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康抬眼打量著院子,自己進(jìn)的門是院北正門,再往北,有三間大廳,中間是一條長長的過道,張忡正坐在過道,背西面東。而再往北,便是一座座連在一起的草棚子,是為學(xué)子考試的“考舍”。
學(xué)子到齊,天色也已經(jīng)蒙蒙亮了。
常教諭與另外幾位考官紛紛起身,朝著張忡拱手行禮,然后立于張忡身后。另一邊,數(shù)名為考生做保的廩生被帶到了張忡面前,一齊向他行禮。
張忡泯然點頭,廩生們有序的去到他身后,站成了兩排。
史主簿走上前來,手持名冊,高唱道:“縣學(xué),劉強,年十三,具保廩生:吳敏!”
考生上前一步,朝著張忡長施以禮,張忡身后的廩生應(yīng)答道:“是。”
張忡點頭,此考生被帶到了一旁拿上考卷,對應(yīng)著考卷上的座號,走進(jìn)考舍去。
宋淵低聲道:“得虧了阿術(shù)讓咱晚些進(jìn)來,看情形,且有得等了。”
“恩。”沈康應(yīng)了一聲。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院里的考生一一走進(jìn)了自己的考舍,沈康被分在了壬申號,算是中庸的地點,不必聞到茅廁飄香,也不必在大門處聽到墻外人聲,更不必在中間時常被巡查的皂吏打擾。
他沉下心來,將筆墨硯臺擺放好,看了一眼考題。
魚我所欲也。
出自《孟子》一書,是孟子的代表篇章之一。他在人性方面,他主張性善論,認(rèn)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這些品德。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
這篇文章,直抒胸臆,將道德與生命擺在一個對立面,他義無反顧的選擇道德,教育人們要有選擇的對待善惡,即便是生命受到威脅,也不能舍棄義。
作時文的第一步,就是破題。
破題的關(guān)鍵,不但是點明主旨,更要切合當(dāng)代人的禮義方向,能做到這兩點,文章就屬上佳之作,若是再能語言精練讓人眼前一亮,那就更加錦上添花了。
自方才見到吳大元,沈康便升起了一些好勝心。他想試一試,竭盡力的面對這場縣試,自己究竟能拿到個什么名次。
考慮到文章大致主旨,又開始回想四書集注上的內(nèi)容,他緩緩的拿起了提籃里的包子,默默的在心里打著腹稿,并啃著熱氣騰騰的包子。
考試開始,衙役手持牌燈巡行考場。
張忡作為這場考試的考官,也是滿懷著意氣風(fēng)發(fā),他坐了良久,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站起身來,對身后的考官們道:“咱們也下場走走吧。”
常教諭點頭,笑著拱手道道:“張縣尊,請。”然后對一旁的考官道:“各位,同行啊。”
張忡笑了笑,便由中間過道開始巡視著,每每站定一個考舍外,便歪著頭往里看上一眼。
這些考生,有的伏案疾書,恐怕來不及紓盡胸意似的。有的困頓不已,滿面愁容,連連搖頭。
也有的沉著應(yīng)對,落筆紙上,皆是妙語。
張忡指著考舍問道:“這個考生叫什么?”
常教諭回道:“這是縣學(xué)學(xué)生,吳大元。”
張忡點點頭,笑道:“孺子可教。”
“多謝縣尊大人夸贊。”常教諭挺直了腰背,臉上有光,笑容也更多了。
又走了幾個考舍,見到江柳愖正一改往日的模樣,認(rèn)真的寫著,也是點點頭。直到來到了沈康的考舍前面。
寒風(fēng)凜冽,吹得考舍門簾不時蕩起。他透過門簾看向里面,只見沈康一邊喝著冒著熱氣的茶,一邊口口,極其文雅的啃著包子。
張忡微微一怔,眉心不由蹙起,常教諭見他這副神情,覺得好奇,也順著門簾往里看了一眼。這一看之下,他瞬間蹙眉,這孩子,不就是劉藏山和浩然先生的門生沈康么!
人家都是考完了,饑餓難忍才吃些干糧,他可倒好,剛一進(jìn)來就吃起來,看他那副悠閑的模樣,若非在考場中,還真以為他在哪郊游呢!
考官看了沈康生氣,若是其他考生看見,不得要如何譏諷呢。
張忡搖搖頭,感到極為的失望,一氣之下,便是不想再巡查下去了,負(fù)手朝著西邊的大堂走過去。
待到了內(nèi)堂,常教諭悶聲道:“這孩子,太也無理取鬧,若不誠心應(yīng)考,何必來此湊這個熱鬧!”
一旁考官道:“這不是成心添亂么!”
張忡不悅的將茶杯“啪”的一聲,擱在了桌子上。
“渾子!”
此時此刻,考官們眼中的渾子已經(jīng)將茶喝完了,他把泥爐放到腳下,暖著腳,將剩下的包子重新放回籃子里,取軟巾擦擦手,終于把鎮(zhèn)紙壓在考卷上,提手?jǐn)埿鋱?zhí)起了慣用的毛筆。
《魚我所欲也》
匹夫胸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之義同流。
孟子之義蓋以生先,民之既取義而舍生,君豈有獨死也?猶若深言匹夫嘗可畏,以告孟君。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吾間閻之內(nèi),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育者無憂矣。
田野之間,如茨如梁,而所謂養(yǎng)生送死者無憾矣。
百姓既足,君何為而獨貧乎?
夫生也,為義猶可棄。夫義也,嘗思惟明!不可不已義而為先焉,怠義持此明為鞘兮!
既然打好了腹稿,沈康寫起來便是如有神助的快。他往日拿出大塊的時間來練字,在今日這個節(jié)點,好處便都展露出來了。
考場應(yīng)試,首選臺閣體,它與楷書一樣,強調(diào)規(guī)范、美觀、整潔、大方,能寫一手讓人賞心悅目的好字,不但是讀書人的臉面,對于閱卷學(xué)官來,也是大幸。
士子風(fēng)靡臺閣體,多是側(cè)重于如何寫的嚴(yán)謹(jǐn),這字,一嚴(yán)謹(jǐn)起來,橫平豎直,讓人看了不免生厭。
沈康不是自學(xué)字的所以不受那些嚴(yán)謹(jǐn)?shù)乃枷耄瑐性里也不似古人刻板,體現(xiàn)在書面上,就顯得字里行間姿美韻正,博大昌明。
這考卷上有紅線豎直道格,每頁十二列,每列十二字,一篇時文寫下來,沒有一處涂改,卷面整潔從容,著實令人賞心悅目。
他終于落下了最后一個字,心的將毛筆扔到筆洗中,吹拂著墨跡直至墨干。
此時,天色已經(jīng)大亮起來了,隔壁考舍,傳來東西打翻的聲音,皂吏徑直走過來,問道:“何事!”。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