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張居正 正文 第十六回 言政言商皇親思利 說春說帛鐵嘴談玄

作者/熊召政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十六回 言政言商皇親思利 春帛鐵嘴談玄

    在東直門大街東頭以北,有一條藥王廟胡同,從那里再往東,便是武清伯府邸所在的萬元胡同。這天上午辰時過半,一乘八人抬油絹圍簾大涼轎在府邸門口停了下來,一看這涼轎鑲金綴玉的花哨以及班役的穿戴,就知是從杠房里租借出來的。為了滿足來京辦事的地方官員以及豪商大賈的出行需要,京城里開設了多家出租轎馬的杠房。從顛著碎步的驢兒到八人抬的大轎,各種檔次的運具有盡有。眼下在武清伯府邸門前落下的這頂大涼轎,無疑是杠房里頂級的轎子了。再從涼轎里走下的這位中年人,一眼看去就知是一個富得流油的闊佬,他身穿一件拱碧藍顏色的八團緞直裰,手上拿著一把烏木扇骨的蘇樣尺八大撒扇。飽剛跨出轎門,武清伯府上的總管錢生亮就快步上來,抱拳一個長揖,唱喏道:

    “邵大爺早。”

    “錢管家好。”中年漢子回了一禮。

    這位被稱作邵大爺的中年漢子不是別人,正是隆慶六年夏初在衡山幫高拱除去心腹之患李延的那個邵大俠。自那次事件之后,一晃兩年多時間過去,邵大俠再也沒來過北京。這原因一來是高拱去職,他想借高拱勢力牟取私利的如意算盤落了空;二來擔心自己所作所為被人發現蛛絲馬跡.為了避禍麗不敢來北京。這兩年窩在南京與揚州兩地,雖然很少在官府走動,但憑著自己在江湖上的影響,大做布帛綢緞以及鹽引生意,銀子倒是沒有少賺。久靜思動乃人之常情,今年立夏過后,他思慮著當下形勢對自家已沒有什么危險,才決定再來京城一游。兩年前來京,在北大街突然邂逅了武清伯府上的管家錢生亮。他當時就覺得這是天賜良機,讓他得以攀上武清伯李偉這個高枝。雖然因世事變故耽誤了兩年,但他一直沒有中斷與錢生亮的聯絡,常常托進京的人給錢生亮送來厚禮。這次來京的第一要緊事,就是通過錢生亮與武清伯接上頭,選定日子登門拜望。

    邵大俠在錢生亮引領下走進武清伯府邸,這府邸原是嘉靖朝首輔嚴嵩的故宅。嚴嵩被罷相抄家之后,這宅子被沒收充為公產,一時無人居住。隆慶皇帝登基后,便把這宅子賞給了他的老丈人。當時的嚴嵩權傾天下,極盡享樂之能事。他在京城里頭有兩處住宅,一是這座大學士府,二是泡子河邊的別業積香廬。嚴嵩晚年多半時間都呆在積香廬,這座大學士府實際上由他兒子嚴世蕃居住。這位嚴世蕃的貪鄙比之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后來禍發而被皇上下旨誅殺。嚴大學士府來就寬敞富麗,到了嚴世蕃手上又大興土木再行修葺,最終成了人見人畏的京城第一府邸,大大的房子有五百多間。武清伯自成了這座府邸的主人之后,一直嫌宅子太大,若不是怕女兒李太后干涉,他恨不能賣一半出去賺回一筆銀子來。

    京城達貴官人的府邸,大抵入門即是轎廳,出轎廳便是照壁,過照壁便是客堂。武清伯所居的府邸卻不是這樣,一入轎廳,迎面的照壁競成了客堂的側墻,貼著左墻根,是一個長長的甬道,于此前行二十來丈遠,眼界豁然一寬,一座約略有五六畝地大的花園展現在眼前。大門到甬道是東西向,這座花園卻是南北向,幾口大不一的方塘里荷花正盛,緩坡上松竹蒙翳;紅亭白塔,玉砌雕欄,葉問鶯囀,簾底花光,端的是近山黛掩神仙窟,隔水煙橫富貴家。府上的五楹客堂的大門正對著花園而開,踞坐其中,滿耳俱是天籟滿眼俱是錦繡。走到這里,邵大俠在心中嘆道:“平常總聽人嚴嵩居家品味極高,果然名不虛傳。只可惜經營了幾十年,卻讓一個不相干的人接過來享受。”

    這時候,身穿輕綃蟒衣的武清伯李偉已站在客堂門口候著了。他雖然從未見過邵大俠,但老是聽錢生亮在耳邊聒噪,知道這人是江南中的大富翁,加之昨日邵大俠先派人送來了豐厚的見面禮,除了一張二千兩的銀票,還有一大堆江南的特產☆偉見邵大俠出手如此大方,也就有心結識。

    武清伯將邵大俠引到客堂坐定,敘過茶后,武清伯問道:“邵員外,南京比起北京來,哪兒更繁華?”

