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恩的口供,隨著被處決的消息,很快送到了沈云面前。
看罷后,沈云半晌無語。
先前,白柯說要拿王思恩血祭亡魂,那兩個小花妖生前受的刑罰,一樣一樣的都要加倍用在王思恩身上。其實,他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嚇唬過后,給了王思恩一個痛快。
可是,王思恩卻至死不知悔改,見白柯沒有在行刑現場,身邊只有一群花精草怪,在最后一刻還做著用落桑族人的秘法奪舍的美夢。
當然,她不可能得逞。
白柯就是看穿了她的鬼主意,才故意離開,好見識一下落桑族人的“還魂術”。見識了之后,他一巴掌將王恩恩拍得魂飛魄散。
罪行累累的王思恩終于落得了一個應有的下場。
沈云對王思恩也是深惡痛絕,完全贊成白柯對她的處決。只是看罷玉簡,他忍不住回憶起了當年在王家莊第一次看到王思恩的樣子。
那個時候,這個女孩子的眼睛和山里的清泉一般清澈。
他從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野心。他看到的,只是一個全力護佑幼弟的好姐姐。就和當年他的九姐護著他,是一樣的。
所以,他才給了這對姐弟機會。
沒想到,這對姐弟卻雙雙踏上了邪途,最終皆落得了一個可恥而又可悲的下場。
和他們一樣的,還有齊伯等人。
看完了王思恩的口供,沈云才知道那天叛逃出去的一百多人里,有大半是被真正的叛徒嚇的,還有一些是過于迷信親朋,稀里糊涂的跟著行事。就連齊伯也沒有真正動過背叛青木派的念頭。
最初,齊伯只是想護著野雞嶺營地,等待沈云平安歸來。只是護著護著,他在不知不覺之中,野心膨脹,忘了初衷,只記得護食。
甚至當沈云歸來,也令他坐立不安起來。對沈云的種種削減他權力的舉措,暗生惱怒。
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沒有想到要卷了所有的糧食,率人叛逃。
只是他被貪婪蒙蔽了心智,看不出王思恩為了量身打造的圈套。
就這樣,他一步又一步的越走越遠。最后,大錯鑄成,他不敢面對,只能跟著匆匆逃走。
在逃亡的路上,齊伯等絕大多數人都后悔了。但他們都對《弟子守則》再熟悉不過。事已至此,他們是不可能再回頭了。自己作死出來的路,唯有硬著頭皮走下去。
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是傻子,對設計他們的修士同盟軍更是恨之入骨。
于是,在逃到野雞嶺的邊界,當真正的叛逃者們都借說實在是跑不動了,提出來要休整一兩天時,齊伯等人立刻意識到這里頭又有圈套,心里生了警惕,一個個變得疑神疑鬼的。
看到這里,沈云心里好不慚愧。
王思恩對齊伯等人的心思分析入骨,拿捏得也十分到位。
可是他呢?
