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上的外掛反應裝甲,一塊塊大如同成人手掌,以熟牛皮條裹夾經過耐火處理的藤條織成的襯里編攛,平時可以收起來放入輜重車中轉運,戰時根據需要來外掛就成了。
而且,采用鱗片狀綿鋼板,一方面便于拆卸和更換受損甲片,另外一方面采用魚鱗狀的疊攛工藝,不但能夠有效的防御金屬箭矢的正面射擊,便是碰上地方使用拋石炮或是投石機進行石彈攻擊,只要打過來的石頭沒有過三斤重,也是絕對無法傷害到反應裝甲保護下的車體身,不過如果對方射過來的石彈太大,也就不用研究了。
此時,車陣屬于完展開的狀態,“品”字形三才陣的正前方左右雙陣,各占據著柔狼山口的道左和道右,四十輛戰車和二十輛后勤輜重箱車,以三十輛戰車作為正面,十輛戰車對著道路,然后將二十輛后勤箱車貼靠在山道口背面和底部,形成了一個“日”字的陣型。
至于一共也就六十輛車,卻為什么不擺“口”字形的車陣,是因為“日”字能夠獲得更大的空間來布設防箭棚。前文過,黃家的戰車在設計上采用的是可拆卸結構,戰車的車身主要分成車體、車駕、車輪和四壁車板,這其中戰車的左右兩面為主戰車板,前后兩面為側板,在需要的時候,左右兩面的車板可以完拆下然后更換或拼裝,而前后側板則各自裝有兩對合頁,可以左右開合。
而如今,韓進寶布下的車陣,部以車子的左面對外,左面車板放下直抵地面,右面車板拆卸后加裝到左面上方,因此也就形成了一面類似于城墻的防御結構,兩面車板疊加后得到的壁壘高度高達一丈四尺(接近四米五),這是一個很尷尬的高度。
以如今正常人平均五尺出頭(約一米五、六)的身高來計算,如果壁壘的高度在一丈左右,還有徒手攀或是多人配合搭人梯的可能,但多出四尺之后想要單人攀難度高了多少不,要疊羅漢搭人體至少要三層才能行。
而一丈四尺的高度對騎兵來也是尷尬,就算如今最優良的西夏戰馬,平均肩高也不過四尺半,能夠有五尺的身高都也算是“寶馬”了,如黃杰當初跟老胡兒購買的黑云、青花驄和黃驃三匹馬兒身高都過了五尺,也才賣的一千貫一匹。
以如今大宋馬榷的規定,身高四尺四寸以下為劣馬,價格都在五、六十貫左右;四尺五寸左右為中馬,價格在百余貫前后;過四尺六寸便是良馬,多是有價無市。
換言之,不論是西夏還是遼國,甚至是大宋,騎兵所用的戰馬多是四尺半前后的中馬,只有校尉或是將領親衛才有可能能騎乘身高過四尺六寸的良馬,五尺以上的寶馬也就只有主帥和部將才有資格騎了。
換言之,平均五尺左右身高的騎兵騎著四尺半身高的戰馬,是肯定躍不過一丈四尺的壁壘車墻的,就算他沖到了車墻腳下,想要徒手攀,就算讓他踩在馬背上跳腳,也會剛好差了那么一二尺的身高,然后……也就悲劇了!
戰車在戰時完展開后,車廂內部的空間會被完清空,然后每輛車的車廂里會有一個六人的戰斗組,掌控著安裝在車廂內的兩架簡裝版八牛床弩,六人組其中有射手一人,裝填手四人,觀測手一人。射手和裝填手的作用自然也就不了,而觀測手的作用就是從車體內部的射擊口撥動外掛的反應裝甲片,并將目標的射擊諸元報給射手,在射手射完畢后還要迅合上裝甲片。
然后,在車體下部,還有一個六人戰斗組作為預備隊,如果敵人在遠處射擊,預備組就會輪替著入車為床弩上弦裝填,如果敵人派遣步兵撲上來“蟻附”攻擊車陣,那么這個六人組就會拿出制式的長矛,將矛桿套在車底的預制套環上,然后等著車中觀測手的口令往前一推,長矛就會通過套環和車墻上預留的穿刺口伸出,然后從外掛裝甲的甲片縫隙扎在敵人身上。
甚至,矛尖的長度只有三寸,且呈三棱型,并且在血擋的位置上還裝有一個十字形不足兩寸長的橫枝,這樣就能保證矛頭扎進敵人身體的深度只有三寸就會被橫枝阻攔,不會出現扎進人體太深拔不出來的情況。
此外,車頂也不是空無一人,正常情況下車頂也是有一個六人戰斗組值守,這個組既裝備扎刀、骨朵兒、盾牌等近戰兵器,也在車頂外掛的裝備箱里備有神臂弓和羽箭,可以躲在車墻后拋射,也可以起身從車墻上的射擊孔進行精確打擊。
然后,在戰車的后壁,還有用混雜熟牛皮條混合藤條織成的藤席防箭棚,戰兵可以躲在防箭棚下避開敵軍拋射來的箭雨,而但凡想要將箭矢過車墻拋射進車陣里,箭矢的落點必然是垂直的,因此也就完不射穿防箭棚上密織的藤席。要知道這些藤席若是在危及的時候,拆下來隨便捆扎一下也是可以拿來當做盾牌來用的,而藤牌兵的藤牌防御力如何也就不要多了。
此外,因為韓進寶這支新式戰車部隊,既是黃杰的心頭肉,也是高俅的親兒子,所以在裝備上也是極盡了所能。先就是,當日在戴樓門外放床弩夾擊建功的神衛軍第四軍第二指揮第三都的射手們數調撥近韓進寶部,此外高俅更是大手一揮給韓進寶調撥了軍器監的工匠,將城防用的八牛重弩進行改裝,使之可以在狹的車廂中使用,甚至還大手筆的一次性給韓進寶調撥了三百具神臂弓、一千兩百把大宋禁軍制式的兩石鐵胎弓,以及一些很牛叉的守城用的裝備。
可別覺得三百具神臂弓不多,這要是放在西北邊軍就可以組建出一個成建制的神臂弓箭陣,人員配置最少是一千兩百人的“指揮”規模,其配置為三百射手、六百裝填手,以及三百專門負責背弓箭和近戰的輔兵預備隊。
攻擊時以一百人為一個批次,在半盞茶的時間內(約五分鐘)神臂弓箭陣可以連續射至少三十六潑箭雨,可不要覺得這個度不夠快,要知道宋軍的神臂弓極限射程約在三百五十步前后,所以上弦需要蹶張(腳踩套環以身的力量來開弓),因此一旦以連環箭陣的戰術來射,就需要一人蹶張上弦、一人掛箭、一人傳遞、一人射,而且蹶張上弦的那人一口氣也蹶張不了多少次。
而今,這車陣里的一切,對于八十步外都目瞪口呆的西夏人而言,無疑都是匪夷所思的黑科技!(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