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聞言立即拜倒,道:“不敢,請大王訓示。uukla”
熊槐揮手示意兩人起身,目光深邃道:“寡人有一件事情苦思許久,卻沒有答案,故想詢問兩位賢卿。這件事情就是我們苦苦爭霸天下是為了什么?”
兩人聞言一愣。
爭霸天下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號令天下的權勢和地位。
以前能夠號令天下的只有周天子,后來平王東遷周天子衰弱,無法號令諸侯。
其后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將天下許多諸侯團結在自己身邊,率領諸侯接連大戰(zhàn),壓服楚國之后,才稱霸天下,以諸侯之長的身份號令其他諸侯。
其后楚國稱霸,楚莊王問鼎之輕重,結果卻碰了一個軟釘子,當時王孫滿回復:“周德雖衰,其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
在當時,周天子依然有大義在,天子只有周王,楚國雖然稱王,但是被其他國家無視,敵對的時候還是以楚子相稱。
所以既然不能稱王,那就稱霸。
而且稱霸一事在當時來看,天下諸侯眾多,自己身邊的諸侯國還沒有滅完,其他地方的諸侯國,當然只需要聽令就可以了。
但是時間推移到現在這個時候,情況就有所不同。
天下的國基已經滅,周邊只剩下大國,要想稱霸天下,就必須壓服其他幾個大國,如同魏國一般,將天下不服的國家都打一遍,然后自己衰弱了。
而且現在這情況,天下大國的國君,都自稱王號,和周天子的周王平起平坐,周天子就是特殊的王,連韓國這樣的國都可以欺負周國,更別提其他國家了。
見兩人愣在那里。
熊槐接著問道:“昔日魏文侯攻打秦國河西地甚急,秦國向我楚齊兩國求救,我楚齊兩國合力救秦,攻擊魏國后方,兩位賢卿知道魏文侯是如何應對的嗎?”
這件事情距離現在差不多剛剛一百年的時間,長也不長,短也不短,昭雎和陳軫自然知道。
昭雎答道:“回大王,當時魏文侯對我齊楚聯(lián)軍不聞不問,下令魏軍力攻打秦國,讓楚齊聯(lián)軍接連得手,攻取了魏國大量土地。直到數年后,吳子徹底打敗秦國,取秦國河西地,才回師與我齊楚交戰(zhàn)。”
后面事情昭雎沒,熊槐也沒有繼續(xù)問,這是楚齊兩國被虐打的黑歷史。
熊槐問起另一件事:“寡人在想,若是當年魏武侯即位后,繼續(xù)攻打秦國,直到將秦國徹底滅國,那么現在是怎樣的一幅情形。”
昭雎陳軫再次一驚。
如果楚王的設想成為現實,那么對于天下來,形勢似乎已經明朗。
以當時魏國的實力,如果不和楚齊兩國交戰(zhàn),試圖稱霸天下,而是力攻打秦國,以當時秦國滅國邊緣的情況,滅亡秦國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魏國就占據關中之利,然后滅掉趙韓兩國,那么就算齊楚聯(lián)盟,都要被魏國橫推。
現在回想當時情況,果真就是一念之差,如果不是當時沒有滅大國的先例,如果不是當時各國都想著爭霸,好像現在都沒有其他國家什么事了。
昭雎陳軫連忙再拜請罪:“大王,臣等死罪。”
尤其是陳軫,臉色蒼白,冷汗瞬間冒出來,汗水順著額頭直往下掉。
楚國的爭霸戰(zhàn)略,就是他和公孫衍兩人一首策劃的,現在楚王竟然要舍棄爭霸的事業(yè),認為爭霸不可取,那就是他和公孫衍在誤導楚王。
罪莫大焉。
熊槐將兩人扶起,搖頭道:“兩位賢卿何罪之有。寡人聽昔日商君向秦孝公獻策,第一次大論帝道,結果秦孝公睡著了,事后通過景監(jiān)訓斥商君是一個狂妄之徒。商君第二次向秦孝公王道,結果秦孝公再次通過景監(jiān)訓斥商君。結果第三次商君霸道,秦孝公才重用商君,可見當今天下的主題依然還是霸業(yè)。”
“只是霸業(yè)之路,到了現在,已經無路可走。如同魏國,打敗秦國,我楚齊兩國就會冒頭,打敗楚齊,秦國的實力又恢復了,費時費力,卻只得一時之效,寡人以為其不可取。”
景監(jiān)是楚國景氏族人,商鞅入秦的事情,楚國知道得很清楚。
看到兩人若有所思,熊槐繼續(xù)道:“之前寡人雖然疑惑,但是卻也不知道除了霸業(yè),我楚國還有什么路可以走。”
接著,熊槐將目光看著齊國的方向,道:“直到這一次,齊國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舉將燕國滅國,才讓寡人如夢方醒。”
前任就算是在做夢吧。
遠交近攻,舍棄霸業(yè),走統(tǒng)一的道路,這是熊槐老早就想提的事情,但是之前初來駕到,而后出現一些失誤,才拖延道現在。
熊槐頓了頓,繼續(xù)道:“昔日孟子見魏王,當時還是太子的魏王曾向孟子詢問:天下惡乎定?兩位賢卿可知孟子是如何答的?”
孟子見魏襄王的事情,孟子一從魏襄王那里離開,就對外面的人魏太子怎么怎么的,所以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陳軫答道:“回大王,昔日孟子曾對:定于一。”
魏襄王問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統(tǒng)一。
這就是與當前爭霸主流截然不同的方案。
雖然沒有被各國高層認可,但是在思想界已經明確提出了。
熊槐心中推測,或許魏國爭霸衰弱后,魏國的思想界已經對爭霸事業(yè)有過反思。
其中的證據就是從魏國入秦的商鞅,先提出的就是帝道,然后才是王道,最后才是霸道。
可惜的是,儒家在現在并不流行,而且儒家那一套聽上去很美好,但是實行起來卻很困難,孟子的話大家一笑而過,然后各國接著為稱霸而努力。
昭雎聽到楚王和陳軫的一問一答,心中瞬間出現一縷疑惑,難道楚王打算在楚國重用儒學?
這件事并不是不可能,儒家自孔子周游入楚后,一直都有在楚國流傳。
吳起在楚國雖然以變革和軍事為主,但是吳起人受學于曾子門下(不是曾子),而后擔任魏國西河守,更是長期受儒家西河學派的影響,吳起的身上帶有很濃的儒家色彩。
其后,十幾年前去世的陳良,也是孟子認可儒學宗師。
接下就是現在以博聞強識著稱的屈原,身上同樣帶有濃重的儒家氣息,當然楚國道家思想依舊是主流,不可避免,屈原同樣受到道家的影響,再加上屈原人積極參與變法。
屈原之后,未來還有一個到楚國來的荀子。
昭雎問道:“大王,難道想邀請孟子來楚?”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