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明朝堂里除了朱四有了大皇子是件大事以外,還有一件大事剛剛發生,秦老太君薨了。國葬的置辦幾乎占據了所有朝臣的時間,皇帝朱四更是派遣了三品以上數十人的吊唁隊伍趕往了四川石柱,去送別這位大明最后的傳奇英雄——忠貞候秦良玉字貞素。
有明一代的軍事天才,比較其他任何朝代都是數量最多的。太祖開國時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有德、藍玉、鄧愈、馮勝、沐英、湯和、朱文正、廖永忠、胡大海、馮國用、耿君用、花云、俞通海等二十四將;隨燕王靖和難掃北的有姚廣孝、朱能、張玉;保衛北京挽救大明社稷的有于謙于少保;有正德年間平叛寧王、剿匪江西的陽明先生;明末平倭寇守長城的戚繼光、守護南疆的俞大猷,時人稱戚虎俞龍,殺賊如土;橫掃關外的李成梁、海軍陸戰隊的鼻祖孫元化、毛文龍;寧遠大戰炮傷老汗王的祖大壽、袁崇煥。還有熊廷弼、洪承疇、曹文昭、曹變蛟、孫傳庭、盧象升,等等等等。
這些名將比起任何一個朝代的名將都會不遜色,甚至于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藍玉、陽明先生、戚繼光、李成梁這樣的人物可以有機會在任何一個朝代躋身超一流名將的行列。可以大明三百年的武功之盛甚至比起漢朝初期都要強大,她也是歷代封建王朝中軍事實力持續強盛時間最久的一個朝代。
這個王朝因何是許許多多中華兒女的最愛呢,也許是因為這個王朝從興起到滅亡都從未向敵人低頭,這一點即使強如漢唐也沒能做到;也許她有一個死社稷的君王;又也許是她七征漠北,七下西洋,羈押審判番邦國王,迫使三十余國來朝的輝煌極致。
常玉春,藍玉,朱棣等人七征漠北對蒙古人連續數十年的鐵血征討,將一個統治著大半歐亞地區的世界性帝國最后打得連根毛都不剩。將星璀璨的大明真的有太多英雄,徐達在元末軍閥混戰之時就建立了大功,衛青卻只是北擊過匈奴,而徐達在同蒙古人的連番血戰中也不逞多讓。
常遇春漠北征戰的功績更是可以比肩冠軍侯霍去病,還曾在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中一箭救主,保得太祖性命。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捷一戰便俘獲蒙古兵七萬,斬殺太尉蠻子,俘獲皇子、公主及元主家眷百二十余人,官屬三千,元主脫木思帖木兒僅帶十余騎逃跑,戰后藍玉仰天對已經故去的常遇春訴的那句:“伯仁,終平矣,不負此生。”是多么的蕩氣回腸!他更是被太祖視為衛青和李靖一樣的存在。鄧愈、沐英領兵平滅吐蕃,也是橫掃了整個甘肅、青海、**,并一直打到昆侖山。
集合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為“真三不朽”是古今讀書人的最高人生理想,其成就的難度之大,使得縱觀青史央央數千栽也只出現過兩個半人。古往今來,成仙、成佛的人許許多多,不勝枚舉,而達成了“真三不朽”的就只有夫子和陽明先生,另外半個是曾國藩。
如果崇禎的手中有戚繼光這樣的將領可以被他放心任用的話,他完可以滅掉后金的八旗幾十回甚至上百回;如果努爾哈赤有其義父李成梁的事,以他的野心,他完有實力像蒙古鐵騎一樣一直殺到多瑙河。要知道李成梁只是讓每個子侄和家將分別指揮8騎,在總共只有數千騎的實力下,就橫掃了遼東整整3年。
而依靠著他手中的數千騎兵,在多次面對數萬蒙古騎兵的戰役中,依然打的蒙古人丟盔卸甲拋棄輜重狼狽逃竄。面對以往朝代被視為猛虎的蒙古和女真人,他的一生卻從無敗績,殺得蒙古騎兵和女真人尸山血海,不知有多少愛新覺羅和葉赫那拉都成為了他的刀下鬼。
古勒寨一戰滅建州女真(后金的前身),努爾哈赤及弟弟舒爾哈齊被俘為奴仆。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數次大敗蒙古插漢部酋長土蠻和泰寧部酋長速把亥。即使是清人書寫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認李成梁的:“然邊帥武功之盛,蓋明兩百年來所未有。”——這就是大明,然而在如此之多的大明將星中,還有一位特別的、耀眼的、忠誠的和令人感動的女將,她的名字就叫秦良玉。
《明史秦良玉傳》中:“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同朝有這么多奪目的將星,為什么秦良玉還會在這段歷史里大放異彩呢?
幾乎每個中國人提起巾幗英雄的故事都會隨口出幾個耳熟能詳的人物和故事來。花木蘭替父從軍啊、楊門女將代夫出征啊、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啊。可這些都只是在民間流傳著的故事,也有的是出自民間戲曲的描寫、還有的出自中的演繹,或者還有的人物就算是真實的,也并非是得到過正式任命和冊封的女將軍,比如秦良玉的兒媳張鳳儀。這位女扮男裝自稱馬鳳儀,領兵從來只有數百,卻橫了掃整個華北起義軍的張鳳儀才是現實歷史中真正的花木蘭。
可以堂堂正正在數千年中國史書上與其他男性公侯將相比肩的,就只有大明忠貞侯秦良玉字貞素一人。如果沒她的存在,《二十五史》中的將相列傳里將部是男人的世界和故事。而就因為有了她,中國正史中的將相列傳才多了一道艷麗的紅裝。這就算是僅有的,也覺對可以是一樹梨花壓海棠,群雄之中自風流。筆者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她太奪目、太出色了。可以肯定的,當您了解了她以后,再有人提起她的名字,您都會有殺盡強敵百萬兵的那種舍我其誰之感。好的,我們這就講述一下筆者心中的偶像和女神——秦良玉的故事。
生于明神宗萬歷元年的她,自就立下了保衛家國社稷的宏圖大志。秦氏一門以詩禮傳家,而秦良玉又喜歡些弓馬槍棒。別的富家千金正待字閨中的時候,她卻已經無人敢惹了。“稟賦已超群,文翰得風流,兵劍諳神韻”是當時的族里坊間對她的評價。
父親秦葵曾惋惜的:“你的哥哥們和弟弟都遠遠比不上你呀,只可惜你這孩子卻又偏偏是個女流。如果你是個男子就好了,日后封侯拜將真的不在話下呀。”秦良玉卻不以為然的回答:“就算將來朝廷想讓孩兒做個將軍,孩兒也不會去指揮娘子軍。孩兒雖然是個女子,將來必定要帶領著男人們去沖鋒陷陣,做男人們的統帥。”她是立志要做男人們的統帥的,保衛家國社稷就是她的誓言。
及笄后的秦良玉也是有許多男子仰慕的,這樣一個文武兼備的女子,哪個男人會不欣賞呢?那些男人們也許并不在乎她那將近一米九的身高,卻都害怕她的一身拳腳,以至于大多數的男人們都不敢娶她進家門。可人家秦良玉也是非真英雄不嫁的。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