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進仁死后,棲霞縣主簿便用翟進仁的印信派人向鄰近州縣發出了求援,登知縣李萌成、即墨參將劉國玉、登州總兵李等會、登州都司王允升都先后帶領援兵趕到了棲霞。
每支援兵都不多,又都是分別趕到的,于七又怎么會讓他們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逍遙快活?登知縣李萌成來到城下,一看棲霞已經被于七占據,想往回跑,卻被于九帶兵追殺了三十多里,險些喪命。
即墨參將劉國玉和翟進仁私交很好,可由于他屬于萊州府,不屬于登州府,道路不熟悉,所以被放牛娃王二帶入了于十的埋伏圈,一陣狼哭鬼嚎之后,劉國玉僅帶著幾個人逃了回去。
登州總兵李等會帶領三千綠營來到了棲霞,可謂人多勢眾,結果僅僅一個回合便被起義軍消滅了一半兒。李等會戰馬和武器都丟了,僅剩下平生所喜的一根馬棒。卻也用這根馬棒趕著一輛牛車才率領殘部逃回了登州。登州都司王允升帶來的是三百騎兵,還沒等他去城下叫陣,于七帶領李俊梅和于九、于十沖了出去。
王允升看到對面僅有四騎,顯得滿不在乎,結果僅一個照面兒,他的三百騎兵剩下二百五了。如果不是騎兵跑得快,這點兒人馬想剩下五十都難。
起義軍出城四次,每支清軍都毫無例外,統統灰頭土臉的從哪里來滾回到哪里去。起義軍的信心空前高漲,然而李俊梅卻開始有些擔心了。“夫君,清廷看到我們的實力正在變強,周遭的各縣根無力戰勝我們,所以各縣如今緊閉城門,等待撫院大軍的到來。一旦濟南的援兵抵達后,必將是一場血戰。”
而于七也很清醒,他對李俊梅:“是啊,我們的起義如果僅僅依靠這些毫無作戰經驗和訓練的普通百姓,這條路根不會走太遠。”
李俊梅又問:“既然如此,夫君何故又總是告訴每一個想要加入的人,起義是如何艱難?難道多一個人不多一分力量嗎?時至今日,您還從沒有聯系過曾經的部下以及江湖的綠林同道。沒有他們的經驗和戰力,一旦韃子主力趕到,我們將如何抵御?”
于七卻因為李俊梅的話想了很久,卻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他早已預知了這場起義最后的結果,又如何忍心讓親朋故舊一同走這不歸路?于七并不像是在和李俊梅話,而只是自言自語的:“這英雄帖,到底是發還是不發呢?”門外卻出現了一個聲音:“發,當然要發!”于七抬眼一看,喊了一聲:“表弟,你怎么來了?”
話間,門外走進來三個人,其二位是于九和于十,他們又引著一位青年男子并肩走在一起。李俊梅見到此人顯然也非常高興,她對來人:“叔叔,你能來,大嫂放心了。以后運籌帷幄之事,再無需他人。”那人也連忙向李俊梅及于七見了禮,并道:“大哥舉義,怎能少了弟?弟自然要來。”
來人是誰?他名叫王倫,是戚繼光的女兒、于七的姨母戚韶君與王道增所生的獨子,又是于七的親妹夫,可謂親加親,為人足智多謀堪子房。如果筆者這么還不能讓您加深印象的話,那么還可以提前劇透一下。
歷史的‘于七之亂’最終失敗了,不過從第一次起義到最后一次的失敗,一共是十四年。山東一省前后因‘于七之亂’被株連者,多達十數萬,死亡人數超過了明初洪武四大案死亡人數的總和,而且還超出許多。因為清軍干脆不進行宣判,而是每到一處見人殺。時人稱此慘景為‘土地荒蕪無人種,白骨堆山遍地磷’。
清代人所寫萊陽縣志記述道:‘大軍抵萊陽,供應浩繁,及東過南務,即大肆屠殺。’
最后能夠找到根據的確定活下來的起義軍只有于七與王倫,于七的妻子李俊梅同她們的兒子戰敗后一起被俘于濟南監獄,最終也都死于濟南監獄。于十自刎而死,而于七的三妹即王倫的妻子則同王倫一起逃亡了。
還有于七的長子于守宰在決戰前將妻子與三個兒子送出去逃生,于七次子于守經則逃往了如今的大連。于七長子的三個兒子最大的只有七歲,最的還不會話,于守宰在與妻兒生離死別之后,又回到了牙山繼續抗清,最后戰死。
而他的妻子、于七的大兒媳還是個腳,她用雙手推著一輛獨輪車,拉著三個兒子艱難的行走。一家從此隱姓埋名,自稱姓張,沒有名字,靠討飯維持生計十多年。
于七長孫人稱張沒名,族譜名為于一世,到四十多歲才因為有了給富戶做門女婿的二弟資助,終于娶了一門親,至今子孫繁盛,于家后代多為革命干部及企事業員工,解放前后有多人戰死在國內和朝鮮戰場,而于七次子的后代則在九一八之后,盧溝橋事變之前的抗日戰爭的歷史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筆者日后會講。
‘窮大輩’這句話的由來出處在于七長孫的經歷。到了于一世的孫輩兒于茂的時候,一家人才敢回到唐家泊,偷偷的將當初于七為他們留下來的財產挖出來。一共兩箱,八十個金元寶16兩黃金,從此于茂于三世歷經努力,再次富甲一方。而這些錢同于家人為了民族革命而失去的財富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了。
于七的后人,有清一代,一直再未出仕,因為于七長孫,窮大輩于沒名對后人有一句祖訓:‘只習武為防身,不習,不給滿清干事。’于沒名沒有化,不出來什么高談論闊,但是牙山血戰時他七歲,已經能夠記得住自己祖父及父親的容貌和往事了。他更知道,自己之所以活著,是因為祖輩和父輩的犧牲,他永遠都記住了誰是他家族的敵人。(83中文 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