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還不算完,那王仔昔所修習的乃是什么通玄術,也就是問卜起乩,言未來之事,不久林靈素便起釁與王仔昔在宮中斗法,具體過程雖然沒有傳出來,但斗法的結果是王仔昔大敗,被趙官家當場下獄打入了開封府大牢,不久便死在了獄中。
還有,便是今歲京師附近大旱,這林靈素自稱修的什么雷法寶箓,能夠呼風喚雨,于是趙官家便命他祈雨,結果他托稱大旱乃是天罰,拒不應旨。然后蔡京奏其妄請治其罪,結果林靈素反奏童貫、蔡京等奸臣,是“飛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頭”轉世禍國,所以才有大旱這等天罰降下,勸請趙官家將這人斬決。甚至他還寫明奏,故意散明間,稱:“愿陛下知丙午之亂(指唐安史之亂),奉大道,去華飾,任忠良,滅奸黨,修德行,誅童、蔡,此禍可免,他時玉府再會天顏,不然則大禍將臨。”
其后,林靈素又多次假借神祇之名降言,警告:“幸避地,勿尚奢華,當出圣斷,毋聽奸邪所敗。”
反正,如今這林靈素正與蔡京斗的火熱,而且那與蔡京沆瀣一氣的童貫根就是躺著中箭,如今那“飛天大鬼母”竟也成了童貫的別號。
這事來,黃杰聽得哈哈大笑,可黃玉子等人卻是愁眉苦臉,黃杰問其緣由,卻才知道這林靈素非但有膽與蔡京、童貫硬扛,而且平素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主動去那些大言不慚的道士斗法,只要有什么道士敢在東京城里冒頭,不出幾****肯定就要尋來。
這前不久,據當朝太子受了胡僧人鼓惑,便去尋林靈素斗法,當時共去了胡僧十二人,宋僧二人,斗法的詳情雖然沒有外人瞧見,不過當時卻叫了諸王暨群臣觀看,所以傳言出來甚是詳細。
卻當時皇太子上殿奏曰:林靈素妖術,愿陛下誅之。兒臣每日念他,自知法門廣大,不可思議,如陛下不信,乞宣法師等皆見在京,可與林靈素斗法,辯其邪正。
時有胡、宋僧十四人會于凝神殿,帝宣太子諸王暨群臣觀看。林靈素先卟水一口,化成五色云,中有仙鶴百數,一飛繞殿前,又有金龍獅雜于云間。
僧等奏曰:此非也。乃紙龍鶴耳,容臣等諷大神睨,即令龍鶴墜地,化為紙也。
太子聞之,喜曰:若果然,則林靈素法偽當斬。
正誦嘆間,十四人中只有兩人能諷,馀者皆不能語言,面若死灰。
太子叱先生曰:諸人若死,教爾還命。
林靈素便念吮訖,頓時仙龍鶴又加百數,蔽日遮云。
帝曰:此諫無效,別有何術?
胡僧十二人皆伏地戰懼,宋僧二人奏云:能吮水百沸。宣水令呎,果然。
太子擎水盂向帝前,呼先生看。林靈素取氣一口吹水中,水即清凍且結成冰。
帝責眾僧及太子云:朝待汝等甚厚,敢來妄言。
后林靈素又奏:乞燒木炭一千斤為火洞,表里通紅,臣乞與二人同入試驗。
良久火洞已成,林靈素云:臣乞先入洞,乞令二人隨入。
林靈素入火洞,火不著衣。諸人伏地哀鳴,告太子曰:乞救臣等性命,情愿戴冠執簡,聽役施行。
太子無奈下殿拜告,乞納皇太子冊贖。奉圣旨免罪,惟道堅二人系中國人,不應罔上,送開封府刺面,決配于前令眾。
(以上內容,見南宋名臣趙鼎所著《林靈素傳》)
簡單來,就是當今太子看林靈素不順眼,便找了十四個僧人來跟他斗法,其中十二個還是番邦來的胡僧。第一輪斗法林靈素先出招,大概使的是一個大型幻術,弄出了五色祥云和仙鶴獅龍出來,僧人們自然還是看得破,便只要念念咒語就能化解,結果其中十二胡僧直接中了魔法反制之類的法術“不能語言,面若死灰”,只有兩個宋僧勉強能念咒,但卻沒有什么卵用。
之后兩個宋僧覺得這樣挨打不行,便也出招“哪個啥!我們可以喝開水,燒得沸騰的開水!”(能吮水百沸),于是便叫人燒了沸水來試,果然兩人都能喝,于是太子就拿著水盂叫林靈素看,林靈素對著水盂吹了一口氣,結果水盂里滾開的水瞬間就結成了冰(寒冰凍結)。
然后林靈素就咱們不玩水了,玩火如何,燒個火洞出來大家進去走一圈看看會不會變成烤肉,這一局自然還是林靈素勝了,僧人們是敗得一塌糊涂,便來求太子救命。太子無奈之下,只能用了代表皇子身份的“皇太子冊”來贖,后來趙官家便也免了兩個還能喝開水的宋僧之罪(惟道堅二人系中國人),其余十二個胡僧則送去開封府刺面配,然后遣送回國吃老米去了。
如今,黃杰帶著一虎一熊來東京,雖然沒有到處招搖賣弄什么道法仙術,可如今趙官家冷不丁就給了他一個“驚霄處士”的封號,于是黃玉子他們就擔心那林靈素得了消息之后就會尋上門來。
不過一想,這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光是擔心也是沒用,黃杰便也安撫眾人,道了一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之后便與眾人拜別,自回了院休息。
翌日一早,黃杰剛才起身帶了熊虎正要去別院梨園早課,卻瞧見侍奉老火工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喚道:“師叔祖,禍事來了!那林靈素打上門來也!”
黃杰聽了一愣,便也笑道:“俺想著什么時候先去尋他,誰知他竟這般送上門來,且先叫他候著,待俺侍弄了兩頭畜生,再去會他!”
當下黃杰便也不慌不忙的帶著虎熊去梨園解,又會院與熊虎洗刷打理,這才換了一身正式的道袍,也與熊虎各自裝束,與灰熊穿了一件道卦,與白虎穿了一件道袍,這才慢條斯理的來到觀中正殿。
入內一看,黃玉子等一眾老道早早就在作陪,再瞧那客席上坐著一個年約四旬上下的中年道人,穿一身絳色素袍,面目儒雅,倒也不是惡型惡相的模樣。在他身后,左側侍立著一個身穿鸚哥綠袍子的三十余歲青年,右側站著一個十幾歲的童,都是空手。
見黃杰出來,黃玉子便來引薦,黃杰客氣的行個道揖言一聲幸會,那林靈素卻是大喇喇的身都不起,淡然了句:“久仰大名,今日得見,不過如此!”
黃杰便也好笑,反身坐了主位之后,便反譏道:“俺得道籍不過半載,來至東京不過十日,林先生何來久仰?莫非俺當初在凌霄殿上列班,你在殿下仰而不見,是以抱憾至今?”(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