真的是疏忽了啊。
再往下看,他看得出來,齊伯等人出逃之后的狀態正是王思恩想要看到的情形——她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要誘使這些叛逃者墮魔。如果這些人團結一心,且是鐵了心的要組團逃出野雞嶺,她如何誘發他們的心魔,令他們墮魔?正所謂疑心生暗鬼,據她的切身經驗,心魔就是這么滋生出來的。
為了加快墮魔的進程,一直暗中跟蹤他們的王思恩給那伙真正的叛逃者們下了新的指令:找機會鬧內訌,將人分成數隊,不要聚在一起。
因為這些才能削弱這些叛徒的力量,而且能令他們彼此相互猜疑,更利于心魔的成長。
本來就已經形同一盤散沙,再加上成心誘導,齊伯等人果真上了當,兩天里,大吵接著小吵,沒個清凈的時候。最后,為了晚飯的分量問題,他們吵著吵著,終于大打出手,一百多號人終于分成數個團隊,在密林里各據一方,相互提防。
接下來,王思恩親自出面,以修士同盟軍特使的身份,隔三岔五的給他們輪流送吃食、藥材。
不過,吃食和藥材只是誘餌,她真正要送給這些人的是混在儲物袋里的那些所謂的神功。
名字自然是牛氣之極,仙味十足。而實際上,這些全是極其霸道的旁門左道。是她精心挑選出來。便是青木派的功法包容性極大,也與這些功法相左。只是這些人修為低下,又被保護得太好,別看一個一個的是長老、管事,最不濟也是個小隊長,其實見識有限得很。他們根本識別不出來。等他們發現不對勁……呵呵,一切都晚了。
王思恩費盡心機,為的是進一步削減叛逃者們的戰力,確保計劃的最后成功。
只是這一回,她失算了。對這些“神功心法”起了貪念的,只有少數人。他們恰好就是真正的叛逃者們。而齊伯等大多數人心里警覺得很,沒有上當。哪怕是練了“神功”的人,修為一日千里,進展神速,他們也沒有動搖。
很快的,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走火入魔,變得人不人,鬼不鬼。齊伯等人終于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也放棄了對修士同盟軍的最后一絲期望。
他們開始密謀離開野雞嶺,擺脫所謂的特使大人。
王思恩第一時間察覺到了。
已經是自己網里的獵物,她怎么可能容他們逃走?
更何況這里頭還有她恨之入骨,一心想要將之剝皮拆骨的齊伯之流。
這時,錢柳和端木光終于找到了王思恩,兩人合力將后者送進了落桑族人的秘密地牢里。可以說是救了齊伯等人一命。
除了那些已經入魔的真正叛逃者們,齊伯等人相繼逃出了野雞嶺。
端木光他們得了沈云的命令,只是將他們確實離開的情況上報給了沈云,沒有再繼續追蹤。
如今加上王思恩的供詞,叛逃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沈云這里是再清楚不過了。
手握玉簡,靜坐了小半天,沈云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鋪開紙張,伏案揮筆疾書起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從王思恩姐弟倆,齊伯等人的事例里,不論是他,還是青木派都要好好反省,吸取教訓。
比如說,青木派從開派之日起,就說按規章制度辦事。可是,真的做到了嗎?
從王思恩、齊伯等人的行事上,沈云覺得沒有。
好吧,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方面,王思恩、齊伯等人其實潛意識里對《弟子守則》的敬畏,遠遠不如對他這個門主大人。換而言之,他們不認《弟子守則》等門派里的所有規章制度,只認他這個門主大人。
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被門主大人認可,或者說,從門主大人這里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后,他們便生了背叛之心——王思恩在口供里分析,認為齊伯沒有真正生出背叛的心思。沈云是不贊成的。齊伯不過是比王思恩運氣好一些,形勢還沒有讓他真正走到那一步。這兩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路人。兩人都是那種膽大包天,自私自利,又蠢又自以為聰明的人。更準確的說,齊伯因為年長一些,閱歷更豐富一些,所以,更擅長隱忍、掩藏、偽裝。如果也給齊伯足夠的時間,沈云相信,齊伯最后對青木派、對他的恨意只會比王思恩更深,背叛也會更徹底。
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呢?
