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顯放下銀箸,暗暗嘆了口氣,但臉上堆滿了笑。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阿妹和阿宜來了啊。” 王娘子,也就是王顯的幼妹,單名一個旻字,足足比王顯小了十五歲。 王旻及笄后嫁入世家鄭氏,也就是首相顧琰所在的鄭氏。 鄭宜是王旻的長女,今年十七歲。 三年前,王旻給女兒相看了一戶人家,乃世家楊氏子。 雙方達成了口頭約定,只等鄭宜及笄后下定。 不巧的是,楊家小郎君次年外出游學的時候發(fā)生了意外。 噩耗傳回京城,他的父母親長痛不欲生,要知道,他可是他們這一房的獨子啊。 不過楊家雖沒了唯一的兒子,卻也沒有失去理智。 王旻夫婦前去吊唁的時候,楊大郎的母親便悄悄跟王旻說,“……大郎去了,幸好沒有換庚帖,否則就誤了阿宜。左右沒有外人知道,這、這樁婚事就此作罷。” 事關(guān)女兒的終身大事,王旻當然不敢馬虎。來吊唁之前,她還擔心楊家會拿婚事說事兒。 沒想到人家這般通情達理,王旻感激得險些淚流當場,抓著楊家主母的手用力的搖著。 回到家中,王旻喚來女兒,將這件事告訴了她,而后嘆道:“由此可見,楊大郎的母親果然宅心仁厚、通情達理啊。只可惜楊大郎不幸早逝,要不然這是多好的一件婚事啊。” 王旻是過來人,當知道一個好婆婆對于女子的重要性。 楊家主母這般明事理,想來也不是磋磨兒媳婦的人。 唉,可惜啊~~ 鄭宜卻沒有“劫后余生”的慶幸,反而義正詞嚴的表示:“口頭約定也是約定,我、我是楊郎的未婚妻,我要為他守孝!” “啥?”王旻傻眼了。 然而讓她更加傻眼的事還在后頭,鄭宜竟不顧她和郎君的反對,一身素服的前往楊家,以楊大郎未亡人的身份在靈堂哭靈。 一下子,鄭氏女有情有義重信諾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 不少酸腐文人對鄭宜的“守節(jié)”行為大加贊賞,直言這樣的好女子才有資格載入《烈女傳》! 鄭宜的舉動也感動了楊大郎的父母。 尤其是喪禮結(jié)束后,鄭宜真的閉門不出,靜靜的為楊大郎念經(jīng)、守孝,更讓楊大郎夫婦覺得這個“兒媳婦”果然對他們大郎有情有義。 這般好女子,楊家夫婦也不忍薄待了。 于是他們便拿出一部分家產(chǎn)贈與鄭宜,直說是給她“再嫁”的嫁妝。 得,鄭宜明明是個未出閣的小娘子,這么一鬧,竟成了個再醮婦! 王旻心里急得不行,奈何鄭宜的“好名聲”已經(jīng)傳揚了出去,她再想挽回也沒有辦法。 幸而大家都知道鄭宜的真實情況,且她的“好名聲”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有幾位世家主母表示出了對鄭宜的好感。 雖然條件不是特別好,但也不算太差,勉強能讓王旻滿意。 眼瞅著三年“孝期”已滿,王旻又開始張羅起女兒的婚事。 結(jié)果,女兒又出了幺蛾子,跟她表示,“阿娘,我心悅李家表兄已久,愿嫁與他為新婦!” 李家表兄? 李壽?! 李壽出身趙郡李氏,門第與鄭家相配。.. 只是……王旻好想哭,“李十八已經(jīng)跟唐氏女定親了啊!”而且還是圣人做得媒。 “唐宓?也算是世家女?” 鄭宜對唐宓的“偽世家女”身份很不以為然,不屑的說道:“王家暴發(fā),自王萬氏起,那些人便做盡了荒唐事……這樣的人家,如何配得上李表兄?” 在鄭宜眼中,李壽清風霽月,謫仙般的人物。 而唐宓呢,則是寒門土鱉家的女兒,卑賤的如同地里的爛泥。 這樣污濁不堪的人,跟李壽扯上關(guān)系,都是對李壽的侮辱! 至于李壽跟唐宓的婚事,鄭宜一廂情愿的認為是唐宓耍了手段,逼著李壽娶她! 再者,鄭宜表面規(guī)矩賢淑,內(nèi)里也是很彪悍的,只聽她對母親說:“彼時成了親都還可以和離,就更不用說定親了。或許,十八哥哥已經(jīng)后悔了,奈何他是端方君子,做不來毀約的事。” 唐宓若是聽了這話,定會伸手摸摸鄭宜的額頭,然后問一句:親,你腦補得過頭了吧? 什么端方君子? 你丫連二九兄的本質(zhì)都看不透,居然還好意思說“心悅他”,還想給他做新婦? 你是喜歡上自己臆想出來的李壽李十八吧! 王旻雖然覺得女兒話有些過了,但有一點女兒沒有說錯,那就是“成親都可以和離”! 是啊,放眼整個京城,同輩中,也就是李壽的條件最好。 雖然年紀大了點,但年紀大的人更懂得心疼人啊。 而且似李壽那樣的人品、學識、地位,年紀什么的,反倒不重要了。 鄭宜還有個最大的助力——王顯! 王顯雖然跟李壽沒有血緣關(guān)系,但因著與平陽夫妻恩愛,李壽對這個繼父也十分尊敬。 如果王顯肯幫忙,定能事半功倍! 想到這些,王旻也漸漸有了底氣,開始幫女兒謀劃如何撬唐宓的墻角。 只是,她們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也把李壽想得太過“隨和”。 事實給她們上了殘酷的一課,母女兩個折騰了好幾個月,鄭宜連單獨跟李壽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破壞人家的婚約了。 這不,李壽和唐宓都順利成親了,鄭宜還只是李壽眼中的“便宜表妹”。 鄭宜卻并不氣餒,還是那句話,成親了又怎樣?還能和離呢! 沒準,李壽跟唐宓成了親,更深入的了解唐宓、了解王家人,然后忽然發(fā)覺,唐宓根本不適合他,暴發(fā)戶王家更是給他丟臉的存在! 待李壽幡然醒悟,便會發(fā)現(xiàn)“門當戶對”的重要性,而她鄭宜要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李壽面前,好讓他有個更加清晰的對比,也能成為他再次選擇的目標! 抱著這種念頭,就在李壽成親的第二天,鄭宜便攛掇著母親帶她來公主府。 當然,她們母女并不知道李壽夫婦這么早就來給公主請安,當她們進了正堂,發(fā)現(xiàn)李壽在座,頓時高興不得了。 鄭宜更是覺得,這是她跟李壽的緣分! 至于李壽身邊的唐宓,則被她華麗麗的無視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