    李偉雖然穿著蟒服,但做派仍是農民,瞧他坐在椅子上屈著腿,卻像是蹲炕頭的樣子,邵大俠有些想笑,但到底還是忍住了,答道:

    “當然是南京。”

    “啊?”武清伯一愣,不相信地問,“北京在天子腳下,為何繁華反倒不如南京?”

    “南京不單是六朝故都,咱明朝的根基也在那里,如今,天子雖然住在北京,但六部五府這些大衙門,北京有一套,南京也有一套。”

    “這倒是。”武清伯附和道,“前幾天,宮里頭還給咱送來了幾條鰣魚,是從南京用快船運來的,那味道真是好。”

    “是個啥味道?”

    “有一點點像腐乳,吃起來雖沒有羊肉那么有嚼勁,但軟嫩軟嫩。”

    武清伯著咽了一口唾沫,還在回味著那味道的鮮美,卻不想邵大俠噗哧一下笑出聲來,脫口道:

    “武清伯,您吃的是臭魚。”

    “臭魚?”武清伯一臉茫然。

    “不是臭魚又是什么?”邵大俠好不容易止住笑,道,“真正的鰣魚,又香又嫩,是魚中的極品,哪里會出來腐乳的味道?三個月前,就這件事,新任的鰣魚廠管事太監王清到南京上任,還鬧了個笑話。”

    “鬧了個啥笑話?”李偉問。

    “這位王太監一到南京,正趕上鰣魚季節,手下人做了一桌精美的鰣魚宴請他品嘗,誰知他剛品嘗第一口,立刻就拉下臉來,斥道,‘大膽奴才,你們竟敢糊弄爺!’手下人被他罵糊涂了,不知王太監火氣從哪兒冒出來的,遂心問道,‘王爺,的們用心侍候,哪里還敢糊弄您?’王太監氣呼呼地質問,‘你們以為咱沒吃過鰣魚?竟敢拿些不相干的野魚充數,這不是糊弄又是什么?’手下人以為這位新來的管事是雞蛋里挑骨頭,沒事兒找事兒,便心回道,‘王爺,這的確是鰣魚,剛剛從江里頭捕撈起來的。’王太監頭一搖,決斷地,‘這不是鰣魚,咱在大內呆了二十多年,哪年不吃鰣魚?這鰣魚的味道臭臭的,你們這一桌鰣魚,何曾有一絲兒臭味?’手下人一聽,想兄不敢笑,只得耐心解釋,‘王爺,你現在吃的是新鮮鰣魚,咱們這時節把鰣魚捕撈起來,再經運河長途運到北京上貢,路途上快則二十來天,慢則一個多月,這長時間,雖然鰣魚艙里用冰鎮著,也難免**變味。最好的鰣魚由皇上享用,稍稍有點變味的,就賜給王侯大臣以及身邊的管事牌子們分享,年復一年.吃慣了變味兒的鰣魚,反倒覺得新鮮的鰣魚不好吃了。’手下人回答得委婉,王太監明白了個中原因,卻仍不肯服輸,撅著嘴咕噥道,‘不管怎么,還是臭鰣魚好吃。今后,咱只吃北京城的鰣魚,這南京的鰣魚,咱不吃。’王太監的這個笑話,一時間傳遍南京,誰聽了都覺得好笑。”

    聽了這個故事,李偉并不感到發窘,而是跟著邵大俠一起笑,笑夠了又問:

    “你們南京的鰣魚怎么吃?”

