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雙槍皇帝 正文 第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

作者/寇十五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趙獵與郭大匠這一番研究直到黃昏,才被一名持銅牌信符的傳令小校打斷。

    “文相公、張使相有令,諸軍統制以上將官,立刻前往節堂議事。”

    趙獵接令后不敢待慢,立刻動身返回崖城,直奔節堂。

    崖城的節堂就是原吉陽軍城的軍議廳。行朝立足方穩,百廢待興,諸事一切從簡,暫時以軍議廳議事。

    趙獵留下護衛隊,向守衛交驗腰牌之后,方得以進入節堂。

    此時堂上諸將及部分相關官員多已聚齊,大宋右相文天祥赫然坐在上首。丞相坐節堂并不奇怪,因為文天祥此時除了右相之外還兼任樞密使,既是文臣第一,更兼領諸將,是實打實的百官之首。

    宋朝樞密使向以文官出任,而樞密副使則由宿將擔任。以文制武,以武輔文之意十分明確。

    宋代因宋太祖“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加之切身感受五代時期驕兵悍將造成兵禍連結,動亂多年。于是痛下決心,終結武人擅權亂國的局面。遂有“懷酒釋兵權”之舉,并定下崇文抑武的國策。

    不可否認,趙匡胤的舉措在國朝之初是有積極意義的。然而治國之道,講究文武平衡,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馳。武盛文弱則易形成軍人干政,造成國家動亂。而過度崇文抑武又會使軍人地位低下,國防力量薄弱。很明顯,趙家后世子孫沒把握好這個度,不但沒能把文昌武弱的局面改觀,反而在文官集團的推助下變本加厲,愈演愈烈。猜忌武將如狄青、以文制武,以文官領軍或監軍,最后演變到極致,就是兩個極端一邊是“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兒郞”一邊則是當兵須黥面刺字,以防逃役。

    到南宋中后期,軍人地位有所好轉,軍中大量使用效用、使臣自愿投軍,無須刺字,大將也得到格外倚重。身為武將的張世杰坐鎮中樞,而文官之首、樞密院使文天祥卻領軍在外,多次請求入朝而不得,就是最突出的例子。然而積重難返,一切為時已晚。

    更要命的是,宋朝國策嚴重分化文武兩極,使文官集團與將門集團水火不容,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兩大集團無法兼容。以張世杰為代表的武將集團一朝得勢就極力壓制文臣集團,首當其沖的就是文天祥、陳宜中這二位左右丞相。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哪怕行朝一路南逃仍斗個不停。若非厓山慘敗,行朝已到生死存亡之際,張世杰未必同意把文天祥召回朝廷,給自己添堵。

    眼下行朝難得的文武相得的和諧局面,全靠有強大的外力壓迫前有孤注一擲攻取吉陽軍城,后有元軍即將重兵圍城。

    是的,元軍大舉報復就要來了。

    “據報元軍馬撫機部,本已行軍至吉陽,聞崖城落入我天朝手中,不敢薄城,遂退去。馬賊雖退,然賊心不死,所部并未退回瓊管,而是頓兵于萬安軍,狼顧之意,不言自明。瓊管亦有消息稱元軍四處征召船只,攻崖意圖極為明顯。又報今日有海商北來,言及雷州港口千帆盡舉,大軍云集,港內外所有商、民船只皆不得入。當此之際,元賊興師舉帆,兵鋒所指,昭然若揭。”

    文天祥止住宣贊官,親自宣讀情報,末了,目光迥迥環顧諸將,一字一頓,“諸君,元賊,要來了!”

    節堂文臣武將不下二三十人,此刻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盡管都有心理準備,但真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心情都是格外沉重壓抑。

    此前對于馬撫機的援兵,諸將均持樂觀態度,不怕他來,就怕他不來。只要有這座堅城,以宋軍擅長的守城防御,馬撫機二千兵馬不足懼,瓊管萬戶府一千北庭軍也不足畏,然而若是阿里海牙親提上萬甚至數萬大軍越海攻城,剛剛看到一線生機的行朝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誰都可以沉默,而身為實際總領軍務的張世杰卻不能不發聲。

    張世杰一開腔,就是一貫的激昂氣勢:“為今之計,絕不可龜縮挨打,唯有主動出擊!”

    這話提氣,堂上諸將臣聞言,俱為之一振。

    張世杰令侍從取來一副形如桌布的大地圖,懸掛于背牌上。

    趙獵還是第一次看到古代地圖,只看輪廓就認出正是瓊州地形圖,這副地圖顯然是新近讓丹青妙手按照宮藏圖冊繪制的放大版。按說是放大版,又是宮廷所藏,不求什么等高線、比例尺,至少山川河流,道路海灘,群礁島嶼都標注得十分清晰才對。但趙獵看這副地圖,除了頗得中國山水畫意境的一片山巒云霧、幾條代表山川走勢的線條及各軍州縣鎮位置之外,愣是沒能看出更多別的內容來。

    這也叫地圖?還是軍用地圖?

    趙獵無語。

    張世杰從侍從手里接過玉杖,分別在海島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邊緣劃了個圈:“這是瓊州元軍大本營瓊管城,北面是昌化軍,南面是萬安軍。這里,西南最邊角,就是崖城。諸君看出什么沒有?”

    看出什么沒有?簡直不要太明顯。

    張霸霍然出列,恭謹行禮,粗聲大氣道:“不管是從雷州還是瓊管出發攻我崖城,往北必經昌化軍,往南必經萬安軍。只須往這兩處各放上一支勁旅,在未攻拔此二軍之前,元軍船只必不敢繼續南下。”

    堂上無論文官武將俱點頭稱善,那怕是再沒兵法常識的,也都能看出,昌化、萬安兩軍,確實是兩個橋頭堡,卡住元軍南下之路。倘若元軍繞過任何一處,繼續南下攻崖城,就有被抄后路背擊的危險。除非元軍有把握一戰而下崖城,速戰速決,否則決不敢犯這樣的兵家大忌。然而面對崖城這樣的堅城,誰敢言一戰而下?

    那么,現在只有一個問題:昌化軍、萬安軍眼下都還在元軍手里,非但不能夠成為扼制元軍南下的關卡,反而是元軍進攻的跳板。要保障崖城的安全,必須斬斷這兩只元軍利爪,讓它重新生長為重擊元軍的大宋鐵拳。

    昌化軍還好,那里只有一支不足百人的新附軍弱旅,只須派出一營精兵,再遣一上將直趨城下或者說土圍子下,必可傳檄而定。真正難啃的是萬安軍,那里可是駐扎著一支二千人馬的元軍重兵,領軍的又是剛剛喪父殞弟而絕不可能投降的元軍悍將馬撫機。

    誰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德安县| 天峨县| 库尔勒市| 吉木萨尔县| 连城县| 嘉荫县| 大埔区| 邹城市| 上饶县| 乌审旗| 南江县| 锡林浩特市| 湟中县| 莲花县| 华池县| 宜春市| 高台县| 上高县| 防城港市| 光泽县| 镇康县| 唐海县| 兴宁市| 文安县| 台前县| 武山县| 牡丹江市| 侯马市| 舞阳县| 沙雅县| 丰原市| 扎鲁特旗| 辽中县| 兴城市| 大石桥市| 上栗县| 宁安市| 威海市| 武平县|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