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為李國翰等人閃開了一條去路,望著李國翰遠去的身影,劉文秀長嘆一聲:“如此英雄人物,竟然甘為異族之鷹犬,何以為賊!何以為賊!他日若有方便,定會饒他不過!”閻可義近前問道:“王爺,此后怎么計較?我軍是否應該追擊?”
劉文秀果斷道:“算了,放都放了,再要追擊,倒顯得咱們無趣。取儻駱道行軍,應至少比李國翰提前兩日到達西安。你看看這支清軍的戰力如何?如果以我們這點兒人手,同他們拼個魚死破,真有些得不償失啊。”白文選也跑了過來,雙膝跪地扔掉了兵刃扣頭道:“末將陣前失職,向王爺請罪!”
劉文秀走進身前,扶起了白文選,撣了撣白文選盔櫻上的塵土:“臨陣者不可以用性,一時的失察便有可能使軍陷入死地呀。今日是清軍急于走脫,如果是敵眾我寡,此戰必然是大敗呀。這算是一個教訓,叫你牢記。不過你是為了回追堵截住那支清軍,算不得死罪。西安城外還會有一場大戰,打完了那一仗,記得自己去領4軍棍吧。”“謝王爺!”
扶起了白文選,劉文秀又立刻發令道:“雖然是不追了,但是卻要將他們擋住,而且速度必須要快。立刻飛報鄂國公馬進忠,告知他分兵一萬人馬去守住眉縣,阻擊李國翰自陳倉經眉縣,走南路回援西安的可能。再讓他分兵一萬五千人去守興平縣,阻擊李國翰自鳳翔府取興平縣北路回援西安的可能。囑咐鄂國公馬進忠此戰非同可,敵人數量雖少,但是他馬進忠手下的大部兵馬都未經過戰陣,雖有十萬之眾卻未必能敵呀。”
“諾!”一隊人馬快速的趕往馬進忠的西安明軍大營傳令去了,劉文秀也知道自己的囑咐是多余的,以馬進忠的縝密計算,怎會用他劉文秀囑咐呢?可經此一戰,劉文秀不由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心,將所有可能的漏洞補齊,他忽然又道:“還有,立刻飛報興國候李錦,命他留部分兵力防守潼關,然后親自率領自己的主力部隊,人數不要少于一萬五千人,隱藏于西安東南的藍田縣修整。等待李國翰沖破阻攔到達西安后的會戰,若有西安城內的清軍出兵與李國翰兩路夾擊圍城的馬進忠部,李錦就應率領部主力或包抄出城之清軍,或趁勢掩殺入西安城。”眾探馬齊道:“得令!”
閻可義狐疑的問:“王爺真的如此肯定這李國翰能夠沖破馬進忠的阻攔嗎?”劉文秀嘆了口氣:“以我軍三萬精銳擺在營壘之內都讓他得脫,馬進忠如何能夠讓他吃癟呀?如果能夠令李國翰多花些力氣,疲憊他一下就足夠了。觀察李國翰部的戰力,馬進忠剩下的八萬人要想困住西安,已經是最低的極限了。”
閻可義又道:“以王爺和鄂國公的經驗和智慧,戰場上都是能走一步看三步的,王爺如此重視此戰,那么此戰必將是一番驚心動魄,可末將想問,如果我們到了西安,又該如何呢?”
劉文秀幽幽地:“眼下只有我們和李錦手中的力量算是軍中最能戰的了。可是西安的孟喬芳和剛剛遁去的李國翰并不是清軍中的滿洲主力呀。我們來到此地是為了收復關中的,如果初戰就喪盡了精銳,日后如何能控制住關中的局面啊?就算打得下來,如果最后不能守住,我們來此何益?”