    “好多種吃法,最好吃的是清蒸。”

    “清蒸?”武清伯一回味,不以為然笑道,“淡不拉嘰的,有啥吃頭?咱也同意王太監的法,吃鰣魚,還是北京的做法好,油沾燜,又臭又香多好吃呀。“邵大俠知道李偉是泥瓦匠出身,雖貴為國丈,卻是改不了下層人的生活習性,也不同他理論,只笑著伸手到面前茶幾的果盤上,想取下一個水蜜桃來吃,這只果盤上堆放了十幾個光鮮鮮的水蜜桃,放在最上面的一個略一些。邵大俠想吃一個大的,便伸手想從第二層中取一個出來,誰知手雖拿到了桃兒,卻硬是取不下。陪坐在一旁的錢生亮見狀,連忙過來把頂上的那一只桃兒取下來遞給邵大俠。到此時,邵大俠才看清楚,這只水果盤整個兒是一只髹漆的黃楊木雕,除了最上面的一只水蜜桃是真的,其余的都是“看桃”。這也是李偉勤儉持家的絕招,再尊貴的客人到家來,雖有水果招待,也僅僅只限一個。邵大俠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摳門的豪門巨賈,驚訝之余,想取笑卻又不敢。

    李偉瞇著眼,看邵大俠把那個水蜜桃吃完,又問道:“聽邵員外在南京是商家領袖,生意做得很大。”

    邵大俠從袖籠里掏出一方手絹抹了抹嘴,答道:“領袖談不上,但各色店鋪開了二三十家,生意尚能維持。”

    “邵員外這是謙虛,”陪坐在側的錢生亮,這時候插話,“東家,如今要論大商人,北京城里郝一標,南京城里邵大俠,人稱南北雙雄,他們兩個人富可敵國,財產都超過皇朝初年的沈萬山了。”

    “不得,不得,”邵大俠連忙擺手,“沈萬山被洪武皇帝發配云南,客死異鄉,就因為富可敵國,我經營,哪有那大的資產!”

    “對,窮要嚷,富要藏,這是做人處世的根,攥著金元寶哭窮,那才是上上功夫。”

    李偉的贊揚話剛完,邵大俠還來不及回答,忽聽著門外有人一桿笛似的喊將進來:

    “是什么人來了,咱來瞧瞧。”

    話間,只見一位身穿蟒綢曳衫的高個年輕人大大咧咧地跨進門來,他徑直走到邵大俠跟前,打量著這位五短身材的闊佬,朝錢生亮嚷道:

    “老錢,這位可是你的邵大俠?”

    “正是,”錢生亮站起來回答,然后又對邵大俠,“邵員外,這位是少東家。”

    打從這位年輕人一進門,邵大俠就猜想到他是武清伯李偉的兒子李高。他不務正業一味胡鬧的大名在京城里頭響得很。邵大俠便起身與他相揖見面,重新坐定后,李高:

    “邵員外,人家都你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

    “這是過獎了,邵某一個生意人……”

    “別,別,”李高伸手打斷邵大俠的話頭,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口吻,“誰不知道你邵大俠玩生意是出于無奈,你現在幫咱做一件事,咱也送你一萬兩銀子。”

    “做啥?”

    “把高閣老請回來,重登首輔之位。”

    “少東家別開玩笑,”邵大俠一驚,臉上頓時變了顏色,他覷了李偉一眼,依錢生亮的稱呼對李高,“少東家,這樣的朝廷大事,只有你的姐姐,當今圣上的生母李太后才做得下來,我一個平民百姓……”

    “別裝蒜了,”李高搶白道,“當年不是你,高胡子能擠走李春芳,從河南老家跑回京城當首輔么?”

    邵大俠現在最怕人提起的就是這件事,他想封住李高的一張瘋嘴,一時又想不出辦法,只得敷衍道:

    “那是誤傳,我邵某怎么會有這事。”

    “咱知道你邵大俠為何不敢承認自己的豐功偉績了,”李高擠了擠眼睛,謔道,“你是怕當今首輔張居正找你的麻煩。”

    邵大俠不置可否,而是巧妙地轉過話題道:“聽你姐姐,當今圣母李太后對張居正甚為倚重。”

    “啐!”李高一臉不屑的神氣。

    “李高!”

    李偉擔心兒子又要胡,趕緊出來制止。其實,就是李高不講,邵大俠對他父子二人的心態,也是了解得清清楚楚。今年一連發生的兩件事情,都對武清伯打擊甚大。一是子粒田征稅,二是給自己造墳申請用銀事。前者讓李偉一年要往外拿八千多兩銀子,后者讓李偉想借此機會賺一把的念頭落空。因此,父子二人對張居正恨得牙癢癢的。傳前些時有人前往荊州謀殺張居正的得力干將金學曾,也是受了武清伯的指使。盡管金學曾毫毛也未傷及一根,荊州知府趙謙卻成了替死鬼。這是今年官場上發生的最大一件事情,雖然皇上有旨追查,但因謀殺者至今也未捉到,此事遂成了無頭案。從與李偉見面談話來看,邵大俠不相信這位木訥謹畏的老頭兒有此膽量,倒是他的兒子李高這副勢豪紈绔的架式,保不準會作出糊涂事來。但人命關天的事也不好隨便亂猜,邵大俠想了想,言道:

