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宣德門外的罵聲雖然如雷貫耳一般傳入了皇宮之內,但猶如炸了窩一般的宮內卻是無人理會,宮人們一個個縮著脖子,看向崇政殿瑞瑞不安。
但見黃門三五成群的架著一個又一個的太醫正往崇政殿趕,一個個跑得幾乎命都不要的樣子。有嘴碎的稍微一打聽,便也就得知趙桓又厥過去的消息,便也憶起這新帝上一次昏厥還是在他繼位的時候。
當時金軍南下,河北之淪喪后,太上為避免成為“亡國之君”,便趕緊下詔令太子趙桓嗣位。趙桓深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不肯從命,于是太上便也設計,假命趙桓前往探病,等他到來時讓宦官給他穿戴龍袍,趙桓因為拼命掙扎也曾昏厥過去。
如今這“又”厥了過去,但聽得皇城之外震天般的罵聲,原因如何也就不用猜了。
但也經過一幫太醫“不惜一切代價”的力救治,直到快要動用“黑狗血”這等居家旅行必備的神物之時,趙桓終于幽幽轉醒了過來,只是醒來之后便也見得嗓子里唿嚕了幾聲,便開口吐出了一口烏黑的肺血來。
一旁候著的幾位太醫一見,一個個臉上都迅速閃現出了驚懼的表情,只有坐在趙桓床前的太醫令臉上擠出了難看的笑容,忙于一旁的李若水等人道:“大善,吐出這一口淤血,陛下康復有望了。”
待一眾太醫退下之后,也才見得李若水等人圍攏上來,瞧著臉色慘白的趙桓不出話來。這宣德門外的罵聲雖然震天,但也委實傳不到崇政殿來,不過趙桓還是從眾人難看的面色瞧出了端倪來,但也見他在內侍的攙扶下奮力坐了起來,便也拿眼望向了李道:“如何?”
李此時早換了條新褲,見趙桓來問,只得將此時宣德門外的熱鬧與他了,何栗更是配合的將太學生們用人血寫在儒衫上的上疏呈了上來,直看得趙桓兩眼發黑,險些又暈了過去。
一旁的鄭望之見狀,便也道:“陛下,如今之計,若不不處置八賊,只怕民憤難消啊!”
這話來,頓時惹來何栗和李若水的怒視,何栗呵斥道:“八賊之,卻有偏頗。余人不論,李綱與宗澤何罪?”
李忙也幫腔道:“吊民伐罪,莫須有之!”
這“吊民伐罪”是出自戰國孟軻《孟子滕文公下》:“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意思差不多也就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而“莫須有之”的意思,也就是“未必有,也許有”,李這話也即是既然如今天下人把李綱與宗澤歸列在“八賊”之內,那他們就是賊了,至于有沒有真的犯錯,也就不重要了。
頓時,李的法就讓何栗啞口無言,只有李若水略微思索了一下后,忙也道:“不可!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如今東京城防,靠李、宗二人操持,萬萬不可撤換。且今日之事,李伯紀也是為陛下分憂,并無太大的過錯。”
這話來,何栗忙也幫腔,頓時鄭望之和李與何栗跟李若水便也分成了兩派,就在趙桓面前爭執起來,到最后趙桓聽得頭大,只能喝止雙方,直叫拿出一個處理其余六賊的章程來。
最后還是李若水道:“六人之中,除王黼、李彥二人在京,余人莫不是在太上行在,又或是他處,陛下可下詔貶之,以昭天下!”
趙桓聽來也是無奈,他如今困守愁城,除了下下詔書之外,還真是無計可施,而且又想起了王黼于他之“害”更是咬牙切齒,當即就命李若水、鄭望之二人擬詔,第一道詔書便是抄沒王黼家,將其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
至于蔡京,由于只是知道他跟著太上趙佶跑去了鎮江,并無實際的下落,因此對他也是抄沒家產,并且還包括了他兒子蔡攸等人的家宅,并下詔將他貶去嶺南欽州。
至于梁師成、朱和李彥三人,處置又各有不同。首先就是朱如今還在杭州,且在東京并無家宅,雖然他的后臺靠山是太上皇,可這人并非是科舉出身,而活脫脫就是個幸近的刁民,因此趙桓干脆膽子一毛,便將他一捋到底,削去官職,流放遁州。
而梁師成則是宦官,如今就在太上趙佶的身邊,處置起來還真好辦,干脆便將梁師成貶為彰化軍節度副使,至于能不能執行到位,也就先不去了。
到是最后,對于如何處置李邦彥就有些讓人為難了,因為正起來,李邦彥屢次出使金國,雖然他作為正使,在勾連張鈺叛金投宋這事上的確有功,但也的確是金軍借由張鈺之事攻宋的引子,他“結怨于西北”雖然不錯,可若要以此為由頭處置他,這就有些不過去了。
想來想去,趙桓干脆命人去往李邦彥的居所將他召來,想要與他商議一下對他的處置辦法,因為當初太上趙佶南下“燒香”的時候還特別給李邦彥升了一個龍德宮使并太宰的官,將他強留下來輔佐趙桓。
哪知道,也就個把時辰功夫,便也瞧見被趙桓指派去傳召李邦彥的黃門衣衫不整的被人抬進了崇政殿,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傳了李邦彥后,因為趕得急,一不心就撞上了宣德門前的吃瓜群眾,李邦彥的坐轎被人認出后就被當場掀翻在地,混亂中黃門見勢不妙急忙逃竄,卻還是慘遭蹂躪,而李邦彥更是在人群中失散了。
不久,禁軍前來通報,終于在宣德門北邊的護城河邊尋著了被人打得暈厥過去的李邦彥,抬進崇政殿時便也見他面目腫得好似豬頭,已經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經過太醫一番手忙腳亂的救治,命雖然是救下來了,但今后李邦彥還不能靠著他那“浪子宰相”的招牌和皮相混飯吃,怕就難了。
也就在李邦彥尋著不久,卻聽宮門使又是火急火燎來報,是太學生們又有上疏呈進,趙桓接來一看,險些當場又昏厥了過去,卻見這新來的上疏又列了一份名單,要求懲治的人多了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等人不,還要給黃杰正名。
疏曰:“在廷之臣,奮勇不顧、只身勤王者,黃杰是也,所謂社稷之柱,國之驃騎也。其庸繆不才、忌疾賢能、動為身謀、不恤國計者,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