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故事以后再吧,希望讀者耐心的等到下一卷,您別罵我就好,沒辦法,這個事件按照情節的安排,就應該出現在這個時間,其實筆者也不想賣關子,可是這一卷里咱們的故事已經跑題很遠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往回兜了吧。敬請原諒啊,求您別扔磚頭!更不要打臉!
朱四提到的劉良佐,歷史上在這個時候并沒有死,而且還擢升了鑲黃旗固山額真,這兩位漢軍將領擁有的兵力也是有據可查的,中對他們兵力的數據都是等同于他們投降清廷時的基兵力。我們在贛州大戰的時候把劉良佐給弄死了,在此只能對他聲‘對不起’了。
而吳三桂在清軍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擁有自己的部隊,并且指揮系統相對于其他漢軍將領也是最**的。入關時他與滿洲的兵力相加是18萬人,因此在中筆者對他的兵力給出了在平定川陜后、吳三桂開始進入角色的這個時間段擁有8萬人的數據。
八旗子弟不經商、不務農,就是多爾袞制定的規矩,為得就是解放勞動力,在戰時可以部投入到戰場上去,所以八旗滿洲的牛錄能夠在入關后至康熙年之前從原先的8個增加到了669個。所以中的清軍能擁有如此巨大的兵力,諸位讀者也不要懷疑這些數字的虛假,根據情節的演化,大概有一點偏差是可能的,不過大的偏差應該不會有。
綜上,如果明清兩軍在此時攤牌,當清軍的機動力和戰斗力在同一個戰場形成合力之后,以目前的湖廣和西北中的任何一個區域進行決戰,清軍都可以造成對明軍的屠殺。所以別看總兵力明軍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在各個戰場上,僅僅是依靠著地利優勢才和清軍勉強相持著,又依靠民造反和明軍水上的優勢對清軍暫時形成了局部的優勢。依靠民心取得的攻勢有剛剛結束的陜西之戰,以及鄭成功等部正在對南直隸開展的進攻。水師的攻勢則是鄭鴻逵對南京長江水面的爭奪,以及朱成功對濟爾哈朗的武昌進行的水上后勤打擊。
所以濟爾哈朗也頭痛著呢,十多萬大軍人吃馬嚼的,不用被明軍打死,他再不跑路,恐怕就會被餓死。可逃又怎么逃呢?濟爾哈朗怎么都想不通,他堂堂清軍的第二號人物,怎么一到這部里就變得如此的悲催呢?先是在長沙大戰時被何騰蛟氣得染上了瘋牛病,連方向感都丟失了。
在長沙內城,何騰蛟明明就在南面,可濟爾哈朗偏要命令軍向西開炮!此后又帶著大清的江南旅行團在湖廣、江西、廣東遛了一回彎兒,臨走時還被朱四邀請去桂林再逛逛,對這一無理要求濟爾哈朗當然是嚴詞拒絕的。想著回到武昌和九江一線,可以在長江以南的中上游地帶建立起清軍反撲和固守的最后據點,等日后抓住機會再從明軍的身上把面子找回來。想不到如今的明軍根就不跟他玩兒社會,只喜歡耍無賴,完不講什么江湖道義。
明軍晾著濟爾哈朗的大軍,讓他們天天在家門口叫囂,卻根沒人理他們。一年下來,連濟爾哈朗自己也不知道明軍到底是在等的是什么。可到如今,他才知道,原來明軍這一年沒干別的,專門派人去德國學習了進口挖掘機的使用。等學會了,就大模大樣的把濟爾哈朗家房前房后的馬路都挖成了爛池塘,學著不良開發商的樣子把濟爾哈朗這個釘子戶的家變成了一座孤島,而且還對他斷水斷電。濟爾哈朗憤恨的對老天哭訴道:“這是什么江湖啊?朱由郎你大爺的,你給我等著!”
濟爾哈朗的副將,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是禮親王代善的孫子。雖然也是一員無敵的悍將,但是在爺爺輩兒的濟爾哈朗面前只能弱弱的問:“鄭王爺,計將安出啊!軍糧已經斷頓兒啦。”濟爾哈朗也是沒轍,只能反問他:“城外面是山高路遠溝深的,長江上明軍水師還一個勁兒的縱橫馳奔。這個時候誰敢橫刀立馬呀?難道是你勒克德渾?”
勒克德渾是沒法接這話兒的,只能一咬牙一跺腳的:“爺哎,您就饒了我吧,我家里上有嗷嗷待哺的孩兒,下有”他沒明白,反正就是這個意思吧。“要不咱跑吧,我就是想問問您,假如撤退的話,要往哪里逃跑?”濟爾哈朗雖然黑鍋是背定了,但是兩個人背總比一個人背要輕松許多呀,看著勒克德渾的雙眼,濟爾哈朗深情的問了句:“元芳,你怎么看?”
勒克德渾也不想留下來挨餓呀,只能如實回答:“第一計,向南,一路鼓搗著殺奔朱由郎那兔崽子的老家,從窩里把他揪出來放血,再挑著他的尸體展覽著回到江北,料想有了皇帝作為人質,明軍一定會退避三舍。”
濟爾哈朗對他這句屁話非常的鄙視,他:“江南現在攏共有近百萬明軍(實為8人),你覺著誰會長的比較像朱由榔?還有這一百萬人會不會消停兒地等著你給他們做體檢?你覺著咱這手里的十多萬人很牛逼是不是?那干脆咱們就再往南一些去折騰折騰,咱直接下海得了。既然已經這么牛逼了,咱干脆順著海岸線,大家伙兒都一起游回北京城,你看中不?”
勒克德渾剛剛也就是投石問路,試探下濟爾哈朗的口風,有他的如此答復,自然要放心了許多,他也不想帶著這點兒兵馬就去找朱四拼命啊,所以接著獻計:“那咱還有第二計,此一路向西,沿著漢水一路打到襄陽,過均州再到漢口,再經由秦嶺殺入關中,乘勢奪回陜西境。”
濟爾哈朗:“看來你是真瘋啦,陜西的那群大爺你還敢惹?這群大爺把十四(多爾袞)的四十四萬大軍堵在了大門口,十四楞是不敢進院兒門。滅李自成那會兒,孟喬芳那是從關外一路打入到關內,山西、陜西、四川統統都是打著勝仗過來的,李國翰更是先帝的貼身侍衛,咱大清國數得上的猛人。這倆人在陜西都被劉文秀他們打吐血啦,連逃跑都不會走直線兒啦,硬是繞了幾千里地,從蒙古逃出去的。在他們倆的眼里看來,即便就算是再和蒙古人打上一場,也不愿意再碰到陜西的明軍。據山西的義軍如今又撤入到陜西數十萬,再加上陜西原有的明軍,那里的明軍如今絕對不會低于五十萬(實為71人)。難不成你也想去蒙古大漠瀚海長征一把?”(8中文 8z)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