    “我邵某在商言商,武清伯若有生意上的事情打點,鄙人倒可盡綿薄之力。”

    “你都做些啥買賣?”李偉問。

    “布匹綢緞,珠寶頭面首飾,鹽茶木材,凡是能賺錢的,我都做。”

    武清伯點點頭,李高忽然來了興趣,接著問:“聽你做得最好的,還是布匹綢緞。”

    “這倒確實。”邵大俠答。

    “同北京的郝一標比,你們兩個誰強一點?”

    “各有千秋吧。”邵大俠的口氣中充滿自負。

    “郝一標的綢緞品種花色齊,你的呢?”

    “只要人間有的,我的店里盡有。”

    “嗬,牛皮不是吹的,蛤蟆不是飛的,看,你的店里頭都有些啥?”

    李高興沖沖地催問。邵大俠如數家珍般了一大堆綢緞名樣,李高聽罷又鬧著要他布,邵大俠呷了一口茶,又道:

    “若單道布匹,與蘇州府相鄰的松江府,自古就有衣被天下的美稱,松江府上海縣出產的標布、中機布、布、漿紗布,嘉定縣出產的斜紋布、藥斑布、棋花布、紫花布、細布,紹興出產的葛布等等,這都是大的品種,若再細論下來,怕也要上百種。”

    “哪種布最貴?”李偉問。

    “葛布,上等的葛布,如雷州產的錦囊葛,細滑而堅,顏色如象牙,一匹值三兩銀子,再其次是斜紋布,勻細堅韌,一匹值一兩多銀子。”

    “最便宜的布呢?”

    “漿紗布,一疋只值銀四五分。”

    “這些布邵員外的店里都有?”李高問。

    “有。”

    “咱要的分量多。”

    “多少?”

    “二十萬匹。”

    “這么多?”邵大俠嘿嘿一笑,回道,“難道少東家放著簪纓貴胄不當,也想開布店了?”

    “非也,”李高瞄了父親一眼,斟酌著,“最近,咱攬了一宗買賣.”

    “啊?”

    不待邵大俠追問,李高繼續言道:“邵員外知道河中王司馬這個人么?”

    邵大俠低眉一想,問:“可是王崇古大人?”

    “正是,”李高不無炫耀地,“王大人現在薊遼總督任上,他麾下有二十萬名兵士,他答應把今年冬天兵士的棉衣換裝這樁買賣,交給咱來做。”

    “這可是一樁大買賣。”邵大俠羨慕地。

    李高轉向父親:“爹,這二十萬套棉衣的布料,就交給邵員外來做吧?”

    “好,”李偉對出手闊綽的邵大俠早就產生了好感,但仍不忘叮囑一句,“只是不能太貴。”

    “邵員外這么個會辦事的人,怎么會貴呢!”

    李高弄一頂高帽子給邵大俠帶上,邵大俠笑了笑沒有應聲,但心里頭清楚,這筆生意是非做不可了。

    談完正事,李偉要留飯,邵大俠推辭不過,便胡亂吃了一點,然后匆匆告辭,直奔下榻的棋盤街蘇州會館而來。他這么急著往回趕,原是為了會見已闊別兩年多的玉娘。

    當初,邵大俠為了巴結高拱。打著燈籠訪遍南京及蘇揚二州,才覓到玉娘這樣一朵色藝俱佳的“解語花”,他滿以為高拱一定會欣喜若狂,卻未曾料到高拱是一個不解情為何物的糟老頭子,枉費了他邵大俠一番苦心。自后玉娘的坎坷遭遇,邵大俠也約略知道一些。聽玉娘成了張居正十分寵愛的嬌娃時,邵大俠心里頭難免酸溜溜的。當初,因高拱的關系,他視張居正為眼中釘肉中刺,卻萬萬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覓到的江南才女,最后競讓這個仇人攫走。他打聽到玉娘住在積香廬里,那里戒備森嚴一般人難以進去,邵大俠于是花銀子買通積香廬的采買,遞了一張紙條給玉娘,約她到蘇州會館相見。

    卻玉娘自住進積香廬后,倒成了金絲籠中的畫眉。除了偶爾被李太后招進宮中唱唱曲兒拉拉家常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積香廬中靠撫琴弄曲打發時光,這天她突然收到邵大俠托人帶進來的條子,一下子勾起了她對故鄉舊識的回憶,因此連想都沒有細想,就找個由頭,乘轎往蘇州會館而來。

    大約下午未時光景,玉娘來到了蘇州會館,邵大俠早派人在門前候著,及至領到下榻處的客廳相見,不知為何,來極熟的兩個人,競都覺得有些生分了。邵大俠定睛看著玉娘,覺得她雖然沒有兩年前那么清純,但眉目之間更多了幾分嫵媚。與她相對而坐,邵大俠難免意馬心猿,他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客客氣氣問道:

    “玉娘,這一向可好?”