沈云覺得,王思恩等人會走到末路,也可以歸根于他們的本性問題。
修行至今,沈云閱人無數。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一樣米,養百樣人。
青木派要引導凡人修仙,以之為道,為立派之根本,那么,決定了青木派不能象傳統的修真一樣,在傳法方面立出各種苛刻的選擇。
所以,如果再碰到王思恩之類的凡人,青木派還是不能拋棄他們,還是要一樣的傳他們修行的功法,引導他們修行。
但是,必須規范、約束他們。
怎么規范,怎么約束?沈云從王思恩等人身上吸取的經驗教訓是,必須更加嚴格的強調《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制度的無上地位。在它們面前,青木派上下,人人平等,人人必須遵守。他這個門主首當其沖,必須以之為行為準則。
另一方面,沈云覺得,王思恩、齊伯等人都是相當之精明的。他們很會鉆營。而青木派開派不久,《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制度都很不完善,也給了他們鉆空子的大把機會。每每得手之后,王思恩之流的野心、私欲便等于被喂養大了一些。久而久之,路越走越偏。象王思恩在口供里便不止一次的提到,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會走到了這一步。很多時候,她都覺得自己變得很陌生,面目可憎。
也就是說,助長王思恩等人越長越歪的,其實,青木派不完善的規章制度也是一個原因。
當然,人要鉆營,削尖腦袋鉆空子,那是沒法攔得住的。但完善的規章制度,形成嚴謹的體系,至少能讓這些人受阻、碰壁,受到教訓,從而生出敬畏之心來,受到限制。
由以上兩個方面,沈云再得出一個經驗教訓,即,門主大人的權限。
這個問題也要從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是,先前說過的,他沈云要帶頭遵守門派里的各項規章制度,二是,他的權限要削弱。
青木派是他一手創立起來的。是以,在很多方面,他的命令,往往比規章制度更有威信,更有約束力。
從他個人來說,威信大,好行事。但是,對于青木派來說,卻是禍根子,無異飲鴆止渴。
王思恩、齊伯等人對青木派造成的傷害與損失,是這方面的明證,亦是慘痛的教訓。
所以,為青木派長久計,也是為了自己的道,沈云認為自己要做到將門主的權利送進籠子里。
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把握,自己有一天,會不會步上王思恩、齊伯等人的后塵,自我膨脹,面目全非。
具體的要怎么做呢?
沈云首先想到的是提高長老會的權限和威信。
長老會不象門主一職。它最大的優勢是,長老會由多人組成。這些人勢均力敵,很難變成只有一個聲音。所以,長老會整體走偏的機率,遠遠小于門主。
提到這個問題,他不得不承認,長老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功,閃光點和可取之處不少,但是和他這個門主一樣,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
刷刷刷……等放下筆來,沈云這才發現,屋子里的落桑珠不知道什么時候亮了起來。屋外夜色深沉,霧氣朦朧。
竟然已經將近子夜。
“咕嚕咕嚕……”,腸鳴如雷。
晚飯也顧不上去吃。這是餓了呢。
沈云摸了摸肚子,心道:如果齊伯還在……
想到這里,他神色黯然,又是禁不住的嘆氣。
看著面前這迭厚厚的稿紙,沈云自言自語道:“不能再有更多的齊伯了。”從書案后面站起來,改變的決心更甚。
只是這些匆匆寫成,還稱不上是方案,只是他的一些感悟與反省。很多內容還要細化,要反復斟酌,修改。另外有很多地方,他其實還沒考慮成熟。
如果魏清塵、道長他們在,那就好了。他可以拿出來,與他們商量,討論,共同推敲……
想到這里,沈云將稿紙先收進百寶囊里,揉了揉肚子,大步往外走去。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填飽肚子先!
廚房那邊卻他留了飯。見他過來,當值的管事連忙將飯菜從灶上端過來。
他們也是有心了。
吃過晚飯后,灶上按規定便撤了火。但是,灶膛里有余溫。他們將飯菜用大瓦缽裝著,放在灶膛里。這會兒拿出來,還是熱的。
見沈云吃得甚歡,管事在一旁眉開眼笑的解釋道:“擱儲物袋里,飯菜也能保溫,那是在外頭,沒辦法講究。在家里的話,還是擱在灶膛里熱著,沾些柴火氣,更好吃一些。平時,我們都是這樣留飯的。”
沈云這才知道,原來,廚房那邊向來都是這樣給因故沒趕上飯點的弟子們留飯的。對此,他甚是贊同,一邊吃,一邊點頭道:“吃著更香哩。”
管事大受鼓舞:“那么,以后,我們給你留飯,也一樣的用灶膛熱著。”
“好啊。”沈云滿口應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