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鑰匙開鎖進門,店面的面積要比自己的早點部大一些,里外間加起來足有四五十平米,布局還算合理,外面是個三十多平米的大廳,里面除了有間六七平米的廚房外,還有一間能放一張床的房間,是原來老面館老板兩口子住的地方。
劉斌在里面轉了一圈,將要裝修的效果想好后就鎖門離開,騎車去了文化街的鐵道口,那里是地約定俗成的人市。在人市很容易就找了個臨時拼湊起來三個人的工程隊,別看人少,可個個都是水電、砌磚、木工、刷墻的能型人才。
“這道給我墻拆了,做成半墻,在上面按個透明大玻璃,從外面可以看到里面,還有這里這里……”劉斌帶著三名工人來到店里,將自己的意圖和他們講解了一番后,問道:“算一下,如果完按照我剛才的那樣做,需要花多少錢?”
劉斌想將這里的活大包出去,他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放在這里和幾個工人斗智斗力斗勇,他圖的就是個省時省力省心,反正這家店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完成三年的經營使命就行。三年后,他會給房東一個合理的價格將這里買下來,到那時候在重新裝修一番也不遲。
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裝修不屬于自己物產店鋪的傻事,他劉斌才不會去做呢!
前世,他就有一位好友在在了不良房東的手里,那位好友從一位經營不善的房東手里以年租金四十萬租了下一處上下兩層,總共共四百多平米的酒樓,他租下酒樓后又從家里和銀行借了一百多萬對其大肆裝修和宣傳,還花費重金從大酒店聘請了幾位特高級廚師掌灶,對酒樓經營可謂是嘔心瀝血,酒樓的生意也很對得起他。
三年過去了,他不僅僅將從家里和銀行的借的一百多萬還上了,還在北京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買了房買了車,娶了媳婦生了娃,可就在他生意日如中天,準備大展拳腳干一番大事業的時候,房租到期了。
當他滿懷希翼的去和房東談想要繼續租這個酒樓的時候,那個偶爾還會帶著三五朋友來聚的和善房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勢利、尖酸刻薄、唯利是圖的十足人,繼續租可以,當房租必須從四十萬漲到一百五十萬,而且合同還必須一年一簽。
一百五十萬幾乎就是酒樓一年的純利潤,他要是簽了這個合同,就算是在白給房東打工,還得承擔營業額下降的風險。找了幾次房東,和言細語的與其商量,甚至都同意將房租提到了一百萬,可房東就是一口咬死了一年一百五十萬。
最后無奈只得關門歇業,而當那位朋友想將酒樓的設備拉出去賣掉挽回一些損失的時候,卻又遭到了房東的阻撓,他拿出了當年簽的合同,上面有一條寫著‘不得惡意破壞、損毀酒樓原貌,如有損毀必須恢復原狀’,房東就對劉斌那位朋友,酒樓里的東西你留下什么事情都沒有,只要你拿走哪怕一個碗,你都得給我恢復到三年前的樣子,與原來差一點兒,我都會告你。
劉斌那位朋友權衡利弊之后只得認栽,誰讓他是外地人,而房東是坐地戶呢?
既然是惹不起,那就只能選擇躲得起了。
可他媳婦剛剛生了孩子,房子又是按揭貸款買的,一個月僅還銀行貸款就得兩萬多,一下子就將他壓垮了。要不是還有劉斌等一眾朋友幫忙,不定他真就走上不歸路。
有了那位朋友的教訓,劉斌對那些靠收房租為生的房東們的人品根不抱任何希望。
生意做起來了,名氣打出去了,市場培養起來了,也就到了他們收割韭菜的時候了。
三人仔細商量了一番,為首的呃一位上了年歲的師傅對劉斌道:“我們仔細算過了,差不多得需要五千塊錢。”
“算上你們的工錢了?”劉斌眨眨眼睛,有點不相信這個數字,ji簡直太便宜了,再過幾年人工費簡直坐著火箭往上漲,裝修個百十平米的房子沒有個十幾萬根想都不要想。
劉斌在那個為首的裝修師傅點頭確認后,道:“那行,明天上午八點,你們拿著身份證過來,咱們簽個合同,我把錢給你們,你們需要什么東西就自己去買,就一個要求,年前之前給我裝好。”
“沒問題,三五天就能做好!”為首的裝修師傅笑笑道。
談完了裝修的事情,劉斌就鎖門回家了,到家后將裝修新店的事情和劉母了,劉母點頭同意了,明天有時間會和大丫一起過去看看。
周日,在自家早點部吃過早飯,拿上昨天就從劉母那里取來的五千塊錢就出門了,先找了一家打印店,花了四塊錢打印了兩份裝修合同,然后才敢去新租的店面,等他到的時候,三位裝修師傅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抱歉,來晚了!”劉斌放下車子,邊道歉邊將店門打開,進店之后,將裝修合同放在桌子上,道:“看看吧,沒問題就簽字。”
裝修合同很簡單,就是雙方的權利義務,沒有對裝修材料提出多少要求,如果不是對彼此不熟悉的話,這樣的合同根就沒有必要簽。
王師傅和兩個同伴拿著尺子在店里量量寫寫忙活了好一陣后,拿著劉斌給的五千塊錢就去裝飾城買裝修材料去。
劉斌并沒有離開,他知道劉母和大丫忙完店里的生意肯定會過來看看的。
果不其然,九點不到,劉母、大丫和聰明三人就騎著兩輛自行車按照事先告訴的地址找了過來。
劉斌邊開門讓三人進屋,邊埋怨道:“媽,大冷天的,你們怎么不坐公交車來?”