    “好。”玉娘一笑,有些凄婉。

    “這兩年你吃了不少苦。”

    “一切都過去了。”

    “你住進積香廬多少日子了?”

    “一年多了。”

    “啊!”

    一問一答,競又沒詞兒了。花廳里陷入難堪的沉默。玉娘雖然心里頭對邵大俠存著終生難忘的感激之情,但因一貫懼怕他,加之在積香廬里養出個孤僻性兒,所以不肯奉迎。邵大俠明顯感到玉娘沒有過去乖巧,便以為是玉娘攀上張居正這棵大樹瞧不起他了,頓時就窩了一肚子火,起刻薄話來:

    “聽張閣老待你甚好,京城人傳他把你含在嘴里怕融了,托在手上怕飛了。”

    “恩公,”玉娘聽出話風不對,但她佯裝沒聽懂,而是含情答道,“首輔大人待我的確恩重如山。”

    她那陶醉的眼神更是讓邵大俠生氣,他頓了頓,憤然斥道:

    “你完忘記了高閣老!”

    “是的!”玉娘迎著邵大俠不滿的眼光,回答得很干脆。

    遭這一頂,邵大俠好生難堪,他睨著玉娘,奚落道:“當初在京南驛,你為了高閣老,一頭碰到柱子上,巴不得殉情而死,那時的玉娘,稱得上千古烈女。誰知過后不久,你就移情別戀,向張居正投懷送抱。這種變化,實在超出我邵某的意料。”

    乍聽這無端斥責,玉娘臉色刷地白了,她強忍住眼淚,哀怨地回道:“恩公,你怎能這樣話,奴家碰了柱子,眼睛也瞎了。高大人回河南老家,一走了之,你恩公也見不著人影兒,可憐奴家孤苦伶仃,像一只斷線的風箏,任憑雨打風吹,后來競遭歹人誑騙,賣到了窯子街。若不是張先生派人搭救,奴家哪里還有性命留到今日!”

    玉娘憶起往事心如刀絞,一邊數落一邊哭泣。看她眼淚不斷線哀哀欲絕,邵大俠不免又心生冷憫,他長長嘆一口氣,話的口氣緩和下來:

    “我知道你吃了很多苦,但我當初帶你來京城,其初衷為的是高閣老。到如今,見你身邊高閣老換成了張閣老,我心里一時難以接受。”

    玉娘止住抽泣,心神恍惚地問:“高閣老如今怎樣了?”

    邵大俠搖搖頭:“我也沒見過。昕人他住在新窒家,足不出戶,官府派的人,還在暗中監視他。”

    “還監視他干嗎?”玉娘茫然地問。

    “這個,你去問問張閣老。”邵大俠悻悻然言道,“一山容不得二虎,只要高閣老不死,張閣老心里就不得閑。”

    玉娘不想與邵大俠斗氣,只是輕輕一嘆,傷心地:“老頭兒人好,就是沒情趣。”

    “如此來,張閣老很有情趣噦?”邵大俠話里頭帶著濃濃的醋意。

    “恩公得不差!”

    玉娘著抬起頭來,迎著邵大俠錐子一樣的目光,一點也不怯懦。這份倔勁兒,倒逼得邵大俠把目光挪開。他心下佩服張居正不但是官場老手,更是情場圣手。才一年時間,就把玉娘調教得如此服帖。事既至此,與其賭氣鬧得大家都不開心,倒不如好好兒利用玉娘,牽上張居正這條線。自己既在玉娘身上花過大把的銀子,現在也該得到回報了。腦子這么一拐彎,邵大俠烏云密布的臉上頓時就放晴,嘻嘻笑道:

    “玉娘別往心里去,剛才我是逗著你玩的。”

