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后金軍那些平日里的驕兵悍將,僅僅因為懼怕白桿兵的剛猛之力而怯戰的就有許多將領,參將拜音達里、游擊伊郎阿等人因為臨陣脫逃而被努爾哈赤就地撤職。不過大多數的后金軍還是相當頑強的,他們以布甲為前驅,騎兵為兩翼,如海嘯一樣的向著僅僅數千的川軍襲來。可面對著明軍的軍陣,他們只有徒勞的扔下了一波又一波的尸體,然后再前仆后繼的死于明軍陣前。
僅僅半天的時間內,右翼四旗中的布甲便傷亡數千,騎兵落馬無數。若不是在雙方戰事焦灼的關鍵時刻,后金軍的明朝撫順降將、努爾哈赤的孫女婿——死漢奸李永芳,這只第一個投降后金的明朝邊軍將領許以千金,臨陣招募了沈陽城內明軍已經投降了的火炮手,并居高臨下的利用沈陽城中的火炮對石柱軍進行猛烈的轟擊,僅僅渾河北岸的這一戰就可以讓老汗王徹底的破產,讓后金政權徹底滅亡。
然而面對敵人的步、騎、炮立體打擊,川軍也實在難以繼續向前了。他們被迫撤退到了渾河南岸,可老汗王又怎么可能放過這些令他嘔血的明軍,他迅速命令八旗軍向南岸進擊,并再次以正面進攻,兩翼包抄的戰法,以圖徹底的消滅這支明軍。
剛剛撤退到南岸的川軍根沒有得到任何的喘息,便迅速陷入了后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在這里,他們又將進行一番更加殘酷的血戰。
眼看著兄弟部隊危如累卵,明軍眾多南岸的部隊卻只有戚繼光的侄子戚金站了出來,他大喝一聲便帶領著戚家軍體將士沖了上去,殺入了后金軍的包圍圈,與川軍并肩作戰。渾河南岸廣闊的平原上,無疑是更有利于后金騎兵的展開的,而一天內連番的大戰從沒有停歇,川軍戰士們連口飯也沒能吃上,他們是餓著肚子在與敵人決戰。
努爾哈赤幾乎已經將部的兵力投入到戰場,優勢漸漸的傾向到了后金軍的一邊了。整個渾河戰場,后金因為投入了部八旗的兵力,已經達到了近十萬人,而戰場上的明軍包括戚家軍在內也僅僅不到一萬人。
面對后金的十萬步騎,外圍的明軍部成了看客,逃跑的更是不乏其人。如果這些明軍只把秦良玉與周敦吉的石柱和永寧川軍當做狼兵,沒有當成是自己的戰友,那么戚家軍呢?他們眼看就要軍覆沒了,你們如何忍心?如何忍心看著這支曾經橫掃倭寇,威震薊北的大明第一強軍——戚家軍就覆滅在你們的眼前呢?可這時什么都是多余的,渾河南岸被包圍的明軍已經成了一支孤軍,因為他們的戰友都太忙,都在忙著親眼看著友軍戰死。
戰況發的危機,周敦吉及其以下的數千永寧軍已經軍覆沒了;戚家軍的歷史也同他們最后的戰友——永寧軍一起終結在了這里,包括主將戚金在內都部犧牲了;秦良玉的親長兄秦邦屏也戰死了;戰場上只剩下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及千余石柱軍在苦苦掙扎,他們身陷在數萬敵軍的重圍中已經毫無脫身的可能,等待著他們的命運將和戚金、周敦吉們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石柱軍還有援兵!
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眼看石柱軍就要部葬送在戰場上了,這個時候,又是秦良玉站了出來。從山海關一路趕來的秦良玉剛剛抵達戰場,便看到了眼前悲壯的一幕。她毫不猶豫,跨著桃花馬,橫起白桿槍就沖入了敵群,跟隨在她身后沖陣的,僅有她帶來的數百親兵,只有這區區數百人卻殺入了十萬大軍的重圍!是的,秦良玉肯定沒有想過要活著沖出來。
可是英雄的秦良玉還是一往無前,無論眼前有多少敵人,她都決心要戰斗到底,要么拯救出自己的親人和子弟兵、要么就和他們一起,將靈魂留在這戰場。暴雨梨花白桿槍橫掃著十萬大軍,萬千八旗男兒在她這個女子的眼前飆血!
努爾哈赤和他身邊那些猛將們的臉上再次出現了難以置信的表情,眼看著這樣的一個女子如劈波斬浪般在自己的十萬大軍中肆意的殺戮,他們對此卻無可奈何。回溯整個戰爭史,就算是霸王再世、趙子龍重生、尉遲敬德附體也不可能有人會比此刻秦良玉的英姿更加的高大、精彩了。
暴雨梨花白桿槍,名字真的非常優美,可槍槍挑落的,都是敵人的亡魂。槍舞梨花落落,似疾風驟雨橫掃群頑,是謂暴雨梨花。這些當世最強大的戰士被秦良玉砍殺了無數,讓她一個人在十萬大軍之中縱橫睥睨。秦良玉不但殺人,還在層層的包圍中救出了自己的弟弟——秦民屏,并搶回了犧牲哥哥的尸體。
可謂在十萬強敵中殺了個七進七出,還順帶著生擒了后金軍的參將一人、游擊二人,看好嘍,可是生擒哦,一手抓過來橫擔在馬背上那種,陣斬敵將無算。其獨生子馬祥麟也在此戰中斬敵無數,并在眼睛被敵將射傷之后,還能奮力拔掉眼中的箭頭重新再戰。更是靠著一只眼睛鎖定敵人,并連發三箭進行還擊,三箭便射死了三個敵將,這三人中還包括射中他眼睛的那位,從此馬祥麟便有了獨眼將軍的綽號。
八旗鐵騎成片成片的倒下,而秦良玉卻已經拯救出了石柱軍,殺出了一條血路,沖破重圍。努爾哈赤心中的怒火就算燒到南天門,也無法阻擋住這位大殺四方的秦氏素貞。在老汗王與諸貝勒以及無數猛將的力一戰中,八旗精銳卻死傷累累,陣亡者近萬人。
除正紅旗最先敗陣外,正黃旗和正白旗死傷尤甚,雅巴海、布哈、孫扎欽、巴顏、雅木布里、實爾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祿、旺格等十幾員大將的名字被堆砌在了死亡名單之上,而這些后金高級將領的名字還僅僅是從清朝史料中能夠找得到的。后來的清人魏源更是感慨道:“是役,明以萬余人當我數萬眾,雖力屈而覆,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