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莊子里,沈云對洪伯:“洪伯,我明天打算去一趟縣城。你有什么要采買的嗎?”
他知道洪伯心里一直很想去縣城里看看陳家人回來了沒有。可是,又怕屆時會失望,是以,從來不在他和甜妞跟前提及去縣城。
果然,洪伯聞言,眼底閃過一道黯然,擺擺手:“縣城里,什么都貴。家里不缺什么,莫費錢。”
現在,莊子里就他們仨抱團過日子。云哥兒還,他又是老胳膊老腿的,甜妞更頂不了事。今年的春耕又動不了,田莊只能繼續荒著。坐山吃空的日子,銀錢必須省著點花。好在,他之前做足了準備,把米糧、家什都藏了起來,這日子也還過得下去。
當然,最讓他感動的是,云哥兒年紀,天天上山撿柴火、打獵,擔起了養家的重擔。
而且,云哥兒一天天長大,他瞅著,事也來大。過了年,云哥兒甚至還象模象樣的當起了郎中。他要是有個頭痛腦熱的,或者甜姐兒咳幾聲。云哥兒見了,給他們探探脈,煮兩碗草藥湯子。他們喝下去,往往很快就好了。
云哥兒這么能干,他完有信心堅持下去,將兩個娃兒拉扯大。
他漂泊了大半輩子,最知道做人要知足。在這樣的世道里,老天爺能讓他守著兩個好娃,清清靜靜的過日子,沒病沒痛的,他很滿足。
沈云便沒有再多。
甜妞長高了一些,已經能跟著洪伯滿莊子跑,幫忙挖野菜,但是,還是太,走不得遠路,去不得縣城。
是以,第二天,沈云起了個大早,帶上洪伯準備的干糧,獨自去縣城。
上次,他去永安縣城,還是去年冬天。隔了好幾個月,他的腳力大漲,在路上花費的時間比先前竟然差不多短了一半。
他趕到時,東城門剛好才開。
幾個月沒來,城門稅又漲了——賤民進城,每人收稅十五個大錢!
這跟搶錢有什么區別?
沈云心中憤然,同時,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官道之上,人跡寥寥,在城門口也看不到幾個人影。
良民依然不用免稅。他掏出路引,順利的進了永安縣城。
原以為幾個月里,逃難的人們陸續返家,東城門市集不要恢復如初,至少也會比先前要熱鬧許多。不想,進了市集一看,竟是比先前更加蕭凋!
路邊倒是三三兩兩的坐著不少人。個個面有菜色,蓬頭垢面,穿得破破爛爛。如今已是春末夏初,里頭竟還有人袒胸露腹的穿著又臟又破的棉襖。
沈云也曾在縣城里呆過大半年。他知道這些人都是縣城里失去了謀生路子的賤民——城門稅那么貴,外邊的流民根就進不了城門。
家里沒得吃的了,又找不到活計做,日子過不下去,他們只能出來乞討。而市集里,人來來往往,容易討到吃食,是能最吸引他們的地方。
怎么會這樣?看著人們呆滯的眼神,沈云心里納悶極了:兵禍不是早就過去了嗎?
市集又臟又亂,臭哄哄的。路邊攤一個不見。就連上次來時,開張的那些店鋪也有近一半關了門。
沈云憑著記憶,找到第三家鐵匠鋪子,才是開張的。
不過,在他看來,這家鋪子離關門歇業也不遠了。店里冷冷清清的,一個學徒也沒有,只有一個半百老頭愁容滿面的蹲在破舊的門口,合著雙眼養神。薄薄的夏衫之下,依稀可見雙臂之上隆起的肌肉犍子。
不用,這是一個打了幾十年鐵的老鐵匠,也是店主。
沈云看了一眼門上的牌匾。掛著蛛的黑色木牌上寫著“鄭記老鐵鋪”。
“鄭師傅,請問,有鐵釘賣嗎?”他上前打拱,問道。
鄭鐵匠猛的抬起頭,連連道:“有的!有的!”
待看清來人,他眼里的亮度明顯下降,悻悻的起身,問道:“哥要幾枚?”
沈云透過他,看向店里。黑洞洞的土爐是冷的。旁邊的風箱等物都蒙著一層灰。足以可見,鄭師傅已經好久不曾開爐打鐵了。現在賣的,只能是以前的存貨。
是以,他應道:“貴店能賣多少?”