    “啊,恩公啥時候也雅開玩笑了?”玉娘破壞了的心情一時難以恢復。

    “玉娘,邵某當年花大錢把你從養母手上買下來,替你贖了身,意就是看你有大富大貴之相。這不,高閣老沒福分留下你,換成張閣老對你寵愛有加,論地位兩人一樣高,論長相,論年齡,論情趣,張閣老在高閣老之上。你有今天這份榮華富貴,我邵某打心眼兒里高興。”

    一番悅耳的話,得玉娘破涕為笑。她感激地:“奴家有今日,憑恩公當年的拔救。”

    看到玉娘情緒緩和,邵大俠趁熱打鐵道:

    “玉娘,張閣老如此寵愛你,你若求他辦個事兒,他不會打抵手吧。”

    “奴家沒有什么事兒求他。”

    “你沒有,我有哇。”

    “你?”玉娘一愣,問道,“恩公有什么事?”

    “請他給兩淮鹽運使胡自皋寫封信,幫我弄點鹽引出來。”

    “鹽引,恩公要鹽引做甚?”

    邵大俠詭譎地一笑,嘲道:“傻妮子,這個還用問,你知道一窩鹽引能賺多少錢嗎?”

    玉娘茫然搖搖頭。

    邵大俠接著:“你知道這世上最賺錢的生意是什么?在北方是茶和馬,在南京是布和谷物,但這些個生意,若是和鹽引比起來,則是巫見大巫了。你要是去了揚州城就知道,修大宅子造花園的,養戲班子坐鑲金大轎的,都是鹽商。胡自皋坐在兩淮鹽運司衙門里,誰巴結上他,立馬就腰纏萬貫。這個胡自皋是個大貪官,當初犯了事,攀上高閣老才不至于免官,后來又花三萬兩銀子買了一串菩提達摩佛珠送給馮保,一下子又成了馮保的夾袋中人物。張閣老主政后,胡自皋競得了這個天大的肥缺,坐進了揚州的兩淮鹽運司衙門。單從這件事上,就看出胡自皋有通天手段,不知使了多少銀兩,才能拜倒在張閣老門下。那子自恃椅子背后有人,在揚州飛揚跋扈不可一世。他手中一年握有七十萬窩鹽引,想巴結他的人都擠破了門。”

    玉娘聽這一番介紹,方知這里頭大有名堂,但又不解地問:“憑恩公呼風喚雨的事,難道和這位胡自皋交不上朋友?”9ib?ne

    “交是交得上,但這家伙心太黑,吃肉連骨頭渣兒都不吐出來,若是張閣老肯給他寫張紙條,情況就不一樣了。”

    “張閣老的紙條這么有用?”

    “傻妮子,怎么連這個也不懂!”邵大俠頓時加重語氣,把椅子朝玉娘跟前挪了挪,神秘地,“你每日與張閣老耳鬢廝磨,難道還不知道他是何等人物?他是當今圣上的老師,又是內閣首輔!兩淮鹽運使在揚州城中是個顯赫人物,但在他張閣老的眼中,只是一只的螞蚱,一捏就成了漿。”

    “既是這樣,奴家代恩公去求他。”

    “你如何一個求法?”

    “就直唄。”

    “這種事哪能直,”邵大俠頭一搖,一雙鼓眼珠子眨巴了半天,才道,“你不能提我邵某的名字。更不能我要鹽引,你就,你有一位叔叔住在揚州城中,希望胡自皋能便中照拂。”

    “如此瞎編,如果張閣老刨根問底呢?”

    “這個還用我教你?你絕頂聰明,只要肯用心,有什么故事編不圓?”9?et

    “那。奴家瞅機會試試。”

    “好,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恩公還在京里頭呆幾天?”

    “有事就多呆幾天,沒事就少呆幾天,候你的信兒,我總有幾天好住。”

    兩人不知不覺已談了一個多時辰,看看天色已晚,玉娘提出告辭,邵大俠也不挽留,只把從南京帶來的土特產揸揸巴巴弄了一堆,讓玉娘帶回去品嘗。玉娘道謝蹲了萬福,告辭出來,依舊乘轎沿原路返回。

    送走玉娘,邵大俠心境轉好,一時閑來無事,便想到兩年前在“李鐵嘴測字館”測字的事情,自那以后,他一直佩服李鐵嘴神明。現在得了空兒,他又想去那里卜卜玄機。才出門,卻聽得院子里一陣聒噪,正狐疑出了什么事兒,卻見一個人蹬蹬蹬地跑上樓來,邵大俠定睛一看,來的人正是李高。

    “喲,國舅爺駕到,”邵大俠慌忙深打一拱,言道,“怎么也不先言個聲兒,鄙人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咱李高不喜歡虛套子,”也不等邵大俠邀請,李高頭前進了屋,一貓兒坐下來,嚷道,“中午在咱家怠慢了你,咱爹是個老摳,不會結交人,咱現在來,是要補償你。”

    “如何補償?”邵大俠笑著問。

    “玩唄。”李高咧嘴一笑,“京城里頭,好耍的位子多的是,吃喝嫖賭,你喜歡哪樣?”

