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表白之后,穆清又欣然離開了。rg不過她擔心的會有野心家的問題,雖然朱四并未放在心上,卻真的在不久之后被她言中了,不過這還是后話。穆清走后,蘇裴不知道該什么,這種話題,對于她來如何表態似乎都不太妥。然而她與朱四的感情牢不可破,這又讓她并沒有什么顧慮。“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朱四嘆息道,坐回到朱四的身邊,蘇裴
側身問道:“母后怎么會忽然間提起這件事情來?”朱四道:“老人家的擔心,一是愛孫心切,二是歷經風霜,嗅覺敏銳呀。”“難道清兒妹妹的第二件事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朱四笑道:“喜歡暗地里打洞的畜生一旦多了起來,空穴自然也會多多。”“可是清兒妹妹為何要發下誓言呢?”
朱四慢慢呷了一口茶,目光深邃的道:“如果不是何文端已經把朕昨夜與他的話傳了進來,那必定是穆清聰慧過人啊。”“你跟何文端了什么,怎么沒聽你提起過啊?”“大
體和母后的擔心一樣吧,算是試探他對立儲的立場,不過他已經通過了朕的試探。”蘇裴驚異道:“四郎,莫非你也早有防備?”朱四放下茶盞,用手指尖兒敲打著桌面兒輕笑道
:“東林黨被朕打壓太甚,世家門閥也因為均田新政早有不滿。這都是早晚要爆發的。前夜里,還有人提醒朕不要忘了山東六國士子合力反秦的舊事。如果大比的事情沒有處理好
,那又將是個大問題。”
蘇裴問道:“如果真的要爆發,你會怎么做,是否會大開殺戒呢?”朱四反問道:“妹何時看見過朕對大明的臣民大開殺戒過?想要戰勝對手,自己的內心必須強大無比,
須知仁者無敵,才是真正的道理。亂揮屠刀,那是膽鬼的內心反應。何況如果真的有人膽敢謀反,還有王法在。”
蘇裴忽然自嘲道:“嗨,昨夜幫你參謀了科舉的事兒,我還很開心呢,以為我成了我夫君身邊的陳平。可再看今日,才知道自己真的太渺了,甚至連清兒妹妹都不如。我發
現一直以來不但一直看低了你的謀略,甚至我自己對于政治來,簡直看法太天真了。”朱四拉起蘇裴的手安慰道:“母后精于政治是因為她需要一直培養朕,所以漸漸地就成了
朕的老師。平日里老人家雖然不多話,可是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提醒到朕。而穆清雖然早就進了家門,卻始終沒忘了她當初宮女的身份,加之人的天賦使然。謹慎微,留心觀
察,都是政治智慧的必要素質。而你呢,雖然是博古通今,有氣度、有智慧。然而朕對你平日太過寵愛,而你骨子里受你父親文人性子的熏染又太多。所以可以建立起大的格局,
卻未必處理得好的問題,總之是太過自信了吧。”
蘇裴自慚道:“還什么大格局,就拿清兒妹妹對這件事的果斷來比較,我就頗有不如啊。”朱四道:“那并不是她的格局,而是她的善良使然。舒窈也很善良,但是有很多
事情看不透,這便是讀書太少了。而你卻是讀書太多了,呵呵。對了,剛剛你到陳平,那么咱們就拿你和陳平比較一下如何?”蘇裴連忙擺手道:“可不敢比了,若要比,我看清
兒妹妹才更合適。”朱四雖然知道穆清也絕不是陳平,但是從性格來,卻又有幾分相似,便暗暗點了下頭道:“陳平讀書沒有張良多,但是他一生為漢高祖六出奇計,多次挽救
了漢家江山,與張良比較,更不逞多讓啊。”
蘇裴感慨道:“是啊,想當年,陳平一生六出奇計,而漢高祖更是從諫如流,君臣攜手相得益彰。那陳平雖沒有子房、蕭何的名聲顯赫,高祖卻因他的六出奇計才計除范增、
脫險滎陽、滅楚垓下、智擒韓信、解圍白登,更是奠定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基業!在我看來,他才是大漢第一謀臣。華夏青史之中,謀臣能出其右者寥寥無幾啊。”
朱四笑著將蘇裴的手掌攤開,數起她的五根纖細手指,直著眼睛道:“既然是六出奇計,可你卻只出了五計。”蘇裴道:“大概是連陳平也對自己的第六計諱莫如深吧。
”朱四點頭道:“也許吧,也許是因為陳平最后的一計是智釋樊噲。高祖讓他去殺掉樊噲,他看到高祖的身體就快不行了,這時如果殺掉樊噲,肯定就會得罪呂后,他的性命也將
不保。于是他捉住樊噲后,將樊噲帶回了長安,交給高祖判罰。而這時高祖真的駕崩了,陳平這才因為自己的智慧而沒有獲罪于呂后,從而避免了一場滅族大禍。也就是陳平六出奇計,第六計
是救了自己。然而再看陳平一生為大漢朝貢獻的這幾個計策,哪一個不是在高祖和大漢最危難時候的救贖?其實朕也很想學他呀,平日里以不變應萬變,臨危受命,才偶爾露崢嶸
。”
蘇裴深受鼓舞道:“四郎得太好了,什么是儒家的源?既懂得仁者無敵,還敢于六出奇計,便是依循了儒家源。禮讓為國,不因個人喜惡而濫用皇權;基于法治,尊重
一切世間真理。又能夠無為而無不為,凡大事者能制其先機,透其流弊。此乃真正的三王之道,德政之門。真是應了《孫子兵法》與《曹選》中的那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
醫者無煌煌之名。”
朱四挖苦道:“是不是還有‘赤忠者無夸夸之言’啊?”蘇裴大囧,不依道:“你少來,明明聊得這么開心,你卻又要損我。”朱四故作躲避,嬉笑道:“妹不是想做陳
平嗎?制怒要不要學呀?朕其實是在告訴你要不為赫赫之功,不貪煌煌之名,放棄夸夸之談。凡事著眼于現實,經濟于蒼生。何謂君子?如能做到這些,便是真君子了。所謂治大
國若烹鮮,不急不躁,將大國政務當做魚蝦一般的文火慢燉,鮮怎不入味?大國焉能不治?”
話不投機,又是一番嬉鬧,賢伉儷二人猶如竹馬之上的兒女。能聊國事,還能撒一撒嬌。兒女情長之事,對時刻處于危險之中的二人來,是最應珍惜的一番回憶。回憶綿長而
悠遠,再奔赴戰場,便無怨無悔;若投身政治的洪流,亦會品味鮮的滋味。語后一番溫存,力盡依然纏綿、夜盡又是一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