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作為一個最成功的籃球聯賽,其選秀機制,一改再改,差不多已經把所有漏洞都堵上了。
在NBA的選秀歷史上,有那么幾個特別的案例,不得不提。
第一個就是1994年的狀元秀,綽號“大狗”的格倫-羅賓遜。
在NCAA里有著奪目表現的羅賓遜,不出意外被密爾沃基雄鹿在第一順位選中。
可在簽合同的時候,卻出了問題。
羅賓遜獅子大開口,要求簽一個1年68萬美元的合同。
要知道,那時候如日中天的“飛人”喬丹,工資也才4萬美元而已。
可最終,為了球隊未來,雄鹿還是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了。
這就讓后來的勞資協議,立刻就對新秀的合同年限和工資金額做出了限制。
按1999年的勞資協議,現在的首輪秀,簽的合同,都是標準的3+1。
每一個新秀,對應他的順位,都有固定的合同金額。
當然,談判的時候,球員工會也沒有讓老板們把好處占了。
球員們也有福利:第一輪的選秀球員,只要簽約,就是有保障的合約。
只要簽了約,新人們即使一場也打不了,前三年的工資也得如數照發,球隊要三年之后才有選擇。
為什么要強調是“第一輪”呢?
因為能在NBA長期打球的,絕大多數球員都是首輪秀,談判的時候,二輪秀的權益就被賣了。
二輪秀的簽約,既沒有首輪秀的那些限制,當然也沒有任何保障。
------------------------------------------------
第二個案例,就是1年的狀元秀夸梅-布朗。
那一年,喬丹在奇才做老板,負責選秀,就在第一順位選了高中生夸梅-布朗。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夸梅-布朗是最大的水貨,成了喬丹光輝籃球歷史上少有的污點。
要知道,那一年的新秀,打出來的可不少,不“最佳新人”保羅-加索爾,后邊還有“扣籃王”賈森-里查德森、喬-約翰遜、托尼-帕克、扎克-蘭多夫和阿里納斯。
但這就是NBA選秀的“潛規則”:順位靠前的球隊,看得更重的是天賦和潛力,而不是即戰力。
高順位的球隊,基上都是要重建的爛隊,根不在乎花幾年時間培養一個巨星,對新秀的即戰力就沒那么在乎了。
那什么是天賦呢?
身高、彈跳、速度,這是顯而易見的天賦,籃球智商也算,但太虛,除非在美國土打了幾年,大家都知道你球商高。
至于技術,在專家們看來,有了天賦,什么技術練不出來?
所以,狀元秀的選擇,歷來都更鐘愛大個子。
關于選秀有句名言:不知道選哪個,就選大個子。
所以,選夸梅-布朗真怪不了喬丹,夸梅-布朗的身體天賦并不比霍華德遜色。
想當年,即便喬丹那么優秀,即便火箭隊前一年才選了明星內線桑普森,還是用狀元秀選了奧拉朱旺。
再比如,去年活塞選秀,一看隊里啥都不缺,好吧,選大個準沒錯,就選了米利西奇,連大學明星安東尼和韋德都不要了。
翻一翻NBA的選秀歷史,狀元秀幾乎就是清一色的大個子。
個子狀元掰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那基上都是公認的明星,早就名滿美了,鐵定要成巨星的,根不不用考慮。
---------------------------------------------------------------------------------
這第三個案例,就是前文提到的阿里納斯,最出名的二輪秀。
正常情況下,優質的新秀,是很難掉到第二輪去的。
NBA那么多專業的球探,集體眼瞎的情況,畢竟不多。
而想進NBA打球的新人,誰又愿意掉到二輪去呢?
二輪秀選中了也不一定簽約,簽了約也可能沒保障,一個表現不好,就可能被球隊裁了。
而且合同金額,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底薪。
更慘的是,首輪秀都是球隊重點培養的新人,一般進了球隊,就是主力,或者主要替補。
而二輪秀,就只能從板凳席的最末端開始混,從替補的替補,甚至是“飲水機管理員”開始混。
首輪打球的時候,二輪只能在板凳席上揮毛巾,當觀眾。
打球的,誰沒有受傷的時候?
能上場比賽,誰愿意天天給人當陪練?
能拿高薪,誰會跟錢過不去?
