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帝也笑了說:“你這說的好像朕是為了這些貪官的錢才去查他們一樣?朕倒是希望內(nèi)庫里面顆粒皆無,只要天下國富民強,那比金山銀山還要讓人高興。”
昌平帝倒是一個一心為民考慮的好皇帝,跟著這樣的皇帝干活,秦明月輕松了很多。這可是跟她前世為政有很大的區(qū)別。
說到朝政的事情,蕭瑞一向都是不插嘴的。哪怕有時候昌平帝問他,他也以不懂得推出去了。不過,說實話,蕭瑞對于這些為政方針,還真的停留在普通人的水平。也就是,誰說他都能聽,但是,讓他說出個子丑寅卯來,他也說不出來。
可是,要是說到軍事方面的事情,蕭瑞就興致來了。眼下看到秦明月和昌平帝關于朝政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了,蕭瑞就開始說起來,關于軍事的事情。
蕭瑞說:“父皇,俘虜們已經(jīng)陸續(xù)往海外大島枕霞島運送。這樣一來,不斷的把原本正在看管押送俘虜?shù)谋o解脫出來。這一部分兵力可都是隨著我上過戰(zhàn)場的,都是強兵良將啊。我想等到他們手頭的事情全部忙完,抽調(diào)五千的兵力,加上幾個將領,一起跟著我和明月去晉省。”
“在那里大虞的軍隊已經(jīng)陳列一年了。聽說,他們開春之后又增兵了,現(xiàn)在那里已經(jīng)有了一萬多的兵力。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啊。雖然說這些兵力都是為了守護在晉省的十二都天分陣,可是,大虞的兵力越來越多,我們要是一直沒有行動聽之任之,難保他們不會有別的心思。要是他們一旦有了想法,揮師南下,那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晉省的大好河山啊。再說了,晉省距離京城很近,要是晉省保不住,那京城就危險了。”
昌平帝嚴肅起來:“瑞兒你說的很是。晉省的大虞軍隊越來越多,這樣可不是好事。最開始他們在晉省邊境增兵的時候,朝廷就想派人過去。可是,那個時候,巴省的戰(zhàn)事正開始,我們大周不能腹背受敵,兩面被夾擊,所以,只能忍著。現(xiàn)在巴省那邊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結束了,大商這一次被瑞兒打的怕了,又是丟掉了靠近巴省的一個州的地方,還損失了大量的軍士。大商人驍勇好戰(zhàn),地廣人稀,占它一塊地方,倒是無足輕重,可是,這一次,瑞兒把幾萬人都給弄回來了,可是,要讓大商休養(yǎng)生息幾年的時間。”
“大商那邊不用管了,我們就可以好好的跟大虞說道說道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趕在冬日來臨之前,把大虞的軍隊也給趕出去才好。”
“不過,大虞現(xiàn)在已經(jīng)增兵一萬多在那里了。我們要是只派那么五千人,是不是太少了?往常,要是巫門三國派兵來打,對方出一萬兵力,我們至少都要出三萬兵力。就算是現(xiàn)在不適合動用三萬大軍,瑞兒,你也不能掉以輕心,起碼也弄一兩萬軍隊過去才行啊。”
蕭瑞說:“父皇說的是。要是正常,兒臣也不敢大意,畢竟,巫門三國都是馬背上的民族,打小就是驍勇好戰(zhàn)的,我們大周軍士的水平還真的趕不上,只能靠著我們?nèi)硕啵焉先ァ?墒牵F(xiàn)在這一伙大虞的人不一樣。”
“他們并不是正規(guī)的大虞軍隊。不過是靠近大周晉省的幾個部落強行征兵過來的,當然了,他們哪怕不是正規(guī)訓練的士兵,也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所以,戰(zhàn)力不錯,但是,這裝備上就差了一些。這些年,大虞看著國勢強盛,其實內(nèi)里已經(jīng)處處都是矛盾,幾個大家族爭鬧不休,外戚輪番上陣,已經(jīng)極大的消耗了大虞的國力。正規(guī)軍隊已經(jīng)不容易派出來了。所以,大虞的巫門沒有法子,只能就近調(diào)動附近的幾個部落上來。”
“我們?nèi)绻麑ι衔覀兤胀ǖ能婈牐粯邮嵌凡贿^他們的。可是,要是派出的是我這五千剛剛經(jīng)過和大商軍隊作戰(zhàn)的精兵強將,那就不一樣了。我們這樣的見過血的精兵,對上他們那些沒有正規(guī)訓練,又沒有正規(guī)裝備的一萬人,應該還是可以的。”
“再說了,我們這一次的任務并不是要全殲他們,我們的任務是要破壞十二分陣。所以,我們只要把他們打散就行了。這樣的軍隊,是臨時聚集起來的,只要斬殺了幾個頭目,再用大軍沖殺一陣,讓他們膽寒,他們就會四散逃跑,不足為懼了。”
“我們大周剛剛經(jīng)過和大商的戰(zhàn)事,雖然是我們贏了,但是,我們的國力也被消耗了很多,這個時候,要是真的再進行一場大戰(zhàn),只怕就要傷到國本了。到時候吃苦的還是百姓,兒臣于心不忍啊。”
“請父皇放心,兒臣已經(jīng)做了萬全的計劃,一定完成好任務。”
聽到兒子講的這樣頭頭是道,還這么愛惜百姓,昌平帝心里十分欣慰。他的這幾個兒子,大兒子,次子兩個爭鬧不休,在朝堂上斗爭了十幾年,無非是爭權奪勢,結黨營私。哪一個真正關心過百姓的疾苦?甚至都爭先恐后的盤剝百姓,好多弄一些銀子供他們收買人心。
這樣的兩個人,別說現(xiàn)在都落敗了,就是沒有落敗,他也不放心將江山交給他們。這要是交出去了,無論是他們兩個哪一個當了皇帝,只怕這大周都要敗落了。
倒是這第三子,從小就是省心的,不但爭氣,多次為國為民分憂,還時刻記得關心百姓,關心大周的國力。這樣的皇子多好啊,絕對是儲位的最好人選。
可惜了,他年紀輕輕就成了武宗,那已經(jīng)是超出凡人的存在,帝王權勢并不被他看在眼里。再說了,天下還有不能讓武宗當皇帝的規(guī)定,就是昌平帝也違反不得。只能嘆息一聲了。
不過,昌平帝又想,這么優(yōu)秀的三子是誰教導生養(yǎng)出來的?還不是自己的新后方皇后?可見,這平民小家小戶出生的方氏倒是一個好的,比大家出身的楊氏和李氏都要強一些。
想到了這里,昌平帝對自己的第四子蕭昆又報了很大的希望。方氏能教導出來一個能干賢德的蕭瑞,一樣也能教導出來一個好儲君蕭昆。大周的未來有希望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