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
不僅是淳于越的神情非常激動,儒家一脈的大臣,或者利益與儒家息息相關的許多大臣,也都如被通武侯王賁捅到了痛腳般反應激烈,先后出面駁斥王賁的提議。
“通武侯,怒末將斗膽。雖然末將對于通武侯一向非常敬重,但是通武侯此次的提議實在是太冒失了一點!素凌軒無爵無職,亦沒有半分軍功,十五歲擔任薛郡郡守,掌握一郡之地的所有政務,掌握數萬兵馬,實在是聞所未聞之事。”
通武侯王賁的提議,不僅是文臣無法接受,就是同為兵家的將軍也理解不了,一位將軍忍不住站出來反對。
“通武侯,此議大謬!我知道通武侯和素家兩代較好,老將軍與已故武安公是忘年至交,通武侯身為長輩,招撫后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郡守之位至關重要,可說是數十萬人的生死因其一念而決。讓一個十五歲,沒見過什么世面,也沒任何處理政務經驗的小孩子擔任這么重要的位置,豈不是太過兒戲?陛下,臣絕不贊同此議。”
政堂上,最近一直被儒家攻擊而少于插足朝堂政事的右丞相范雎也忍不住走了出來。
前郎中令趙連凱的死亡,讓一手謀劃攫取儒家機密的他麻煩纏身,最終不得不借助一向為所有人看不起的閹人趙高來保命,在各方勢力眼中,他范氏領導的雜家可謂是顏面盡失,損失慘重。雖然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面趙連凱的死是素凌軒做的,可除了他,范雎實在想不到其他勢力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對他動手的理由,所以,這筆賬還是要落在素凌軒的頭上。
因此,王賁在這個時候提議讓素凌軒出任薛郡的郡守,對于范雎和雜家的人來說,這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素凌軒這次雖然抓捕墨家巨子有功,可到底年紀幼小,不諳世事,如果讓他出任薛郡郡守,豈不是令他少年得志,得不到絲毫的鍛煉,這樣對他未來的成長不好,恐又將是一個趙括啊!”另一名朝堂里的官員也出列反對道。
“不錯,通武侯此議不妥。我看不如讓他從底層做起,先到一個人數不滿萬的縣里做一任縣長,或是縣尉,再視他處理政務的能力高低來做具體決定。”
“常言道:‘老子英雄兒好漢’。武安公乃是一代英豪,縱橫沙場無敵手的戰神,素凌軒身為他的獨子,也必定繼承了這方面的才華天賦。所以相較于擔任處理政務的文職人員,我倒以為軍職或者尉職更適合他,不如任命他為一縣縣尉如何?”
一個又一個大臣或直接或間接的否定王賁的提議,儒家、法家、雜家、兵家,幾乎大半個朝堂的文武大臣都紛紛站了出來反對。不過,支持王賁提議的人也有不少,都是軍中王氏的親信或者依附過來的軍中將領。
在朝堂上鬧哄哄的時候,左丞相李斯,軍方另一股中堅力量領頭人之一的蒙毅,兩個人卻選擇了保持沉默,靜觀事態的發展。
作為始皇帝最信賴的左膀右臂,左丞相李斯掌法家,蒙氏兄弟和王氏一族掌軍權,他們共同構成始皇帝統治天下最堅固的基石。一直以來,除了法家與兵家的某些內部矛盾之外,三家在朝堂上都是同進同退,互為奧援。可今日王賁的這個提議他們事先沒有收到任何知會,也一時鬧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究竟是王賁突發奇想的隨口一提?還是王家的老爺子不甘寂寞,另有心思?
亦或者,始皇帝單獨給了他王賁什么秘信?