“臭子,日子過傻了不是?咱們這哪有啥公交車?班車倒是有去鄉下的。”劉母瞪了一眼劉斌,拉著聰明到里面去了,大丫俏皮的朝他吐了吐舌頭,笑著根劉母進里面去了。
公交車!
劉斌苦笑著將店門關上,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前一陣子總覺得缺少點的東西是什么了,就是公交車,他重生回來三個月了,居然沒有看到一輛公交車。
上周六在家具十八廠門口看到一輛去鄉下村鎮的班車經過的時候,他就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可當時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籌錢將家具十八廠那塊地皮買下來的事情,根就沒有往其他方面想,今天經過劉母的一提醒才想起零二年年初陽城縣城還沒有公交車呢,要等到零二年的十一月份才開始有公交車出現,而公交車之所以能在陽城縣城跑起來還得得益于那幫兼職炒房團的功勞。
臨海花園是陽城縣城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可它的命運比較多舛,開盤價15元,卻無人問津,之后價格一路走低,直至降到75元,與地的單位對外賣的福利房價格持平,可依舊銷售慘淡。開發商急的差點上吊自殺,直到他從南方請來了一批炒房團,而這批炒房團來了之后不僅將陽城的房價炒了起來,還給陽城老百姓帶來了一份福利——公交車。
陽城縣之前一直沒有短途區內的公交車,只有連通鄉下村鎮的班車,可客運公司在這一塊連年賠錢,成了公司的一個大包袱,終于在兩年前的公司改制中將所有鄉下村鎮的線路承包給了原來線上跑的司機,這樣不但不用給司機發工資,也不用花錢去維護添置車輛,還能從中賺取不少的承包費用,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那幫炒房團來了之后,很快就發現了區內沒有短途公交的這個商機,他們找到了客運公司以三十萬的價錢買斷了十年區內短途運輸的權。
之后,他們花低價購置了一批幾乎已經淘汰的二手中巴車,又從家鄉招來許多在家無事可做的子侄輩來開車,自此陽城的公交車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經過一個多月賠錢經營,在人們習慣了出門就坐公交之后,第二個月就開始盈利,一輛中巴司機除去油錢和請買票員的工資等各種開銷,一個月還能純剩下五千左右,那個時候的五千可是一筆不的巨款。
半年之后,炒房團離開了,他們又將公交經營權拆分成四條線路,將每條線路都以每年五萬轉租出去,外帶將二十輛舊中巴以每輛四萬強制轉賣出去,合同兩年一簽,一下子就回籠資金一百二十萬,將之前的三十萬承包費和購車款部賺回來了還有剩余。
如果故事只是到此就結束其實還談不上有多少的傳奇,更加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兩年合同到期后,市里的公交公司要整合市公交系統,收回所有承包出去線路運營權。
很讓人拍案叫好卻又恨得咬牙切齒的發生了,那幫炒房團并沒有向公交公司獅子大張嘴、漫天要價,只是索要了五十萬賠償金以及要了三十個公交公司正式工的名額,然后又以五萬一個名額的價錢將三十個正式工名額部賣出去。
用了兩年半不到三年的時間,將投入的三十萬購買運營權和購買車輛的六十萬部賺回來不,還盈利二百七十萬。
劉斌知道這是個發財門路,可他現在既拿不出購買運營權的三十萬,又拿不出買中巴車的六十萬,所以,那個發財門路對他來還太過遙遠。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最原始的資積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