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城前約戰不同于攻城,進攻一方自然不能把軍陣直接擺到城池腳下,讓城內應戰的守軍出來之后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所以預先讓出戰場。rg
而長度約有三千余步,寬度接近十數里(城池的寬度)的戰場,便是數萬人在此約架也都夠了,區區兩千騎兵在此對壘自然顯得綽綽有余。
于是,便也瞧見兩個騎陣都是慢慢往戰場中線靠攏逼近。
先來金軍這邊的盤龍陣,要形象一點比喻,差不多就是一個“O”的造型,中間的重裝連環馬“鐵浮屠”形成的圓陣較大,兩側跑動拉煙造塵的輕騎形成的圓陣個頭就一些。
至于宋軍這邊的月陣,也剛好有個符號可以用來形象的描述,便是“◎”,持弓騎兵猬集中央形成圓陣,持盾近戰的左右兩軍繞著圓陣跑圈形成了一個外圈。
很快,也就見著金軍的騎陣保持著“O”的陣型由北向南慢慢行來,而宋軍其中“◎”也不緊不慢的往北移動,待兩軍逼近至相距差不多百余步的時候,也就瞧見金軍兩側的輕騎陣中率先發出一陣急哨,便朝著宋軍拋射出箭矢來。
這雖然不知金軍如今標配的騎弓性能如何,但以大宋軍中標配的鐵胎騎弓平均射程一百二十步的距離來,在百余步的距離進行拋射的話,若是箭矢打擊的是無甲或輕甲目標,或許也能建功,可若是對上的是身都裝備了重裝金屬甲的高防部隊,除非運氣極好,否則便是白搭。
所以,眼瞧著金軍已經開始拋射,而宋軍這邊除外圍跑圈遮護的騎兵紛紛縮頭縮腦舉盾遮護外,倒也絲毫沒有半點亂相,屹然不懼箭雨繼續跑進。
待得兩軍接近至差不多九十余步的距離時,金軍輕騎的第二潑箭雨又發射過來,折家軍還是不管不顧,繼續往前靠去。
待得雙方接近至最多七十步的距離時,也就在金軍兩側輕騎的第三波箭雨發出的同時,就聽得折家軍騎陣中突然爆出一聲近乎整齊劃一的“呼哈”聲,就瞧著一大波黑色的羽箭猛然飛撲而出,直朝著金軍騎陣左側的輕騎鎮射去。
雖然這個瞬間很快,可戰場內外的大多數都分明瞧見了,兩潑箭雨以幾乎完美的拋物線角度各自起飛,又在空中相互交錯,最終義無反顧的一頭扎下,奔著各自的目標去了。
也幾乎是羽箭破空的聲音敢往戰場四周擴散的同時,兩軍陣中便也暴出了人呼馬嘶的慘烈之聲。
箭如雨下之中,也就瞧著金軍左側的騎陣瞬間人仰馬翻了一大片,原如龍卷一般拉煙造塵的騎陣頓時便瓦解余無形。至于宋軍這邊,也有不少外圍持盾游走遮護的騎兵中箭倒地,不過中軍之中持弓發射的士兵在射出箭矢后,便迅速取盾遮頭,竟是硬生生以騎兵隊列弄出了步兵盾陣一般的效果,傷亡極少。
至此,雖然這金軍方面先一步發射箭矢,并且還多射出了兩波,可遭到集火打擊后,持弓輕騎完扛不住宋軍騎弓的打擊,就這一下至少傷亡近百。
一見雙方才交手,宋軍的一波反擊就射垮了左翼的輕騎陣,金軍方面這邊自然是大吃一驚,而遼陽城上也頓時歡聲如雷。不過,這也才是剛剛開始,也就瞧著差不多也就是三五息的時間之后,金軍的右側騎陣再次射出了一波箭雨,已經逼近至差不多五十來步距離的宋軍這邊在硬抗了這一波箭雨后,也是反手又回贈了一波箭雨。并且順著騎陣之中一聲號角響起,也就瞧著“◎”的陣型瞬間結體變成了“↖↑↗”三股鋼鐵洪流,直直往金軍的騎陣撞了上去。
也不知是金軍右側的騎陣士兵智商普遍較高,還是瞧著左側騎陣的倒霉模樣后火速充值了智商,折家軍發射的第二波箭雨建功反不如前,并且隨著折家軍的變陣,瞧著金軍陣中嚎嘯連連,接著金軍原“O”的陣型迅速也各自分離,成為“OO”的模樣。
五十步的距離,對于提起了速度并發起沖鋒的騎兵而言也就是幾個眨眼的功夫,便也瞧見千騎折家軍分作三路,直如“O↑↑↑O”的樣子沖進了金軍陣中,展開了肉搏。
槍刺、矛捅、箭射,騎兵最大的威力就是對步兵造成的沖擊踹陣和連人帶馬如同肉山一般給人帶來的壓迫感,實際上只要步兵一不膽怯,二懂得使用有效的戰術和技能,步兵克制起騎兵倒也輕松。
至于騎兵對騎兵,好聽點是勇氣與力量的較量,難聽點就是一場爛仗!
就此時,折家軍體上下,不論是之前持盾遮護的左右兩軍,還是持弓發射的中軍,都已經各自收起盾牌和騎弓,從馬鞍下的得勝鉤上取出了槍矛,排著如箭頭一般的隊伍,直直沖入金軍的陣中,瞅準了機會后要么就是一招被稱之為“仙人指路”的穿刺,要么就是一招被稱為“橫掃千軍”的劈擊。
有運氣好的,刺出的時機剛剛好一下便將槍矛捅進了敵人的身軀,要么是借助沖擊力直接將敵人推下馬去借機抽出兵器,要么敵人在受創之下反手捉住了兵刃,這時便要果斷脫手放了兵器,抽出備用的長兵或短刃再戰。
也有運氣不好的,要么沒刺中,要么就是橫掃時被敵人把兵器架開或者鉤住,這時能給他的選擇倒也不多,一個是丟了兵器跑回隊伍中躲避,另一個就是舍身撲上去給隊友制造殺敵的機會。
一時間,刀槍碰擊之聲和廝殺吶喊聲響徹云霄,一千著紅甲紅披風的折家軍宛若三股紅色的洪流,在直直扎入金軍陣型后便如三條游龍在戰場中穿梭游走,而一千金軍鐵浮屠也十分靈活的再次混合成了三個黑黃色相間的圓陣防守反擊,就見得游龍每一次貼近圓陣穿過,必然會帶來一道道血光四濺的痕跡。
在不斷的碰擊和穿梭中,紅色游龍的身子開始慢慢變細,而圓陣的身子如被扎破的氣球般也不斷破損收縮。
最終,莫約也就是過了差不多一盞茶的時間不到,金軍位于左側的輕騎圓陣首先抵抗不住,再也不能結成圓陣抗擊,瞬間被一股紅色的騎兵洪流踹破后消弭與無形,跟著右側的騎陣見勢不妙,旋即憑死往中間的中軍主陣靠了過去和二為一。
到此,這什么盤龍陣,便也算是破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