這個時候,朝堂上還依舊保持著冷靜的人,只怕就只有始皇帝與王賁兩人了。事實上,儒家大臣乃至是其他大臣的激烈反對,他們早就有所預料。
摒棄掉儒家與兵家天生敵對的恩怨仇隙,一小部分大臣激烈反對素凌軒擔任薛郡郡守的意圖,是真的站在大乾的利益層面上考量,就算有一些私人愿意,也是無可厚非,而更多的大臣之所以反對,還是因為薛郡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
在始皇帝等人劃分的三十六郡圖中,薛郡乃是當年魯國屬地的一部分,領地是由滕/縣向北直至郯/縣(即現在棗/莊、魚/臺到山/東/郯/城靠海大部)的一片狹長型土地。
但凡有點軍事知識和常識的人就知道,這片大地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儒家而言,那更是至關重要。
薛郡北抵魯/縣,扼住大半個齊魯之地的咽喉,那里既是儒家圣人孔子的故鄉,亦是現今儒家弟子活動的主要區域,更是儒家經營許久的實力范圍;而薛郡的南部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是齊魯大地與江淮地區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是為魯南的“咽喉”之要地。
控制住薛郡,便是掌控住齊魯儒家的過半命脈!
儒家崇山書院的人才剛剛襲殺素凌軒,仇怨深結,若是讓素凌軒此時掌握了那里,那儒家圣地以及齊魯大地的儒生便沒了安全,也無法輕便得到外界六大書院的資助,坐困愁城。是故,儒家或者與儒家有利益往來的大臣,絕不會任由素凌軒掌握那里。
另一方面,薛郡與泗水郡交接,其東南、東方、西北三面邊界線全部都是,而泗水郡東部的深山老林,就是墨家機關城所在的地點。可以說,薛郡的兵力輕易便可封鎖住機關城與外界聯系的過半渠道,把齊魯之地的儒家暗中資助墨家的秘密渠道死死截斷。而這種局面,并不是儒家弟子所想見到的。
眼見整個朝堂上的大臣都對自己的提議發表了意見,王賁這才不慌不忙的說道:“我推薦素凌軒,是因為他年紀輕輕便能捉到令我大乾屢屢無法捉拿歸案的墨家巨子,給墨家造成前所未有之重創,除此也有他三百護衛破除近千墨家精銳弟子的戰功在內。他雖年紀幼小,可有繼承其父其母的天資,想必也差不哪去。至于他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可以把薛郡當成對他的一個考驗,如果他連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就說明他沒有本事,能力不夠,繼承了武安公的爵位后,便讓他回到咸陽城做一個清貴國公也就是了。”
“荒唐,荒唐,荒唐!讓一個十五歲的小子擔任薛郡郡守,你簡直是瘋了!反正不管怎么樣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淳于越氣的須發皆動,指著王賁一臉氣急敗壞道。
“你同意不同意并不重要,關鍵還是要看陛下的決斷。”王賁輕蔑的瞥了一眼他,就如同儒家看不起只知道行軍打仗的兵家,兵家也看不起那些只會搖筆桿子的懦弱文人。
聽到王賁把話題轉移給始皇帝,朝堂之上頓時靜悄悄地,誰也沒有再說話,一切只看始皇帝的決斷。
“朕準通武侯所請,封武安公獨子素凌軒為薛郡郡守。旨到之日,著即可趕赴薛郡上任。”
威嚴、尊貴,仿佛九天神祗一般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那一剎那,包括王綰在內,所有人一片錯愕,腦海中一片空白。
始皇帝這是開始對儒家動手了!?
不等所有人反應過來,始皇帝又接著說道:“朕聽聞通武侯的愛子在兵圣臺頗有名氣,年紀輕輕便已經熟讀兵書,亦擅長兵弈之道,這樣吧,既然已經任命了一個素凌軒為郡守,那朕索性就再任命一個王離為郡尉,一同到薛郡任職去吧。”
“我代犬子謝過陛下隆恩!”通武侯王賁神色激動,雖然極力的按捺,但嘴角還是忍不住露出一絲越來越大的笑容。
一郡郡尉,非戰時可掌握數萬兵馬,就算是再小的郡尉,也足可在軍中稱呼一聲“將軍”了。
由一個兵圣臺的學子一躍成為一郡郡尉,就算王宇有他這個通武侯的父親,國公的祖父,也是一步登天了。這種坐火箭都不足以形容的升遷速度,由不得他這個當事人的父親不喜出望外。
“凌軒,離兒,我已經盡量的幫你們了,接下來的,就看你們自己了。”
王賁低垂著頭,心中暗暗道,腦海中想起了那道他只配在旁邊憧憬仰視的身影。
“素兄,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