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宋道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茶戶】

作者/隔壁老黃哥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無為軍兵敗安慶城下,知軍黃貴被俘生死不明的消息,傳到黃州時,已經是七月十六的下午。

    背上插著四百里加急的驛卒連滾帶爬的沖進了黃州府衙,只來得及將戰報從背上的牛皮信筒里取出呈上,就又連滾帶爬的沖出了府衙,出西門往江陵府趕去。

    坐衙的黃州通判看了消息,當即就派人請了姚政,自己也親自去往曹知州府上求見,商議如何應對這等。

    或許有人會問,這無為軍在安慶府城下被王慶的破石軍擊敗,又與黃州府何干,卻不想想這如今黃州城下還賑濟著一萬多流民,不少都是從安慶府西邊的太湖縣流徙來此,若是這般消息傳了出去,真不知道會引發什么變化。

    不一會,身在城外督促河工的姚政就急匆匆的趕到曹府,這黃州府衙的三巨頭一合計,覺得這等慘敗的戰事只怕是瞞不住,以其防著流民得了消息亂來,還不如直截了當的與流民們分。

    打定了主意之后,這等大事卻自然交給了官階排在第三的姚政去做,倒也許了他可以調動府衙的三班衙役和一都弓手前去維護秩序。

    這倆老狐貍一個身為知州卻身多處骨折臥病在床,一個身為通判卻沒有實際處理政務的職權,自然姚政這個主薄也就推脫不得,了這缸。

    入夜后,姚政倒也沒有調動什么弓手,只是領著幾十個衙役去了流民營地,等外出以工代賑的青壯都回了營,便叫流民們選了各家管事的人聚集起來,將安慶城下之事與大伙兒了。

    然而,流民聽了消息卻沒什么反應,營中只有少數從安慶府周邊流徙,大多數都是如太湖縣和宿松、望江這等離了安慶不遠不近的沿途各縣百姓,這安慶府的戰事當然與他們無關,只是有少數人竊竊私語起來,可離得遠了也聽不清些什么。

    隨后姚政便朗聲道:“諸位鄉親,如今安慶府戰事糜爛,只怕今冬都難以轉回,還需早做打算才是。”

    姚政話音落下,便有人喝問:“敢問主薄大人,言下之意卻是要攆∨↖∨↖∨↖∨↖,+↘們走?”

    這話出口,不少人也是回過神來,的確姚政要他們早做打算,話里意思不言自明。

    姚政倒是大聲道:“朝廷賑濟,應事而起,事了方止,豈能趕人離開?姚某話里意思,是如今戰事波折,只怕今冬也難返鄉。如今營里人眾雜居,天熱還好,若等天寒又該如何管顧老幼。各位每日出工,倒也能夠一家溫飽,莫非就此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么?”

    提及了家人,眾人也都理智下來,一時間鴉雀無聲,該是思量了起來。

    很快就有會來事的,出言問道:“還請主薄大人指俺們一條明路才是!”

    有人帶了頭,其他人自然齊聲附和,姚政便也裝模作樣的搖搖頭道:“先前招募茶戶,卻是無人愿意落籍黃州,何苦來哉?”

    便有人道:“大人不知,能落戶黃州做茶戶也好,可俺們不敢欠了那閻王賬啊!”

    姚政便也道:“你等吃過虧,信不過朝廷也是事出有因,若由俺姚某出面來借這十五貫與你等,你等可愿落籍?”

    這話得眾人都是一呆,人群中便有老者出來叉手道:“大人這話何意?”

    姚政捋須笑道:“姚某愿為各位父老鄉親作保,當真還不上錢,便由姚某來賠就是,如何?”

    頓時人群又是轟然,便有人問道:“請問大人,若真是落籍黃州做了茶戶,果真能有十五貫借款還有屋子和耕牛,以及十畝私田?”

    姚政頭更正道:“丁口齊的人家,愿做茶戶落籍的,便有俺私人借與的十五貫做安家款,年息兩分,明年秋稅前償還息與姚某即可。此外一戶人家可得官府助修的茅屋一棟及十畝私田,三戶人家可共用一頭壯年耕牛。”

    這引了流民落籍,然后派往黃州北面的回龍山建設山場,開墾梯田種茶的計劃是姚政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事情,只不過客觀面臨的問題一是流民們乃是逃兵災,并未正真有背井離鄉拋棄家園此生不再返回的打算,都指望著官軍剿滅了賊人,好回去重整家園。

    而且,流民在當中的工匠和佃農流動性較強,在流徙早期就已經或自謀出路或投親走了,剩下的人里超過九成都屬于自耕農,這些自耕農自然更傾向于等兵災平息之后返回家鄉,畢竟家中有田有屋,就算被打爛了,修葺一番便也又是梁園。

    可如今,歸家遙遙無期,又聽官軍居然被破石軍大敗,以其每日困居在流民營中,靠著以工代賑混些溫飽,還不如另謀出路。

    而做茶戶的話,相對來自然要比半死不活的吃賑濟好多了。

    只是對于落籍成為茶戶,百姓們還是多有疑慮,這也是因為官府近些年來反復無常的變法所致。

    遠的不,這先是蔡京于崇寧元年(11年)廢除了東南地區的茶法“通商法”,制定了新的茶法制度“禁榷法”。

    該茶法規定“將荊湖、江、淮、兩浙、福建七路洲軍產茶,依舊禁榷,于產州縣隨處治場,官為收買”,并在諸路設立茶場,茶場收購買賣當地茶貨;對各個茶場的茶戶進行登記,禁止商人與茶戶私下交易;茶商到指定的地方繳納金線或者糧草來換得鈔引,再到茶場獲取茶葉,最后再到指定的地方去賣。

    這項措施的施行是對茶園、商人、茶戶的管理制度的規范,以更大限度地獲取利益。改革后,這種官購商銷的禁榷法便將一部分利益的來源也轉移到商人身上,也自然損害到了茶園和茶戶的利益。

    到了崇寧四年(116年),蔡京又對茶法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提出了簡化征榷的改革措施,廢除了官府壟斷收購的制度,由商人直接到產茶州縣或者京師請長引或短引(限期販售憑證),并直接向茶戶購買。可即使這樣的改革允許商人與茶戶直接交易了,但商人也必須到官府“抽盤”,繳納稅后,才可實現茶葉的買賣,以達到政府專賣的目的。

    然而,這種對官府和茶戶而言都能獲得好處的改革并沒能持續多久,政和二年(111年)也就是去年,蔡京這老賊卻又準備搞第三次改革,按照如今透露出來的消息,他這次改革的腦洞也是奇大,不但要改革茶榷,還要動鹽鐵榷和馬榷,但去歲刮過一陣風后就沒了消息,反正到如今也沒有關于改革的公文發到黃州府來。

    所以,姚政先前希望動流民們落籍黃州當茶戶,流民們顧慮多多,根就無人應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同德县| 阜新| 金湖县| 竹北市| 沿河| 井冈山市| 永顺县| 津市市| 安义县| 仙居县| 依安县| 凤山县| 临沧市| 镇坪县| 阳谷县| 枞阳县| 吉隆县| 蛟河市| 泸州市| 安新县| 宁远县| 尚义县| 哈巴河县| 巴里| 巴塘县| 宜黄县| 南充市| 清水河县| 阿合奇县| 出国| 桐梓县| 富蕴县| 余庆县| 营口市| 汾阳市| 孟津县| 平湖市| 即墨市| 莎车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