    常言道傳言是假眼見為實,邵大俠覺得李高直人快語不遮不掩,倒是很對心性兒,也就放下了斯文派頭,兩只眼睛瞪瞪地看著李高,邪笑著問:

    “吃喝嫖賭四樣,我都喜歡,咋辦?”

    “好辦,咱們去名蘭閣。”

    名蘭閣是京城里名頭最響的妓院,所蓄伶女千般旖旎百種綢繆,個個玲瓏,極盡**之能事。上次來京,邵大俠已去過那里一親芳澤,因此已不感到新鮮,便搖頭道:

    “北京的青樓比之南京,終少了蘊籍。倚紅偎翠的樂趣,名蘭閣難得找到。”

    “咱早知道你邵大俠是油里的泥鰍,滑極了的老玩家,要不,咱們去找一家零碎嫁?”

    “什么叫零碎嫁?”

    “總有你不懂的地方,”李高得意地譏笑一句,接著解釋道,“京城里頭,有一些破落的大戶人家,主人公或貶或戮死了,剩下主母領著一幫女眷,迫于生計,偶爾開門接客,這就叫零碎嫁。”

    “原來是這樣,”邵大俠回道,“在我們南京,管這種人家叫半開門。”

    “半開門也很形象,終不如零碎嫁貼切,”李高舔著嘴唇笑道,“零碎嫁多半是識書識禮的良家婦女,嫖起來還要假裝夫妻般恩愛,倒是另一種**之法。”

    “這種人家多么?”

    “不多,雖然笑貧不笑娼,但大戶人家里。畢竟更多的人,還是想得一座貞節牌坊。”

    “又當婊子又立牌坊,就是這種零碎嫁。”

    “老兄所言極是。”

    到這里,兩人捧腹大笑∫鬧一番,邵大俠雖有心隨李高去見識見識京城的零碎嫁,但仍慮著初次見面不可造次,遂斂了笑容,委婉言道:

    “二八佳人,翠眉蟬鬢,雖然**,終是白骨生涯,還是少耍為妙。”

    “看看看,又把那酸頭巾的虛套擺出來了,”李高尖刻地譏道,“老邵,今夜里咱請你。崇文門里有戶人家,姓鄭,主人是個太仆寺的馬官,因貪污馬料被抓起來瘐死獄中,他老婆領著兩個妾在家,一晌不接客的,前幾天才讓人通,咱倆今晚去,喝的是頭道湯,走,咱們現在就去。”

    李高著就起身,邵大俠知道再推辭下去,就會惹惱這位誠心相邀的國舅爺。于是笑道:

    “國舅爺如此美意,邵某敢不尊奉,只是時間尚早,我們何不先去個地方耍耍。”

    “去哪兒?”

    “李鐵嘴測字館。”

    “聽過,但咱不信他。”

    “為何?”

    “咱京市幾句諺語,你邵大俠知道么?”

    “哪幾句?”

    “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你道這四句話是個啥意思?”

    “請講。”

    “是它們名不符實,天底下最臭的文章,就是翰林院里寫出來的。太醫院的藥方,雖然吃不死人,但也醫不好人。咱看這個李鐵嘴測字館,與翰林院等是一路貨色。”

    “國舅爺此言差矣,李鐵嘴的確有些事。”

    “是嗎?”

    看到李高依然懷疑,邵大俠便把當年前往測字館請李鐵嘴測“邵”字的情況詳細道過,李高聽罷,將信將疑言道:

    “既如此,咱們就先彎一腿,去測字館見見這位被你吹得神乎其神的李鐵嘴。”

    罷,兩人下樓登轎,不消片刻就到了李鐵嘴測字館門前。天色黃昏,館里已無人客,廝把他們請進館中坐定。邵大俠審視館中陳設,與兩年前無甚變化。一架骨董,幾缽時花,正面墻上字神倉頡的中堂畫,仍都一塵不染☆高不看這些,只翹著二郎腿,心不在焉地瞧著街面上的過往行人。這當兒,廝請出了李鐵嘴。兩下相見,李鐵嘴已不認識邵大俠了,他打量著兩位來客,問道:

    “兩位客官,為何這么晚了才來測字?”

