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說下去的原因,是因為他想起了杜錦寧那差點閃瞎了他雙眼的亮閃閃的履歷。
縣案首、院案首、府案首、解元、會元。只要是杜錦寧參加過的科舉考試,全都是第一名。
作為一個成年十年幫父皇處理過許多國事的皇子,以及登基了大半年的皇帝,他對于朝庭官員的水平還是十分了解的。雖說也有個別因為祖蔭而做了官的酒囊飯袋,但絕大部分官員還是有真材實學的。
最重要的是,趙晤對于科舉舞弊的重罰十分有信心。他作皇子時在科舉期間偷偷查訪過許多個省的考場,因為懲罰太過嚴重,還真沒人敢在科舉上做手腳。
所以,他即便不相信杜錦寧,也應該相信取中杜錦寧為頭名的那些官員。他相信那些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由著一個沒有真材實學的稚子糊弄他們,把他們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果說,這篇文章是齊慕遠寫的。有齊伯昆那樣的權勢,齊慕遠一路作弊,還有那么幾分可能。可這杜錦寧明明只是個寒門學子,他哪來的能量能讓所有的官員一路給他開綠燈,把他都取為頭名?
看來,這個杜錦寧是真有真才實學的了。
這些念頭在趙晤腦里浮現,也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那頭吳公公絲毫不覺。
他看著試卷頭的名字,開口道:“皇上,這個杜錦寧,是不是就是那位寫話本的舉子杜錦寧?”
趙晤一頓。
京中出現像《種田記》這樣引起重大影響、甚至讓朝堂上的官員都爭論不休的話本,趙晤是肯定要查清楚作者是誰的。
作為皇帝,要查一個人并不難,杜錦寧的信息很快就放在了趙晤的桌面上。
不過因為杜錦寧不是重要人犯,也不是敵對勢力的奸細,所以調查就不是很深入。那份資料里只顯示了杜錦寧的籍貫身份年紀,以及她的老師是關樂和,她發行話本的書鋪屬于母親陳氏等基本信息。
開始趙晤詫異于杜錦寧的年輕,還是個舉人就能懂得這么多的農事知識,不過看到是關樂和的弟子后,他就想當然地把這疑惑給解開了。
關樂和是工部管農業的官員,杜錦寧能寫出一些農事生產的知識不足為奇。另外,關家是個不惹事的小世家,在奪嫡之爭中就明哲保身,膽小而安份。最有出息的關正祥還是個腦子不大好使的家伙。所以關樂和的弟子,不足為懼。
至于杜錦寧以一個舉人的身份寫話本,趙晤也十分理解。畢竟一個人讀書是很費錢的,杜錦寧一個沒有家族依仗的寒門子,不讓母親的書鋪漲些人氣掙點錢,怎么能支撐生活呢?
這些,都是趙晤一閃而過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過后,他就將此事拋之腦后了。畢竟有那么多國家大事要操心,一本話本和一個小小的舉人,還不到引起他重視的程度。
他原打算讓這個話本的作者做個小吏的。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