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河山無定據。uukla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滿洲人的鐵馬金戈,當世鮮有能匹敵者,可若論乘風破浪轉戰于江海波濤之間,則非其所長。大明水師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三天之內接連拿下了威海、登州、萊州三個北
疆海防重鎮。從此以后,北京城已經處于明軍的攻擊范圍。
多爾袞猛然間意識到,原來戰爭還可以這么打,被鄭成功在登州城給閹割了的李等會被囚禁之時還不忘發表一篇論文《論新時代的戰爭藝術——海戰中的跳蛙戰術》來為鄭成
功李元胤托腚捧屁,以討得二人歡心,只希望可以繼續茍延殘喘下去。
就他寫的那幾篇破文章不但破,還不是他自己寫的,有不認識的字兒還得看守幫他查字典。其實造成登州失守的原因根不是明軍的戰爭太藝術,而是李等會太蠢。若論起
哪種藝術在登州有可圈點之處,那么首當其沖的也會是鄭成功的行為藝術,其演技更是自成一派,即寫意、又寫實,把李等會變成了太監還一副十足十的感傷。
再認識到山東這支明軍危險性的多爾袞心里真的十分焦躁,他的大清鐵騎曾經一直在大量的殺傷著明軍,怎么疆土卻反而來少呢?如今就連想要帶給明軍大量殺傷也
來困難了,自打南京大戰開始,氣候就來不對頭了。
曾經被扁就被扁的明軍,如今是翻臉就翻臉,竟然能攻打下天下第一堅城——南京,還消滅四萬多守軍,而自身的傷亡卻只有幾千人,這個就太沒道理了。繼而明軍接連
又攻打下了威海衛、登州、萊州,這幾仗清軍輸的更是慘不忍睹,戰場上兩軍的角色仿佛已經調轉過來一樣。
而且這些還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明軍已開始四面出擊,而自己的大清朝這座大廈卻四面漏風漏雨。山西、河南、兩淮,哪一個地區都有明軍重兵集團虎視眈眈,登萊二州一丟
更是讓明軍的兵鋒直接威脅到了京城,這個就太沒道理了。
這讓被賜封睿親王,墨爾根代青的多爾袞漸漸開始懷疑自己的智慧。其實滿洲貴族此時也都在懷疑,只是畏懼于多爾袞的淫威引而不發罷了。怎么辦是關鍵,奪回登萊二州嗎
?如果不能奪回登萊二州,那么京城從此以后就必須留下大量軍隊防守,可是又怎么奪回來呢?
想要將登萊二州部奪回來就目前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海面上明軍的上千艘戰船和數千門大炮清軍拿什么來對付啊?用馬刀嗎?愈漸嚴峻的局面也讓大清的統治者們出現
了意見上的分歧,感覺到了內外局面都非常的不利后,多爾袞需要先將內部的意見統一起來。
于是大清最實權派的三位王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信義輔政叔王濟爾哈朗、英親王阿濟格在洛陽舉行了一次異常重要的軍事會議。還有其他的親王列席會議,其中包括端重
親王博洛、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以及多羅郡王瓦克達。
和碩親王在大清的前期與后金時期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愛新覺羅家族少數實權人物才可獲封,另有蒙古外番大汗一級別的也可或此封號,卻是榮譽大于實質。愛新覺羅
家族中的這些和碩親王就不一樣了,比如努爾哈赤的八貝勒即——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都是和碩貝勒,和碩滿語
有一個地方和一個部落的意思,類似于漢族歷史中的諸侯王。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當然是未來清軍的戰略調整,怨言也是一定會有的,只不過沒人敢于公開化罷了。多爾袞誘敵出擊而后與明軍平原決戰的策略不但沒有等到平原決戰,反
而讓己方的地盤兒幾乎就只剩下平原了,大山大河都要丟沒了。
大清的版圖如今就快被打回原形了,如果再不盡快消滅明軍主力,用不了兩三年大家就得一起回老家打獵捕魚做回老祖宗的行。這是已經習慣了中原錦衣玉食生活的滿清貴
族們所不能接受的。在戰爭局勢堪憂的情況下許多貴族都把矛頭指向了攝政王多爾袞。
更有保皇派趁此機會暗中支持順治帝親政,六歲便登基的福臨如今已經十四歲了,多爾袞依然不讓皇帝親政,尤其是這次洛陽會議沒有福臨的身影便可以看得出一些問題。為
什么地點會選擇在洛陽呢?多爾袞的解釋是戰事吃緊,前線軍事主官不宜脫離自己的軍隊過遠,所以選擇了距離阿濟格、多爾袞人和濟爾哈朗的駐地都很近的洛陽作為會議地點
雖然現在的大清政權不像蒙古帝國初期那樣需要忽里臺大會決定重大問題,可是既然能夠影響皇權歸屬的所有人都在忙著,那么皇帝親政的事情就連制造一下集體話題都沒有
機會了。這就有點兒像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駕崩后托雷監國,一直拖延不召開忽里臺大會的意思一樣。托雷是拖延窩闊臺正式接手蒙古大汗的實權,而只要多爾袞永遠健康下去,只
要和碩親王們都永遠在外忙碌著,那么順治皇帝就將永遠的在北京城里等著,一年又一年。
今天,會議召開了,可皇帝卻不在,議題也就不能被提到政治高度上去了。“諸位辛苦了,予今日召集諸位王爺來此議事是,因為戰事馬上將要出現轉機了。我大清鐵騎即將
在中原大地上踏碎明軍的百萬之眾,再殺回南京抓住朱由郎那兒,到時候予將親自把他送上斷頭臺。”
多爾袞開篇即是宏論,他也沒問問朱四愿不愿意被他放血。他得話也并沒有讓誰信服,只是他的哥哥英親王阿濟格替他和自己吹捧了一番:“攝政王英明啊,前番太原一戰
,我命令麾下的吳三桂奇襲明軍的大營,一日一夜追殺了劉體純八百里,殺的明軍是丟盔卸甲精銳喪盡,此時正是大明元氣未復,我們趁火打劫的良辰美景啊!”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