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魏太武帝滅佛時,主要突出的是魏太子拓跋晃,如今唐武宗滅佛,突出的便也是那兩稅戶了。>
這兩稅戶也就是指按照當時唐朝的兩稅法納稅的民戶,來這唐武宗滅佛,起因也當時也有著一個非常嚴重的民生問題,那就是大量的百姓為了避免納稅,紛紛選擇將自家的田地低價甚至是無償?shù)馁浰徒o寺院,然后再以極低的佃租向寺院租賃田地來耕作。
甚至一些人干脆帶著家人都出家,男的做和尚,女的做尼姑,子女做沙彌。還有一些干脆自買自身給寺院做奴婢,從此便也過上了不用交稅,還有溫飽保障的美好日子。
而且,當時因為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憲宗敕迎佛骨(即所謂釋迦牟尼佛舍利)于鳳翔法門寺。先在宮中供養(yǎng)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禮敬,從而再次掀起國性的宗教狂熱。是時,“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chǎn)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yǎng)者”(《資治通鑒》卷二四)。
竭產(chǎn)充施,也就是把家中的財產(chǎn)都捐給寺廟,但這還算不牛叉的。那燃香臂頂供養(yǎng),可就牛叉多了,所謂燃頂,也就是在頭頂用香燙上戒疤或是點“天燈”,而燃臂又分大臂(手臂)和臂(手指頭),也就是真?zhèn)點燃了燒掉……(詳情請見度娘關(guān)鍵字搜索燃指供佛)
而且,搞這些玩意的,還不是佛門邪支,燃頂、燃臂、燃指的記載,就在當年唐玄奘千辛萬苦從天竺取來的大乘真經(jīng)中。例如《梵菩薩戒經(jīng)》輕垢戒第十六條:‘若不燒身臂指供養(yǎng)諸佛,非出家菩薩。’又在《法華經(jīng)》的〈藥王菩薩事品〉,也有燃身供佛的記載,其中:‘若有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燃頭指,乃至足一指,供養(yǎng)佛塔,勝于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森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yǎng)者。’
所以,在唐武宗和朝臣看來,你們這些刁民不但想著法子變出花樣來逃稅避稅,還特么玩自殘,這也太過分了。好,既然你們喜歡自殘玩絕的,咱就來個更絕的,于是從會昌二年(84年)十月起,唐武宗便下令凡違反佛教戒律的僧侶必須還俗,并沒收其財產(chǎn)。
此后,唐武宗6續(xù)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侶人數(shù),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侶蓄養(yǎng)奴婢的數(shù)量,很多寺院被拆毀,大量的僧侶被強迫還俗。到了會昌四年(844年)二月,唐武宗又降旨“不許供養(yǎng)佛牙”,同時規(guī)定:代州五臺山及泗州普光寺、終南山五臺寺、鳳翔府法門寺等有佛指骨之處,嚴禁供養(yǎng)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錢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這些地方受一錢施舍者,背杖二十。
到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又開始了更大規(guī)模的滅佛,他下令僧侶四十歲以下者部還俗,不久又規(guī)定為五十歲以下,很快連五十歲以上的如果沒有祠部的度牒也要還俗,就連天竺和日來的求法僧人也被強迫還俗。
當時來唐朝取經(jīng)的日圓仁和尚在他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詳細記錄了這次“法難”的情況:根據(jù)唐武宗的旨意,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廢毀;下州寺院部拆廢。長安和洛陽開始允許保留十寺,每寺僧十人,后來又規(guī)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三十人。
至于總計拆毀的寺廟,以及收繳的土地錢財,前文有述也就不再多言了。
就黃杰故意點出了兩稅戶后,趙官家便也自然接著捧哏道:“二十六萬僧尼、十五萬奴婢,倒也不多。將明,可抵的一個國朝下縣?”
見趙官家需要幫腔,王黼自然機靈,便也答道:“陛下,國朝規(guī)制,四千戶以上為望縣,三千戶以上為緊縣,二千戶以上為上縣。四十余萬人,至少可成十萬戶,起止是下縣……若聚居一地,或可為赤縣也!”
這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路、州(府)、縣三級制。縣,分作赤、畿、次赤、次畿、望、緊、上、中、中下、下十等。都、陪都城內(nèi)及附近的縣依次分為赤、畿、次赤、次畿一至四個等級,其他五至十等級的縣以戶口多少依次是四千戶以上為望縣,三千戶以上為緊縣,二千戶以上為上縣,一千戶以上為中縣,五百戶以上為中下縣,不足五百戶為下縣,并每三年升降一次。
就是如今,大宋的赤縣也不過開封府開封縣、祥符縣,應(yīng)天府宋城縣,河南府河南縣、洛陽縣,大名府元城縣幾處。
趙官家聽了,便也哦了一聲,卻是側(cè)臉看了看跪著的太子趙恒,見他俯垂頭,便也冷冷一笑,便也對黃杰使了個繼續(xù)的眼色。
黃杰便也曉事,繼續(xù)道:“至于那后周世宗,倒是少殺人,也不過廢毀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將無數(shù)佛像及鐘、磬等法器鑄成通錢,所得多少臣未見史載。不過后周世宗西敗后蜀,三征南唐,又北伐遼朝,所用軍輜,據(jù)便是滅佛所得。”
據(jù)史書記載,這“三武一宗”四次滅佛的主要原因,各帝王動機不一,情況各不相同,但都如出一轍。無非是一、政治原因;二、思想文化領(lǐng)域的沖突;三、是僧團道風方面的缺陷;四、是僧俗之間的經(jīng)濟利益矛盾等問題。
但綜合來看,這歷代帝王之所以滅佛,為名或者置氣的當真不多,而歷次滅佛的巨大收獲,該是主因。所以宋代宗頤禪師為此做過檢討:“天生三武禍吾宗,釋子回家塔寺空,應(yīng)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檢守真風。”
不過,有關(guān)后周世宗滅佛的事情,趙官家聽了卻是無動于衷,想來還是因為事關(guān)宋太宗代周,見趙官家不來接茬,黃杰在停頓了一下后,便來道:“所以,叫臣看來,歷代滅佛,多是去其表,限其法,并未毀其根,滅其心。所以臣這下策,自然要綜合歷代滅佛之策,狠上加狠,毒上加毒。這第一步,便是明旨天下,勒令天下釋徒以三月為限,自行交出所占田地、山林、廟產(chǎn)、錢財,官府接收之后,可視僧尼出家年限,予以一定錢財返還,令其自行返家還俗就是!”(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