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武夫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

作者/引弓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折可求怒氣沖沖來到大堂:“擊鼓,聚將。”

    折家的家教名不虛傳,三通鼓罷,包括身為文官的折彥質,折家子弟都都到了。

    折可求高高上座,不怒自威:“老十,十五,十九,你們修補鎧甲,是要去做什么呀?”

    折彥卿折彥威折彥文三人對視一眼,折彥卿帶頭出列:“幺叔……”

    “嗯?”折可求眉頭一皺,“軍議之中,豈沒有階級之分?”

    “節帥,孩兒們……末將幾人要去援助永興軍。”

    “末將?不過幾個使臣,稱什么將,你們真當自己翅膀硬了,要去做關云長,趙子龍?我既是家主,也是節度。誰給你們的膽量,私自出營?”

    完,折可求斜眼看向坐在側面的折彥質,這個位高權重的折家二代最可疑。折彥質驚慌的擺著手:“不是我。”

    折彥威邁上一步,拜倒:“都是的們自己的主意,子們思量不對,請節帥責罰。”

    折彥文也跟著折彥威拜倒。

    折可求的目光在折家子弟的臉上一一掃視過去,冷冷的道:“戰守進退,自有帥做主,豈有兒輩胡鬧,每人杖責三十。”

    折彥質站起來,想給幾個堂弟求情,被折可求一瞪,又坐了回去。

    折彥卿三人被打完,折可求親自驗過傷,確認他們三天不能上馬,這才喝道:“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日后誰要敢瞞著帥私自出營,定斬不饒。”

    解散之后,折可求回到自己的臥室,見到臥室中跪著一人:“哎呀,三娘,你怎的在這里?”

    折月茹啜泣道:“特向爹爹辭行。”

    “嗯,你們夫妻來搬救兵,沒搬著也不用急著回去,在家好好住幾天,享享福。在延州光顧著伺候公婆了吧。延州那里,也不缺彥康一條槍。”

    “爹爹,呼家是大宋的臣子,呼家子弟都要為國死戰。盡然請不到援兵,彥康就要回去助戰。夫唱婦隨,女兒也自當回去。女兒向向爹爹辭行。”

    “胡鬧,彥康呢,他不來辭行嗎?”

    “女兒今晚先和爹爹一聲。明早我夫婦一同辭行。”

    折可求怒道:“好好好,都走,都走,都趕著去死。”

    “爹爹這是怎生來?”

    “大宋天子失德,短短幾年時間,就丟了半壁江山,連石敬瑭也不如。我折家為大宋守云中門戶百余年,對大宋已經仁至義盡,眼看大宋要亡了,我家難道不該自保嗎?”

    折可求氣:“你們一個個,都把自己當做大宋的家犬,要與他陪葬。”

    “爹爹,我們是宋人呀。”

    “我們不是宋人,我們是黨項人。身為黨項人,我們沒有站在西夏一邊,已經足夠對得起大宋了。”折可求完這話,突然愣住了。

    中原的民族觀來是非常清晰的,孟子曰:“臣聞用夏變夷,未聞變于夷者也”,即我華夏是文明正統,用華夏文明把夷狄都“變過來”。

    韓愈“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 《春秋》以“禮”作為判別夷狄與中國的標準,凡是言行符合“禮”的,夷狄亦可視為中國,反之,則中國亦可視為夷狄。所謂禮,即以“周禮”為核心的道德規范。

    這兩句話的核心,就是以夏變夷,以華夏的典章制度同化周邊夷狄。比如后唐,來是沙陀人,但已經被唐朝同化,穿漢服,漢化,以中原之主抗擊塞北夷狄的進攻,被后世歷朝歷代都認為正統的漢族政權。

    更不用雜血鮮卑的隋唐,被視作正統漢族政權的第二個高峰。宋朝立國以后,也是這樣做華夷之辨。因此同樣是黨項人,西夏就是夷狄藩屬,折家就是宋臣。

    折可求的意,是想推卸掉救援永興軍的責任,手握私軍,待價而沽,但被女兒纏得煩了,出“我家是黨項人”之后,突然腦洞大開,自己是黨項人啊。

    在這風云際會的改朝換代之計,自己為什么不能爭取一個更高的位置呢?西夏之祖李繼遷也不過是一個節度使而已。

    “三娘,你先出去,和彥康,明天先不要走,為父不是不去救永興,只是要慎重,要萬無一失,折家列祖列宗一百來年的心血不能賠進去了。”

    在勸走了女兒之后,折可求開始腦袋發痛。他是武人,最擅長馬上廝殺,卻不善于錯綜復雜的勢力傾軋。

    “你是,我們折家是黨項人,就不會忠于大宋?”折月嵐質問呼延庚,她有些氣急:“呼延氏還是匈奴人呢。”

    兩人并馬而行,高鷺在呼延庚的另一側騎著馬。

    呼延庚向折月嵐解釋:“不是我的,是折可求真的這么想。其實黨項人也罷,鮮卑人也罷,匈奴人也罷,六百年了,早就歸于華夏。我所創的軒轅教,你也不是不知道,只有軒轅子孫和夷狄的區分。匈奴是黃帝苗裔,鮮卑是西陵氏之后。”

