下,表示很喜歡這棵樹,道:“這是嘉木啊!”宇文士及便大加贊美,奉承的拍馬屁
惹得李世民大怒,正顏厲色道:“魏征常常勸朕遠離諂諛的人,朕還不知道是指誰,也懷疑是你,今日一見,果然不錯。”
嚇得宇文士及連忙磕頭謝罪道:“宰相們經常犯顏直諫,弄得陛下手足無措。現在我有幸在您身邊,不稍微將就一點,您雖貴為天子,又有什么樂趣呢?”
雖然,真的只是雖然,雖然被皇帝斥責是阿諛奉承的人,但皇帝也就那么一,對宇文士及的信任卻是不減的
在宇文士及外放多年后,皇帝征召他回朝,任命為右衛大將軍,經常把他召入內宮,至半夜方才放出。有時恰逢休沐日,李世民也會派人馳馬來召。但他生性謹慎,對于在宮中的事情,回家后從不向妻子透漏。皇帝后來又封他一個兒子為新城縣公。
在右衛任職七年后,宇文士及再次擔任殿中監,又加金紫光祿大夫,一直到十月份皇帝回到京師,幾天后宇文士及死掉了
這家伙好像就等著皇帝回朝然后好賞賜,追贈他官職似得
只是,有句話叫秋后算賬,不是所有的都能人死如燈滅的
宇文士及雖然深受重用,寵信多年,但他得罪的人也不少,活著的時候人們拿他沒辦法,可他死了以后,就只能由著別人來整他了
宇文士及死后,皇帝就追贈他為左衛大將軍、涼州都督,陪葬獻陵,并賜謚恭。
然后對于追贈的官職,大家沒什么反對的,畢竟只是追贈又不能當飯吃,可是對于謚號為恭就有很多人反對了
就像隋煬帝的謚號一樣,煬就是他的謚號,也是對他一生功過的總結
在古代,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只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功績和過錯,不僅難以給出定論,也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所以,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謚號來進行概括。
總的來,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謚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褒謚,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么能力的,質帝、沖帝、少帝(后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謚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是惡謚,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禎皇帝追謚為思宗。
謚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謚號在死后由別人評定并授予。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
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一般由禮部(禮官)主持,在皇帝同意的情況下賜謚。謚(亦作謚)號,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
一般來,死去大臣的謚號在禮部主持挑選陳奏,然后皇帝都同意的情況下,這個謚號是定下來不會變了
但是,唐朝是個例外,在此之前都不會再變,但唐朝卻有個規定那就是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就是皇帝賜下的謚號如果大臣,特別是御史臺的給事中等大臣不同意的額話,是可以駁回去重新議定的
但一般來是不會有人這么干的,還是那句話人死如燈滅,人都死了,不管什么仇什么怨的都該消了,皇帝都賜下謚號,也就是皇帝都覺得這個謚號沒問題,也就不會有人惹人嫌的出面反對
但宇文士及這次卻有人反對的,皇帝賜謚號恭,這個恭在謚號里就是一個大大的褒謚,排在上謚號的前十幾位里,算是一個非常好的評價了
結果引起了不少朝臣的非議,特別是黃門侍郎劉洎,這位老兄因為當初李世民剛剛登基,雖然太子之位早已經定了,但是都是年幼,加上有前隋公主楊妃和李世民生的孩子李恪在,所以不少隋朝老臣支持李恪爭太子之位的,然后就有人也支持李泰,而這黃門侍郎劉洎就是支持李泰的,然后宇文士及是支持正統太子李承乾的
那時候宇文士及是朝中重臣,劉洎卻只是個角色,角色也想參與太子爭奪的事情中來,那不是找不自在呢嘛
但那時候這樣的爭奪并沒有明面化,所以明面上的沖突并沒有,但有一次劉洎在上朝的時候稍稍針對了一下宇文士及,然后就被宇文士及記上了,下朝后就在宮門外等著,等劉洎出來后,宇文士及按住就把劉洎給揍了一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