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錫被問的啞然。 朱四笑著走過去,站在堵胤錫的身旁,扶著他的肩膀到:“在堵卿看來,水陸聯合作戰的性質是什么?”完朱四又自問自答的接著:“水陸聯合作戰只有在深入敵后,打擊敵人七寸之所在,才能發揮出這種戰法的最大作用。攻打下萊州和登州只是這個計劃的開始。那里只是日后這支軍隊通往敵人薄弱后方和重要軍事樞紐的根據地。起登萊二州,山東的內陸地區以及河南都沒有登州和萊州重要。因為一旦我軍拿下了登萊,便可以任意攻擊整個渤海。遼東、錦州、山海關,甚至是北京都會處于我們的攻擊范圍之內,建奴從此將永無寧日。然而孤膽英雄是需要經驗和勇氣的,明軍具備兩棲作戰指揮能力的第一人非鄭成功莫屬。但是能夠領導孤膽英雄的人必須既熟悉水戰,又可以統籌大局、善于觀察敵情、懂得收買和分化敵人,歸結起來是需要個人智慧和綜合軍事素質都超乎常人的人。而從這兩點進行選擇,李元胤更為合適了。”朱四當然不會告訴他自己是怎么知道李元胤好使用離間計分化懷有二志的起義軍這么狗仔的問題。更不會告訴他是因為鄭成功的剛愎自用,性格暴躁武斷,才導致后來有施瑯這么個人為大清朝添了國家統一的最后一塊拼圖。”
也許這也是朱四的武斷吧,自從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以后,歷史早已經面目非。至于前世的歷史資料里,1647年以后出現的人物以及結局,相信大多也都已經改變了。朱四知道今后的日子里他已經不能再憑借自己那個前知五百年的特殊記憶來解決發生的任何事情了。但是對于這個世界里的重點人物的性格優缺點,自從來到這里的第一天起,朱四都在經常的反復的回憶和拼湊。努力使自己將這個世界里的每一個敵人和朋友都看個通透。他覺得只有了解別人的心,才能掌控自己的命。
朱四麾下的明軍幾乎從不依靠火槍作戰,那是因為這種武器不但非常耗費軍資,而且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只能在防守城池時才會發揮更大作用。而朱四的部隊是必須能夠隨時進攻敵人的,所以火器絕不是他這支明軍一步步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他只需要自己在戰略預判高于敵人,讓大明的軍隊在戰斗意志和戰斗力能夠至少頂得住敵人。
有了這兩點,朱四相信他一定會是最終的勝利者。更何況他絕不想做崇禎那樣的運輸大隊長,而且他也沒有那個錢。僅明軍在甲申以前所裝備的紅衣大炮的數量變化為例,便可見一斑。天啟年間,明軍擁有紅衣大炮數百門。沈陽失陷以及孔有德李九成的吳橋兵變之后,后金軍的紅衣大炮和熟練炮手數量都開始增加。直至闖王兵圍北京時,明軍只有吳三桂的關寧軍擁有二十四門紅衣大炮,而清軍反倒擁有了數百門之多。這之當然沒有一門是后金軍花錢買的,都是繳獲。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秋佳節,遇到了一家團圓景象,湊成了一副完美圖畫,自然不是蘇東坡貶謫黃州的那種凄涼心境,但是這首西江月卻很是凄美。讓人不覺得忘卻了東坡先生時至今日都無人再可超的才華,而只去同情這樣一位孤身在外的傷心老人。一場大夢過后的朱四,卻隔世而醒。可他在醒來的這個世界里還是只能看到這個時代的亂石崩云和驚濤拍岸。心的王道樂土,如今的樣子只可是一片斷壁殘桓。戰爭摧殘了這個時代,更摧殘著這個時代的人。這世間如今會有多少個失去雙親的幼童?會有多少個失去子女無所依靠的老人?他們平日里依靠什么生存?這個秋他們將怎么度過?他們是否也會和東坡先生一樣在想著秋誰與共孤光。
大明永歷五年秋,天子大宴天下孤老之人于南京城北安門外,群宴歷時九日,并邀請諸大戲班連臺為宴席助興。秋之夜,天子再宴朝勛臣、命婦、又另有軍功獲得者人受到此次邀請。席間有天子詔書,‘宣布凡大明子民,不分性別種族,年滿五十歲的孤老,皆由朝廷代為恩養。每縣開辦一所福利院,收納此類孤老。日常供給由戶部直接撥發,另給予每人每年銅錢三貫,此類人有直系后代一人為國犧牲者,年俸錢增加三倍。禁止十二歲以下人口買賣,一旦觸犯此條,買賣同罪,斬立決。福利院同時收容恩養大明境內女十四歲、男十六歲以下孤兒。福利院內收容之女性孤兒年滿十四歲以后由工部分派去各地皇家織造所為工,婚后可自由解除合同。男性孤兒年滿十六歲后編入鄉勇,退除兵役后分給農田,其他待遇與普通退役士兵等同。如福利院內部人員殘害買賣院孤兒,罪加一等,株連妻女。’
大明百姓怎么看待這一詔書朱四沒有更多的去關注,因為馬又要進入戰事了。君王以天下子民為親,用心撫育臣民怎么會錯呢?心誠求之,雖不,不遠矣。一切有關民生的問題,都應該是君王心天大的事。一切民之舉皆應由衷而發,天底下哪有先學如何養孩子而后再出嫁的?不都是有了孩子以后,才會產生真情實感,而后再去呵護子女嗎?這便是實踐檢驗真理,這邊是正心誠意的大學之道啊。立身處世能以仁為,這不是明明德嗎?
為君以仁,一國興仁;為君喜讓,一國興讓;國君貪戾,便會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那薄薄的一《大學》能夠拿來學以致用的人堪稱賢人了。
戰亂的年代里,失去了兒女的老人和喪失了父母的孩子真是很多很多。多到需要拿出國家財政的一大筆錢才能部養活,但是即使再難也要盡力為之。各地的臣們正在忙著登記收容老幼,弘智大師的醫學院也開始漸漸成型了,大概加以數年,便可以有許多府縣可以開辦起官辦福利性質的醫館。而大明的軍人們卻已經再一次悄悄出征了。這一次,出征的軍人將身披星辰,奔向大海。(83中文 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