    呼延庚到這里,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匈奴歸漢是眾所周知,但西陵氏就有些生僻了,比如折月嵐就不知道,趁著折月嵐對西陵氏還沒反應過來,呼延庚改口,換了一種法:

    “黨項人是鮮卑的一支,鮮卑是西伯的化音。所以你們鮮卑人是周文王之后。”

    “當年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到武王伐紂的時候,有幾個武王的兄弟不同意,這是這是造反呀,要滅九族的。于是幾兄弟要為周文王留一支遺脈,他們帶著部落一路北行,終于在塞北的一處草原上停下來,繁衍生息。因為是西伯侯的遺脈,故而那里就被稱作西伯利亞,那里的人就是西伯人,即鮮卑人。”

    “哼!”見呼延庚總是哄著折月嵐話,高鷺在一旁插嘴道:“西伯好,利亞又是什么鬼?”

    “利指益處,水草豐美之地,亞則是次支,蓋武王為正支,北上者為亞。”

    “上次和公孫勝不是這么的。”

    “別鬧。”呼延庚輕喝一聲,高鷺就不做聲了。

    “既然是周文王后裔,那你干嘛疑心我家要造反?”

    “大姐,不是疑心你家,是疑心折可求,怎么不用爭,到了府州,自然知曉。”

    三人在中軍并肩騎馬前行,突然后面有人來報:“武松、施恩回來了。”

    “他們回來就好,先給我綁上,到宿營時在發落。”

    昨天上午出發的時候,就發現陷陣營指揮使武松,以及教導指揮的受訓銳士施恩不見了。呼延庚聽到匯報,一想到這是孟州附近,對武松施恩兩人去干什么了心下了然。也不等待兩人,照常上路。

    過了一夜又一天,武松和施恩追了上來。安下營寨之后,呼延庚在帥帳里審問兩人:“去了鴛鴦樓?”

    施恩驚疑不定的看了看武松,武松雖然跪著,雙手綁在背后,仍舊昂然道:“原來將主探知了消息。”

    “殺了多少人?”

    “冤有頭,債有主,殺了張堯佐這漢奸官兒,又打殺了蔣忠這惡棍。”劇情有點不一樣啊。武松沒有遭受冤獄之災,也沒有被人試圖暗殺,心中還沒有被報仇之心充滿。漢奸,是他在呼延庚這里新學的詞。

    “你二人可知罪?”

    “知罪,私自出營,當斬。”

    呼延庚不話,一揮手,就叫軍漢把二人拖出去。

    高寵拜倒:“請將主念在他二人往日的功勞,還有斬殺了漢奸,施恩又是為父報仇,饒他們一命。”

    “高寵,你是背嵬軍統領,施恩不論,武松這個指揮使偷跑出營,你居然沒發現。”

    “末將知罪,愿罰。”

    “好。高寵御下不嚴,二十軍棍。”

    “武松私自出營,當斬,念在斬殺漢奸,三十軍棍,免去指揮使,剝奪八品使臣銜,除去銳士、公士,充作軍漢,陣前效力。”

    “施恩私自出營,當斬,念在為父報仇,其情可恕。三十軍棍,剝奪進義副尉,除去銳士,公士,陣前效力。”

    “武松,施恩二人,在頸后插牌游營,以儆效尤。你二人可心服?”

    “末將|人心服,領罪。”

    待軍將們退下后,高鷺道:“你怎么又打我弟弟呀?”

    “高家將門,要重振聲威,我這是教他為將之道。”

    “動不動就打軍棍,哪有這種教法。”

    “當然有了,為夫是胸奴人嘛。”呼延庚把高鷺按到在帳篷內的氈子上,要好生撫慰他。

    “哎呀,大帳里,我們回寢帳吧。”

    “回寢帳?趁著天色還早,我們出去走走吧。不帶衛兵,也不帶著彥淑。”

    “私自出營啊,被人抓住要打軍棍的。”

    “那你心些,不要被人抓住了。”一場風波就這樣被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二天,呼延庚率領軍,心的從隆德府邊上繞了過去,隆德府可能是那個金將的封地,只有一個猛安的金兵,即使探知有數千宋軍經過,也不敢單獨出來攔截。而從隆德府到別出去求援,呼延庚早就率部走遠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广灵县| 达日县| 广汉市| 普兰县| 那曲县| 广宗县| 花莲市| 南华县| 咸宁市| 如东县| 喀喇沁旗| 北宁市| 清流县| 高碑店市| 河北省| 禄丰县| 怀远县| 札达县| 敦化市| 新民市| 易门县| 武宁县| 玉田县| 南乐县| 乐平市| 墨江| 泰兴市| 工布江达县| 海城市| 博兴县| 万盛区| 清涧县| 富源县| 德昌县| 武定县| 新源县| 河津市| 鸡东县| 东至县|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