    “不專為測字,”李高看了邵大俠一眼,搶著回答,“咱們逛街,順便溜跶到了這里。”

    “哦,”李鐵嘴推過字筆,道,“請寫字。”

    “你先寫。”李高向邵大俠推讓。

    “還是你寫吧。”邵大俠又把紙筆推到李高跟前。

    李高略一沉思,想到邵大俠是做布帛生意的,便提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帛”字。

    李鐵嘴把那個“帛”字拿過來端詳一番,又仔細看過李高,清咳一聲道:

    “這位客官,必非常人。”

    “何以見得?”李高問。

    “帛字乃皇頭帝腳,如果咱得不錯,你是皇帝家中的人。”

    李高身子一震,驚訝之情已是擺在臉上☆鐵嘴繼續言道:“帛字又與布連,布帛布帛,布為帛之母,帛為布之源,帛又與錢通,以錢易布,這位客官,日下正有一樁布帛交易。”

    “做得成么?”李高急切地問。

    李鐵嘴詭譎地一笑:“皇帝家中人,有什么事做不成的。”

    邵大俠見李高似還有相問之意,怕他多了暴露身份,遂接過話頭道:

    “帛乃皇頭帝腳,老先生所言極是,我也不寫了,就報這個‘乃’字兒。”

    “乃,”李鐵嘴凝神一想,笑道,“你這個客官,恕我直言,一輩子與功名無緣。”

    “是嗎?”

    “乃加一捺就是‘及’字兒,然而你就差這一捺,所以終身不及第也。”

    “你他媽算是猜對了,”李高一口粗話嚷道,“咱這老哥子,至今還是個白衣秀士哪,他不稀罕那個鳥功名。晤,咱再報個字兒你猜猜。”

    “什么字兒?”

    “春。”

    “春?”李鐵嘴眼珠子一掄,瞪著李高問,“客官為何要報這個字兒。”

    “實不相瞞,”李高擠眉弄眼答道,“咱們待會兒離開你這里,就要去尋春了。”

    “五陵少年,輕裘肥馬,尋春無可厚非,”李鐵嘴話鋒一轉,一臉峻肅地,“但是你這春字兒,可有些不吉利啊!”

    “什么不吉利?”李高緊張起來。

    “秦頭太重,壓日無光。”

    “這是什么意思?”

    “點到為止,老夫就此收口了。”

    邵大俠已明白了話中的玄機,忙掏了五兩一錠銀子放在桌上,拉了李高出來☆高仍沒明白到不吉利在哪里,便纏著邵大俠問:

    “李鐵嘴的話是啥意思?”

    邵大俠想了想,聲回道:“秦頭指的是秦政,即秦始皇暴政也。如今給子粒田征稅,減少江南織造局用銀等等,不是秦政又是什么?這秦頭一壓,肯定就壓日無光,日是什么,日是皇上,如今的皇上,讓秦政壓著了。”

    聽邵大俠一番解釋,李高豁然而悟,脫口道:“咱明白了,當今之世,張居正權大欺主,咱外甥萬歷皇帝受制于他。”

    李高口無遮攔,邵大俠怕他尋釁生事,又改口道:“李鐵嘴信口雌黃,不可信。”

    “這老家伙有兩下子,趕明兒,讓咱老爺子也來測一回。”李高蹙著眉頭,咕噥道,“真不知道咱姐吃了什么**藥,竟那么相信張居正。”

    邵大俠不接腔,只笑著問:“咱們現在是不是去崇文門外?”

    “干啥?”

    “找那家零碎嫁哇。”

    “啊,看看,咱差點忘了。”李高一拍腦門子,又恢復了嬉皮笑臉的勁頭兒,他朝轎夫一揮手,令道,“起轎,到崇文門里福馬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白河县| 武义县| 柞水县| 四平市| 洛南县| 定州市| 万安县| 丘北县| 运城市| 栖霞市| 丰都县| 城固县| 疏勒县| 汉沽区| 连平县| 廊坊市| 白沙| 金坛市| 阿克陶县| 博罗县| 常山县| 大安市| 南安市| 栾川县| 东源县| 东台市| 山东| 巴林右旗| 赫章县| 永川市| 廊坊市| 墨竹工卡县| SHOW| 应城市| 阜新市| 德昌县| 松溪县| 阳城县| 廉江市| 台州市|