劉文秀沒有和盤托出,如果嚴可義足夠敏銳,也早已能在劉文秀剛剛的布置中勘察出一絲端倪,他身邊的白文選又問道:“王爺這支清軍并不是主力,那么何以此前馬進忠、郝永忠和李大帥都數次將清軍主力擊敗了呢?”劉文秀嘆了口氣:“那是在特定環境下的預定戰場展開作戰。不要以為我們取得了三戰的勝利,清軍就不堪一擊了,如果在野戰的情況下,再由清軍預設戰場,就比如今天,我們的弱點會比敵人更多。”
閻可義有些不服氣的:“嗨,管他孰強孰弱,這么來,我們就不打了嗎?”劉文秀也高聲道:“打!當然要打!還要打出我大明的軍威來。雖是狹路相逢,我們也必須以血還血!我們先去西安城西南的戶縣修整,學著李錦的樣子等李國翰。來個添油戰術,哈哈,不是這是不懂兵法的人才會用的手段嗎?”
閻可義思索了一番,終于有所頓悟道:“王爺妙計啊,您這可稱不上是添油戰術,這招是否應該叫做螳螂捕蟬,雙雀在后呢?”劉文秀很是無奈的:“嗨!只恐怕這螳螂會有和黃雀的一番惡斗啊!究竟鹿死誰手憑蒼天做主啦。軍開拔!”
漢中大戰,看似雙方未分勝負,然而李國翰清軍陣亡近兩千人,劉文秀平虜營明軍一萬新兵中到有五千傷亡,兩萬嫡系中也有五百傷亡。又叫李國翰身而退,自是明軍戰敗無疑。
陳倉道又稱故道,南接陳平道入巴山,可與金牛道相連,是秦嶺中一條鏈接川、漢、關中的要道。楚漢相爭時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的就是這條陳倉故道。陳倉道的北端就是關中四關之一的大散關,歷來被稱為為‘川陜咽喉’。
陸游的一句“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以一種跨時空的意境,從長江瓜州夜雪穿梭到了秋風鐵馬中大散關的雄渾氣勢與厚重的歷史。若論大散關的歷史,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吳玠曾在大散關和尚原阻擊過完顏兀術十余萬精銳,且五戰五捷,大破完顏兀術。金軍傷亡近半,被俘者萬余,完顏兀術身中兩箭,僅以身免。
如今,就算雄關在手,清軍也是難以為繼了。清軍主力正困于大同堅城之下,尚不能自拔。關中各地義軍凸起,緊靠孟喬芳與李國翰兩支人馬,要想守住西安尚且力所不及,何況是已陷于孤立的大散關呢?為今之計,李國翰心中想著的就只有會師孟喬芳,到時候或去或留再做打算。
李國翰也同樣知道劉文秀絕不是善類,此去西安,前方還不知道有多少荊棘、多少血戰呢,他要集中起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此后李國翰出了陳倉道,并帶走了途經的大散關清軍守關的張勇部一千五百人馬,合計175人,繼續回援西安去了。那兩路于古道阻擊的各5明軍,對于李國翰來連道大菜都算不上。那些明軍只是簡單的做了一些樣子,就做作鳥獸散了。
而劉文秀平虜營經歷了漢中一戰后的45人先于李國翰的清軍提前到達了西安近郊的戶縣。潼關的李錦聽聞了劉文秀的命令,知道必將有一場惡戰在西安等著他。更是撒了歡兒似的立刻點齊了忠貞營的人開拔,他沒有給潼關留下太多的防御力量,那里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如今都是明軍的勢力范圍。
就算東面的河南府有大軍襲來也還是有王進才可以在朱陽關及靈寶先扛一下的。既然西安將有大戰,人馬少了怎么成呢?李錦抵達西安的東郊藍田縣后,便駐扎了下來,嚴陣以待。李國翰既然走了大散關,那么眉縣的堵截著褒斜道的明軍就失去了作用了。而鳳翔府至興平縣的北路明軍將會和李國翰最先遭遇。
永歷四年四月十七日,李國翰清軍抵達鳳翔府至西安的北路交通的興平縣。興平縣的15明軍也已經到了多時,一場預想將會更加火爆的大戰即將要在古都西安展開,面對五倍于己的明軍,孟喬芳與李國翰的遼東勁旅們結果又將會如何?(8中文 8z)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