鄭鐵匠忍不住上下打量著他。沒錯,就是一個尋常的鄉下少年。
“唔,多了沒得。三四斤還是有的。”他應道。
沈云沒有猶豫:“我要看看貨。如果合適的話,要了。”
“那是自然。”鄭鐵匠大喜,連忙將人引進店里。
他在一個同樣布滿灰塵的角落里翻出了一個粘滿鐵銹的油紙包,在沈云面前打開:“哥兒請看。”
沈云抬眼一看,都是寸許的鐵釘,有將近一半生了銹。
現在,他每天下午都是練習一個半時辰。拿著這樣的鐵釘練習,不出半刻鐘,他會沾一手的鐵銹。而鐵銹這種東西,粘上后,最難清洗。
更重要的是,練習飛花柳很耗材料。被銹蝕了的鐵釘,堅硬度大打折扣,不耐用。
“都銹了……”他很是嫌棄。
鄭鐵匠尷尬極了,滿是歉意的道:“換作是以前,這樣的貨色是不敢拿給哥兒看的。唉,自從起了兵禍,鐵石就斷了供。炭料也一天比一天貴。不瞞哥,我這鋪子是我爹傳下來的,開了幾十年,這爐火都不曾熄過。可是,現在,我已經有四個多月沒有開爐了。這包鐵釘還是去年兵禍之前做的貨。當時有個客人一共釘了十五斤。這些是他挑剩下的。要是從前,這樣的貨,白送給哥兒,我也不是肯的。嫌丟人,怕砸了自家招牌。只是眼下……唉,鋪子里十多天沒開過張,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我也不怕丟這老臉……哥兒要的話,給個饅頭錢吧。”
沈云想到在市集里看到的情形,忍不住問道:“兵禍不是過去了嗎?為什么鋪子里的生意還來差?”
鄭鐵匠嘆了一口氣,將油紙包放在一邊的長木桌上,大吐苦水:“兵禍哪里就過去了?那是仙府放出的假消息,專門騙人的!
哥兒不住縣城里,不知道。兩個多月前,查大帥率仙符兵去省城剿殺叛軍。打他們出發前兩個月,仙府就開始收‘剿寇稅’。大軍還沒開拔,便先先后后收了三次稅。
我們好不容易盼著大軍走了,沒過幾天,仙府又要接著收‘剿寇稅’,是,查大帥和叛軍打了一仗,沒能攻下來,便把省城圍了個水泄不通,發誓要困死縮進城里的叛軍。所以,在戰事沒有結束之前,這稅得接著交。
這不,兩個月下來,仙府又先后收了四次‘剿寇稅’,并且一次比一次重。大伙兒來就沒有什么生意,靠以前的老撐著。這樣一搞,生意更沒法做下去了,只能關門。可是,仙府又,鋪子關了門,該交的稅還是得交。這不是要逼死大伙兒么?很多被仙府騙回來的老街坊又悄悄的鎖了店,帶著家出城,逃命去了。我家要不是兒媳懷著大孫子,眼見著就要臨盆,也早跑了。”著,他飛瞄了一眼門口,悄聲道,“哥兒,城里的日子沒法再過下去了。聽我一句勸,你以后還是少進城的好。”
沈云將信將疑。他不禁想起返程路上,大公子怒打仙符兵,開關放難民回家的情景。
怎么看,大公子與仙符兵對上,都是一心為了夏耕,不象是騙難民啊。
“只有永安縣城這樣收稅嗎?我聽,石秀縣的大老爺是仙門中人。他家大公子就俠義得很,曾鞭打仙符兵,幫了不少逃難的人。他們那邊應該沒有這樣收稅吧?”
不想,鄭鐵匠卻連連嘆氣:“都是一樣的。年前,查大帥升了官,統領三縣。上任頭一天,查大帥就把石秀縣的大老爺一家下了大牢。聽,罪名是妨礙軍務,定的是死罪。來大軍出發前,是要拿他們一家子人祭旗的。不想,前一天,大老爺的同門來劫獄,把人都給救走了。石秀縣的大老爺,還有大公子是仙門里得力的弟子,都落得這樣的下場,其他兩縣的大老爺哪能不怕?他們在查大帥面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石秀縣新的大老爺更是查大帥的親信。查大帥要往東,三位大老爺絕不會往西。”
原來大公子竟然遭了劫難。還好,吉人天相,大公子一家得救,逃出生天。沈云為他們一家感動慶幸。
至于查大帥,在關卡前,他曾聽大公子提及過。這位應該就是那個什么查將軍。
哼,屠殺無辜難民的仙符兵,還有設路卡搶劫難民、欺男霸女的仙符兵,不用,統統都是他的手下。叛軍打過來了,這家伙從省城逃到石秀縣,居然還升了官!然后,他還有臉把打敗叛軍的石秀縣大老爺家下大牢,判死罪!
這樣的仙庭,套用師父的話,就是顛倒黑白,真叫一個荒唐!
===分界線===
某峰多謝書友悶騷大男孩的香囊,謝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