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官家到底怎么想,黃杰猜不透,只不過在抵達大名府的傷兵營,見著了御車軍的傷殘兵卒后,黃杰卻是出離的憤怒了。
作為后方的大營,并且是當朝太子的行轅,大名府城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至少拓地上前畝建成了四個巨大的營地。
四個營地分工明確,向南的負責北伐物資集散、向北乃是太子親軍龍衛軍的駐地、向西是各地輪換客軍的行營、向東便是處置前線傷患的傷兵營了。
黃杰抵達大名府時,太子趙恒正好歸朝述職,而職責看守行轅的另外一個大員蔡攸又跟黃杰交情不夠,自然不可能給什么面子出迎,只有大名府尹和一干中下級軍中將領做了個樣子。
黃杰也不跟他們客氣,略作寒暄之后便也直奔傷兵營,可等他當真見到滿營的傷兵時,還是給氣得滿面赤紅。
先這傷兵營中如今駐留的傷兵倒也不多,約有五千之數,而御車軍中的傷患便答道了兩千有余,算上一早岳飛心翼翼報上的三千余人的戰損,也即是在去年的北伐之戰中,不滿編的御車軍一家就折損了五千人之多。
而且待如今細細一看,赫然發現了傷兵當中至少有五六十個老黃州衛,當年編入御車軍的教導都統共也不過兩百人而已,由此可見損失是如何巨大了。
巡視一番之后,黃杰就把躲著不敢見人的黃州衛上尉邱寧給揪了出來,作為教導都的統制,也就只有他能把這次御車軍的損失給清楚了。
將邱寧給揪出了傷兵英往行館里一扔,黃杰便也虎著臉道:“前因后果如何,你只管直言道來!”
邱寧聞言,虎目瞬間赤紅如血,單膝跪倒道:“少主,非是屬下與眾弟兄怕死,實乃是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大宋宣和二年的冬月十六,宋軍于霸州城下再次誓師擊遼,其中以種師道坐鎮后軍,駐守霸州,以武泰軍承宣使王稟率領前軍,楊惟忠率領左軍,韓進寶率領右軍,劉延慶自領中軍策應。
出兵之后,王稟領前軍直插析津府,楊惟忠領左軍攻范陽、韓進寶領右軍攻永清策應,劉延慶的中軍跟在王稟身后先圍固安(該城在范陽與永清之間)后再北上支援。
然后遼軍卻在偵知宋軍行動,先是僅派少許遠攔子哨探,而后擺出了面死守的態勢,直接放宋軍長驅直入,王稟所部于冬月十九下午抵達了析津府城下。王稟倒也是個老成持重的將領,抵達析津府后瞧著城頭嚴陣以待的遼軍他也不敢托大強攻,便在城前西南五里、東南六里處扎下營寨,等待劉延慶的中軍抵達。
冬月二十中午,劉延慶的中軍先頭部隊便也抵達城下,然而也就在兩部的士卒正要準備為勝利會師而歡呼雀躍之時,遼軍一支重甲騎兵部隊卻是如鬼魅一般突然出現,襲擊了劉延慶部的后隊和尾部的輜重部隊,頓時造成了宋軍巨大傷亡,輜重部隊運送的攻城器具更是損毀了超過七成,雖然王稟派出了手中部的騎兵前往救援,但宋軍的輕騎盆碰上遼軍重騎的唯一結果就是送菜,此戰宋軍當場戰亡便有三千二百與人,傷二千余,損失糧草輜重難記。
不過由于王稟較為穩重的緣故,他在城下扎建的營寨倒也抵住了遼軍的兩撥強襲,最終在糧草不足,攻城戰具也不足,左右兩路無人遮護的情況下,只能改前軍為后軍,掩護劉延慶回撤至范陽與楊惟忠匯合。
后休整了差不多十日,在韓進寶部攻下永清并將部隊運動到固安附近后,這才三軍連成一線,再次往將占線推進至析津府城下。
至于韓進寶的御車軍攻下永清,倒也沒費什么周章,按照戰報描述和邱寧的解,當時的戰況是御車軍先圍城三日,然后第四日一早先用一輪車載床弩對永清南門的城門樓子來了個飽和式的抵近射擊,當場將永清城守以及下屬十余位將佐、隊將射殺當場,而后又派出三百輕兵直接通過攀爬釘在槍頭的床弩巨箭搶攻上了城頭,最終在付出了百余人的傷亡后奮力打開了城門,而后林沖親自率領一千五百名御車騎兵沖入城中,奮戰了三個時辰便也肅清了城內遼軍,徹底奪下城池。
再三軍連成一線后,選擇的陣型是劉延慶居中,王稟在左韓進寶在右,至于楊惟忠因為沒能攻下范陽,只能繼續原地圍城,防止范陽守軍出城襲擊宋軍的糧道和截斷退路。
三軍再次推進后,雖然遼軍屢次派出了中等規模的騎兵部隊前來阻截,但由于宋軍穩扎穩打的用陣型緩慢推進,倒也沒給對方占了便宜。
最終,宋軍于臘月初二的中午再次抵達了析津府城下,三支部隊的總兵力也達道了八萬人之巨。其中以劉延慶的四萬中軍為大頭,王稟部兩萬一千居次,韓進寶的一萬八千御車軍居末位。
也就在此時,不論是種師道,還是韓進寶和王稟,都建議再次擺出穩扎穩打的烏龜陣型,先三面合圍將析津府困住,然后依靠城池修建營寨,挖掘壕溝阻撓遼軍出擊,先圍困它幾個月,等到來年開春再攻城不遲。
然而劉延慶卻是建功心切,又拿著童貫發來,要宋軍速速攻城的軍令為依憑,在圍城僅僅五日,宋軍的攻城營寨剛剛建成,士卒們還未能喘上一口大氣的時候便強令攻城。
而且,在指揮王稟和韓進寶分別派出少許人馬仰拱東西二門的時候,他自己卻是把四萬大軍里的三萬人馬都壓上了南門,想要學著韓進寶攻克永清的路子,一家伙就攻破析津府。
可這一次,劉延慶顯然是撞上了鐵板,此戰與宋軍而言或是收復失地的榮耀之戰,可對于守衛析津府的遼軍而言卻是存國與否,亡敗種滅的生死之戰。
攻城這日一早,劉延慶部用床弩和旋風炮、霹靂炮(人力投石器)等攻城器械對析津府南城一頓狂轟亂炸,至中午時便生生擊破南門甕城外墻三處,擊毀城墻六處。午后宋軍鳴鼓進擊,派出了六個批次,每個批次兩千人的輕重甲步卒向城頭發起了沖擊。
然而城上的遼軍抵抗意志更是頑強與堅決,不但三次將已經沖上了墻頭的宋軍趕下,更對進攻的宋軍造成了五千余人的傷亡。雙方戰至日暮也未能分出勝負,宋軍方面只能鳴金收兵,準備擇日再戰。
可就在當夜,已料定苦守一日早已精疲力盡的遼軍,竟然還有余力派出夜襲部隊,更是繞過了宋軍哨探夜不收的層層遮護,直接出現在了劉延慶所部的后方,并順利實施了火攻,當場燒死燒傷宋軍超過了萬人,更燒毀了大量的糧草和軍械物資與攻城器具。(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