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道人施禮道:“祁連山煉氣士孤寂道人見過道友,敢問道友如何稱呼?”
鷹鼻鷂眼道人回禮答道:“歸火派昌明道人見過道友。”
得知面前的昌明道人來自歸火派,孤寂道人眼神閃過一絲嫌棄和鄙夷,也不再開口話。
昌明道人并不知曉孤寂道人的心思,在得知孤寂道人的身份之后,昌明道人心神稍稍一松,什么祁連山,什么孤寂道人,他都沒聽過,顯然不是什么聲明彰顯之輩。
雖然認定孤寂道人可能無甚背景,但昌明道人仍存了一份心。畢竟北荒實在太過廣袤,修道之人如恒河沙數,除卻圣人外,也無人認識得;而且在北荒尚有不少常年潛修求道,準備應劫出關的上古大能,萬一孤寂道人與他們有關系,自己惹到他,豈不是在為宗門招來災禍。
在不知道孤寂道人的師承,也不知道孤寂道人與徐紫陽的關系時,昌明道人不敢魯莽行事。眼下須得摸清二人底細,再做定奪。
有了計較后,昌明道人道:“貧道觀道友胸蘊五氣,頭頂三花,已然是得道金仙。道友能有此修為,想來也是名門弟子。貧道冒昧,敢問尊師是哪位上仙?”
孤寂道人淡淡道:“貧道現為散修,并無師傅。”
昌明道人聽后大喜,心思急切地繼續追問道:“道友與這徐紫陽有何關系?”
徐紫陽雖然看起來眼神平靜,一副風淡云輕的模樣,似乎底氣十足得很,但順著鬢角流下的汗水還是暴露了他的緊張和憂急。孤寂道人瞟了徐紫陽一眼,發現他裝腔作勢的姿態后,心里覺得好笑,于是答道:“貧道來到地府是有要事的,在辦完事后打算離開,突然看到遠方有人打斗,聲勢不,貧道心中好奇,于是過來想要看個究竟,不成想竟然遇到徐紫陽這廝。貧道想到這廝昔日還與我有些舊怨,于是攔下他,準備與他了結一下因果。”
昌明道人聽了孤寂道人的一番話后,大喜過望,哈哈大笑:“好極好極,既然這廝與道友無甚親密關系,那敢情太好了。”
孤寂道人臉帶疑惑問道:“聽道友的意思,莫非這子也與道友有深仇大怨不成?”
昌明道人惡狠狠地看了徐紫陽一眼,然后冷哼一聲,對著孤寂道人道:“道友有所不知,這惡道的父親乃吳國一將軍,殘暴不仁,嗜殺成性,喪盡天良,被吳國百姓罵作屠夫。
貧道有一徒孫,喚唐大寶,家中是良善之民,奈何得罪這惡道的父親,被其父滅絕滿門。也是我那徒孫福源深厚,命不該絕,僥幸逃過大難,于是逃離吳國,后來顛沛流離十多年,其中經歷,讓人心酸不已,貧道不提也罷。
我徒兒吊眉某次在外積功行善時,無意中遇到唐大寶,在得知他的身世經歷后,不由動了隱惻之心,憐其身世,惜其資質,于是收了他做徒弟,入了我歸火派,成了我徒孫。
后來唐大寶修為有成之后,要報滅家之仇,吊眉冤冤相報何時了,這樣下去,因果只會結大,怎么也不同意。只是唐大寶長跪不起,苦苦哀求。吊眉見此,尋思著若不能讓唐大寶了結此段因果,只怕他執念不消,心魔不滅,將成仙無望。于是考慮許久,無奈答應了,不過還是叮囑他,冤有頭債有主,不可亂殺無辜,唐大寶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后來,唐大寶到了吳國,發現徐紫陽這廝的父親已然去世。我那徒孫盼了二十多年,最后還是未能親自手刃仇敵,心中不免有些不忿,與吳家管家起了言語爭執,結果一時失手,將那管家殺了。可未曾想,那管家后來不知道得了什么機遇,竟然成了地府的一名城隍。
不久前,我的大徒兒和三徒兒隕落,貧道傷心至極,于是貧道來到地府,打算打點一番,拖個關系,賣個老臉,讓我大徒兒能夠輪回轉世,來生投胎個好出身。貧道將事情辦成后,就先行離開了。而我另外兩個徒兒青丹和吊眉因為要在地府訪友,于是留在地府。
之后,我徒兒的友人突然接到口信,于是對我兩徒兒,他有急事需要處理,讓我徒兒暫且先在洞府內安居,他半月內就能回來。看到主人離去,我那四個徒孫覺得洞府內無聊,想到地府內轉轉,見識見識,于是請示了師傅后,得到青丹和吊眉的準許后,便離開了,禍事也就此發生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