所以,基上,新人們到球隊試訓的時候,都卯足了勁,力表現。
可偏偏阿里納斯就掉到了二輪,據是因為試訓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好。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阿里納斯被勇士選中之后,第二年就打出了明星數據。
可勇士當初只跟他簽了個1+1的底薪合同,等阿里納斯打出了耀眼的數據,勇士能給的最高薪水,僅僅是5萬不到的中產合同。
勇士辛辛苦苦培養的新人明星,一下就被華盛頓奇才用高薪挖走了。
在此前的勞資協議里,也有防止隊球星被挖的條款,就是著名的“拉里-伯德條款”。
但那個條款針對的是打了三年,沒被解雇也沒有以自由球員身份換過球隊的老兵。
誰也沒想到,二輪秀里邊,會冒出一個頂薪球員,這就成了一個漏洞。
在未來的勞資協議,會專門出一個“阿里納斯條款”,來補這個漏洞。
------------------------------------------------------------------------
有了勞資協議里的這些限制,NBA球隊選人的時候,就有很多考慮。
相比高順位,那些靠后的選秀順位,對有的球隊來,就有點雞肋了,選不了太優秀的球員,卻要強行簽3+1的合同。
很多時候,球隊都想把靠后的首輪秀給扔掉。
但勞資協議又規定,不能連續兩年沒有首輪秀。
所以,那些戰績非常好的球隊,選擇順位靠后的新秀,就特別謹慎,基上都是選那種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角色球員。
這種人,有一技之長,一進NBA就能從替補席上發揮能量。
有的強隊已經沒了薪金空間,簽自由球員有了限制,對這種靠后的首輪秀,就更謹慎了。
像歐洲的一些球員,已經打出了不俗的數據,NBA強隊卻不敢在首輪選。
就怕選上之后,球員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去NBA,那就白瞎了一個引進球員的機會。
而二輪秀,倒是成了有些球隊的淘寶秀,雖然這么多年,也沒有幾個球隊淘到寶,經理們卻樂此不疲。
就因為選了二輪秀,既可以不簽約,也可以簽很短的非保障合同,還能用最低工資。
如果表現不好,那就認栽,裁了就是,損失也不大。
之前雄鹿的邁克爾-里德和勇士的阿里納斯,不就是二輪里淘的寶嗎?
甚至還有今年的總冠軍得主,兩屆最佳防守球員,活塞的-華萊士,在1996年的選秀里,連二輪都沒選上呢。
在未來,來多的歐洲球員進入NBA,二輪里出人才,都不算什么新鮮事了。
陸笑風的能力,作為國家隊主教練的哈里斯,當然看在眼里,他也給牛隊提了建議。
甚至,姚明也給火箭老板亞歷山大打了電話。
他們都是季后賽球隊,偏偏把靠后的首輪秀都給交易了。
其實,即使有首輪,也不可能選陸笑風,因為陸笑風就沒去牛或者火箭試訓。
他們都有二輪選秀權,牛是第5位,火箭是第55位。
聽了隊里重要人員的建議,雖然沒有試訓過陸笑風,但牛和火箭的經理們都愿意試一試。
有了哈里斯和姚明的關系,入選NBA,陸笑風很有把握,可他真的不愿意去牛或者火箭啊!
牛的風格已經定型,根不需要組織后衛,他去干嘛?
而且牛的球員們,不管白的還是黑的,都是一群丑鬼,看著就難受,雖然有個慷慨的老板庫班,他也不愿意去。
至于火箭,他知道馬上就會有大交易,打控衛的弗朗西斯會被換走,倒是不沖突。
可是陸笑風的打球風格,最喜歡的是能跑能跳、運動力很好的那種隊友。
同是中國人,他又不需要姚明給他增加人氣,跟姚明在一個俱樂部,沒有任何好處。
在前邊國家隊的訓練里,為了給姚明傳球,為了將就他的節奏,他就夠憋屈了,還到火箭隊去受罪?
何況,火箭還有那個NBA里數得著的摳門老板呢!
火箭的順位在牛后邊,不出意外的話,多半就是牛了。
隨著時間推移,斯特恩一個接一個念著名字,眼看著就到了四十多位,就要到牛了,陸笑風手心里也開始冒汗。
“第48位,薩克拉門托國王,選擇里基-米拉德。”
“第49位,孟菲斯灰熊,選擇陸笑風,來自中國。”
“啊?”突然就聽到了自己的名字,陸笑風又驚又喜。(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