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鍋自然也買了三營口的鑄鐵鍋,這也是民優級產品,選了最輕的炒菜的長柄鐵鍋一口,店里鍋鏟、漏勺、一樣不少,申秋也就順手配齊了。出得店門來,自然也是順手就送進空間去了。
接下來就進了瓷器店。碗、盤、筷子、湯勺一一買齊,品質不低,雖不是后面用的精花細紋的,但這種潔白細瓷用起來更漂亮。也更健康,能減少不少鉛的攝入。碗盤什么的都論只,十二只捆一提,價格更優惠些。剛開始規劃的空間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申秋買東西又是個貪心的,一心要品種齊,一時竟收不住手,照她這買法水池邊的特別留出來做廚房的空地,根放不下,也好在她腦子沒壞完,數量控制得住,夠用就行了。但真的不好細,隨便點點都是十幾提。
洗菜什么的要用到盆子。想著塑料水桶盆子跟空間十分不搭,而且現在市場上特有的大紅大綠的顏色也讓人崩潰,申秋改買了G市人最喜歡用的攀枝花木頭制成的木桶、木盆。木桶比起塑料制品,明顯厚重一點,但申秋買的可是當地最好的木匠做的精品,比較輕薄,擱三十年后,分分種可以參加藝術展的。一點也不顯得粗笨。
有了這兩件工藝品加持,申秋在心里決定把這空間向古典方向裝飾也更堅定了,想覺得有趣,空間里除了沒有辦法弄出來的土灶外,目前為止基沒有現代產品混在里面。
就那裝油的工具都買了大號燉盅來替代。調料盒子就更返古了,土陶店賣的土瓷罐子,罐口還帶裙邊的,據是解放前的燈油罐。反正看著就特別文藝。竹青做的筲箕買了四個,因為米多,買了兩個齊腰高的紫砂茶罐來當米倉,裝米的桐木米箱一次能裝個十多斤,用來分裝平時吃的米。
前世申秋做咸菜那是很有一手的,這一世必須要發揚,所以,做咸菜的工具自然不能不備齊了,這些東西,去外地哪里買得到!二三十年后也是難尋的手工物件。品質生活的代表。心里想著必要做的品種,辣白菜、酸蘿卜、酸菜、醬之類要用到那帶蓄水裙邊有內蓋的大缸、泡菜壇之類自然也沒有漏過,還買了十個之多。奢侈啦,還是紫砂的。但這會升值的好不好!雖真的沒人會賣一個舊泡菜壇子,但光想就很開心。
七七八八的一堆弄下來,部東西沒有花掉六張青蛙皮,人民幣值錢真是感覺好啊,等到紅色老人頭出現后,這錢就不值錢了,申秋花起錢來跟花假錢差不多,看到喜歡的就買下。那些壇子,鍋什么的,擱在一起那得堆成一座山,好在申秋轉過來轉過去的在幾家門店里轉圈的買東西,提著東西出去,空著手又進了另一家,人家也沒搞清楚她的東西都放哪里去了。
申秋生生在這里轉悠了兩個時,生面孔混成老熟人,終于還是尋到了火木,也叫蜆木的菜板,蜆木韌性強、耐腐蝕、抗菌、抑菌、無蟲蛀做菜板是上佳的。這一堆菜板每個足有半尺厚,菜板嘛一生一熟必要兩個,看著這厚度申秋暗以為可以用上三十年,申秋翻了翻,選了兩個看著上好的,掏錢買了,這些雜七雜八的廚房用品好容易購得齊了,申秋這才提著個細頸葫蘆做的水瓢走了,目的地,挑土巷,買木架子擺這些鍋碗盆桶的去。還有桌子拿來當案臺也是需要的。
空間要保持古風,家具也很關鍵,弄些不銹鋼架子就太刺眼了,挑土巷這個地方,想要新式家具有點難,舊式家具就很多,申秋轉了幾圈,就買了一個四層的寬書柜,只花了十五元,這個準備就改作碗柜之用,一個書架,懷疑是博古架,用來擺些的罐子壇子,只花了十二元;再買了兩個八仙桌,二十元,這兩個就準備拼在一起當操作臺,放菜板切菜什么的總要有個地方,目前唯有這幾件能用得上,漆水同原來買的那兩個茶幾還近似。有一個三門柜來放衣服什么的挺好,可申秋覺得它不搭空間的木樓!就沒有買。
這四件家具賣東西的直自己的是真正的紅木,申秋只笑,不接茬,到頂老榆木罷了,紅木家具十幾元甩賣?真是想太多。這時候的軟妹子再值錢也不可能值這么多!
把東西運進空間后,申秋就回到了東較場坐車回家。開門進家后,已經是下午五點過了。想著肯定晚飯是不會回來吃的,一個人熱了點飯吃了,在客廳里寫著作業,等著弟他們回家。
G市的天氣四季分明,國慶已經是中秋了,天黑得早,氣溫接近十五六度,申秋沒有覺得很冷,真的,今年是個暖秋。只用加穿件厚外套就可以了。把作業做得差不多時,警衛室來人傳話,團長一家人今天不回來,明天才回家,讓她自己守好家,吃飽飯,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
不回來啊!不回來好啊,把大門鎖好,申秋這就安安心心地進了空間,歸置了雞,把各種東西一一擺放到位。這才提著一個沙鍋走了出來,把回風爐燒起來,再把砂鍋放上去,加點水然后放了些米進去慢慢熬煮。這個過程叫養鍋,只有通過慢慢熬煮過米的鍋,以后使用時才不會滲水也不易開裂。紫砂鍋較多足有七八個,這些米還是賣砂鍋的人送給她的,慢慢熬著,申秋一邊聽著英語,一邊守著火上的砂鍋,用炭火養新鍋也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炭火的火力稍弱些,
至于鐵鍋,暫時沒法養,忘記買肥肉了。新鐵鍋要用肥肉邊加熱邊擦,以后才不易生銹,炒菜不易沾鍋,這個技術申秋前世學得很好,只等收假上課后,抽空買了肥肉來慢慢弄吧。89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